韓麗娜
【摘 要】 小學音樂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一門學科,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而隨之出現的新的教學課堂,師生互動模式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一致歡迎。本文針對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師生互動教學的作用進行了分析,探尋其互動原則,從而提出相應辦法,以期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 小學音樂? 師生互動? 教學課堂
互動課堂教學在現代教學中越來越普遍,作為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教師可以和學生互相探討,促進師生交流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習狀態。小學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科目,雖存在于生活中,但課堂教學上要體現其藝術性,有著實踐育人的作用。小學音樂,不僅能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還能讓學生提高審美水平,對緩解學習壓力、調節學生情緒也有很大的幫助。由于當前傳統的教學模式限制,以及一些互動課堂教學機制的不成熟,導致師生的互動效果不足,學生的能力培養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師構建有效的互動課堂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師生互動的作用
互動,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小學音樂課堂上,良好的教學開端,往往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創造。通過歌曲教學,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喜好,而傳統模式下的音樂教學往往是老師唱一句,學生跟著唱一句。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意義上使得學生感到無味,不了解歌曲中的意境,從而失去興趣。而在課堂中運用師生互動的模式,效果就會有所提升。教師對音樂中所要表達的人物形象以及情感對學生做出講解,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來感受歌曲中的意境,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音樂的內涵。師生互動教學,會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和諧,在平等熱烈的課堂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中感受到音樂之美。
二、小學音樂師生課堂互動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作為新課改理念的重要內容,能夠營造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與學生互動課堂的良好氛圍。在小學音樂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音樂體驗方式,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以自己為主體的課堂上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和能力培養。
(二)平等性原則
平等性原則可以活躍課堂,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很多老師在課堂上忽視了平等性原則,由于每個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有音樂天賦高的學生,同時也有全無音樂細胞的學生。如果教師一味地追求課堂的完美性,將更多的機會留給音樂天賦高的學生,必然會導致音樂教學課堂的不和諧,背離課堂的平等性原則。
(三)差異性原則
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各不相同,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特點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要求教師對每個學生都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待,根據具體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對待音樂有天賦的學生,可以進行難度較高的互動,對待沒有音樂細胞的學生,可以相對用簡單的方式和他們互動。這種差異性教學能夠使每個學生都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增強自信心。
三、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互動的方法
(一)師生互動中的問答模式
課堂互動可以采取老師提問、學生思考回答的模式。這種問答方式存在于很多課堂當中。比如在學習《故鄉是北京》這首歌時,教師向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的故鄉在哪里呢?”“你喜歡你的故鄉嗎?”“你為什么喜歡自己的家鄉?”然后讓學生思考回答問題。老師隨之播放歌曲,歌曲結束后向學生進行提問,“歌曲中的作者最愛的地方是哪里?”學生回答,“故鄉北京。”老師繼續向學生提問,并進行相應點評和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拉進了與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達到了課堂互動的效果。
(二)師生互動中的情境模式
課堂互動可以采取導入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在歌曲的情境當中感受歌曲之美。比如在學習《今天是你的生日》這首歌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關于國慶的視頻,讓學生回到情境當中,感受閱兵隊伍中的音樂特點。其次教師播放《今天是你的生日》,讓學生結合國慶視頻畫面進行思考這首歌里所包含的情感。同時老師向學生介紹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愛國情感。接著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這首歌所要表達的感情,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做出總結:這首歌表達了人民對偉大祖國的歌唱和贊頌。最后組織小組對唱,編配不同的節奏為歌曲增添色彩。在這種音樂氛圍的情境當中,既豐富了課堂,又使得學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之情。
(三)師生互動中的游戲模式
師生互動可采用游戲的方式,將游戲滲透在教學當中,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比如在學習《小紅帽》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小朋友們有沒有聽過關于小紅帽的童話故事呀?”聽到學生的肯定回答后老師可簡單講一下小紅帽的故事,讓學生分組討論《小紅帽》是由幾個部分組成的,對應這幾個部分,老師進行分組編創,和小朋友們采取游戲的方式合作表演童話劇《小紅帽》,在表演的過程中繼續教學生歌曲,對應歌曲做出相對動作:小紅帽開始出發,讓一個學生背著書包開始去往姥姥家,教師把相對應的歌曲帶領學生一起唱出來,讓另一個學生表演狼,和小紅帽對話,其他學生一起唱歌曲。在這種與游戲相結合的有趣方式下,學生的唱歌興趣特別高,師生在一片歡歌笑語中結束了課堂,最終達到了課堂互動的效果。
結束語:
師生互動作為如今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學的重要組織形式之一,教師能夠深刻體會到其中的內涵。教師應把握好與學生互動的原則,最后采取適當的方法,實現師生互動課堂,小學音樂的教學工作也會更有效率,從而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晨.小學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的實踐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0(09):42.
[2] 胡文濤.注重師生互動,促進小學音樂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2):101-102.
[3] 龐麗偉.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中國文藝家,2020(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