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進步和發展,社會各行各業對創造性人才的需求逐漸加劇,因此,培養富有創造力的人才已經成為我國高等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國家大力推行和組織實施的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創造性思維是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基礎和發展關鍵。高中數學學科教育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高中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闡述了創造性思維的含義,接著論述了在高中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和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4-0081-02
引 言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填鴨式”教育,把數學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導致我國部分高中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還處在一個較低的發展水平。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認真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積極探索如何在高中數學學科的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創造性思維及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含義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開拓性地探索未知事物的先進而復雜的思維方式,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創造性思維是指思維主體有創見、有意義的思維活動;狹義的創造性思維是指思維主體發明創造、提出新的假說、創建新的理論、形成新的概念等探索未知領域的思維活動。通過這種思維,我們不僅可以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還可以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的、獨特的思維成果。
數學創造性思維從屬于創造性思維,指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善于獨立地從多方面思考和分析問題,能夠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學生具備數學創造性思維,既能夠避免現有數學知識的局限性,又能夠突破傳統思維方式的束縛,從而極大地提高認知能力、分析能力及理論與實踐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培養高中生數學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
高中數學知識通常較為抽象,具有較強的理論邏輯性和結構復雜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掌握這些知識,還要學會如何正確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數學問題。具備了創造性思維的學生,在基本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還會自主地思考運用這些數學知識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從而對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逐步拓展和不斷延伸,提升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我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注重對數學知識的傳授和灌輸,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導致當前高中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比較薄弱。學生雖然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但是對于遇到的數學問題難以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疑惑。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問題,會用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來思考和分析問題,并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疑問和看法。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不僅鞏固了所學的數學知識,還使自己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可謂一舉多得。因此,培養高中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善于提問、敢于提問,更加積極地思考和探索,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三)有助于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育活動的主體[1]。學生若缺乏創造性思維,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無法及時地發現問題,無法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更無法自主地深入探究所學的內容。學生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識,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自然無法提高學習效率。相反,學生若具備創造性思維,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地深入思考和探究所學的內容,能夠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充分地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成為學習的主人。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助于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三、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式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以自我為中心,直接把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容易導致高中生缺乏問題意識和探索精神,對于遇到的數學問題,他們不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疑惑,只是按照數學教師講解的固定解題方法按部就班地進行解題,沒有進行思考,更沒有發展自身的創造性解題思維。因此,要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首先要轉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使學生成為學習這部長篇小說里的主人公,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索”;采用啟發式、開放式等多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思考,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二)成長為創造型教師
創造型教師思想開放,能夠積極地學習和吸收數學教育領域最新的教學科研成果,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將其廣泛用于課堂教學中,并能用自己獨特的創造型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為學生營造有利的學習環境,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型教師是學校教育中培養學生創造型思維這一任務的具體實施者,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自身具有創造力,鼓勵并認同學生的創造力,能為學生營造和提供積極學習和激發創造潛力的環境。因此,要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型思維,教師還應具備創新精神和創造性教育理念,成長為一名創造型數學教師。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對于學習而言,就如同能夠加快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學生若是對學習感興趣,那么他們會對所接觸到的知識充滿好奇,并能積極地思考、自覺地學習。教學實踐表明,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采用開放的教學方法,建立自由、平等、民主、友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展。
(四)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如果把創造性思維比作一艘帶領學生在知識海洋里遨游的巨輪,那么觀察力就是使這艘巨輪不會迷失在海洋中的導航系統。沒有觀察就沒有發現,更不會有創造。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否敏銳,對事物觀察的程度是否深刻,都影響著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觀察,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教師不要急于直接從傳統的解決方法入手,而應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使其獲得核心信息,從而找到更加簡便的解決方法。
例如,求函數的最小值。這是一道求解函數最值的題目。學生可以畫出函數圖象或者利用函數的單調性來解決。但這個函數的圖象不好畫出,單調性也很難判斷,因此這兩種方法對于解決這道題目都很困難。這時,教師應帶領學生一起觀察這個函數,引導學生將改寫為的形式。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回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之后再讓學生觀察。學生發現和可以分別看作點(x,0)到點(0,3)和(5,2)的距離。因此,求函數最小值的問題就轉化為求動點(x,0)到定點(0,3)和(5,2)距離之和的最小值的問題,而后者學生在初中就已經學會解決了。具體步驟如下:如圖1所示,首先在直角坐標系中作出已知點A(0,-3)和點B(5,2),接下來作出(0,3)點關于x軸的對稱點A'(0,-3),由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可知,故。又因為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以的最小值就是的長度,計算得。所以動點到定點和的距離之和最小值為,故函數的最小值為。通過觀察,從另外的角度入手分析,學生最后找到了簡單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五)鼓勵學生提出疑問,促使學生大膽想象
古希臘著名思想家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始于疑問和驚奇,是因為疑問和驚奇會與學生的認知產生沖突,從而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有疑問正是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體現。學生多質疑才會進行更多的思考,才會有更多探索的機會。因此,教師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創造更多的疑問,給學生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并對學生的問題給予正確的指導。如果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將會不斷提升。
如果把創造性思維比作一部帶領學生前進的快車,那么想象力就是這輛快車的發動機。沒有了想象力的驅使,這輛車便無法前進。無數偉大的發明始于天馬行空的想象。學生在進行想象的過程中,突破了定式思維的束縛,發散了自己的思維,開始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來分析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多為學生創造想象的空間,激發和鼓勵學生展開想象。
結? ? 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的任務。但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首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轉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育教學觀念,優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努力地成長為一名創造型教師;其次在數學教學的實踐過程中,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和自主學習的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欲和興趣,不斷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問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呂林,王小林,譚小紅.淺談創造型教師及其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3(03):63.
作者簡介:陸延峰(1978.5—),男,浙江嵊州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總務處副主任,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