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立 劉振平 張偉娟 伊鋒 王海麗



摘 要:高職院校生源多樣化導致了生源結構的多樣化,使得原有的教學方式難以適應現有的學生群體,因此進行“分層教學+興趣小組”的教學改革十分必要。學生學習需求調研結果表明,“分層教學+興趣小組”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要求,畢業生就業崗位與分層教學的吻合率為92%,在興趣小組內學習的畢業生就業對口率為98.2%,技能大賽獲獎率為66.3%。由此可見,“分層教學+興趣小組”的教學方式適應生源多樣化背景下的高職園林專業教學需要。
關鍵詞:園林專業;生源多樣化;教學改革;分層教學;興趣小組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4-0181-03
隨著職業院校招生途徑的多元化,生源數量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但生源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以大慶職業學院園林專業為例,早期生源以普通高中畢業生為主,2015年以后在單獨招生階段將生源范圍擴大到了職業高中畢業生、中專畢業生、往屆高中畢業生,2019年生源范圍進一步擴大到了退伍軍人、下崗工人等群體,由此導致同一個教學班級中出現多種生源結構的學生,學生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存在巨大差異,使得原有的教學方式難以適應現有的學生群體,因此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成為了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1]。為解決這一問題,大慶職業學院園林專業提出了“分層教學+興趣小組”的教學模式,目前已經在2015—2020級學生中進行了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園林專業“分層教學+興趣小組”教學方式改革的生源因素
大慶職業學院園林專業已有17年的辦學歷史。2014年以前,該專業生源主要是高中畢業生,結構較為單一,教學內容以園林植物設計與施工管理為主,當時的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滿足了當時學生學習和就業的需要。2015年之后,生源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學生學習需求和就業崗位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很難適應學生學習需求,也不能適應學生就業的需要;當地園林企業招聘崗位發生了較大變化,對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鑒于變化了的生源結構和就業環境,大慶職業學院園林專業自2015級學生開始,將教學內容分為園林植物栽培、園林景觀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園林工程造價四大模塊,學生根據自己愛好和興趣選擇相應的模塊學習[3]。2015年之后,生源結構更加復雜化,導致原有的教學和考核標準已經不能適應生源結構多樣化下的教學需要。鑒于此,大慶職業學院提出了“分層教學+興趣小組”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就是將現有生源群體劃分為不同層次單獨開展教學和考核;興趣小組則是根據學生學習個性化需要和就業目標崗位需要,將具有共同興趣愛好并且生源群體相對比較優秀的學生組織在一起成立興趣教學小組,是單獨培養和提高某項專業技能的小組式教學單位。
2 園林專業“分層教學+興趣小組”教學方式改革內部因素
由表1可知,2015—2020年大慶職業學院生源結構持續多樣化趨勢十分明顯,并且各生源群體的比例也在持續變化。2019年和2020年實際到校報到學生中,生源群體組成擴大到了5大類。高中畢業生所占比例逐年降低,由2015年的86.67%降至2020年的52.58%,5年降低了34.09%;中專、職高生源在2018年達到最高,到2020年降至7.22%,2016—2018年占比相對比較穩定;退伍軍人自2016年首次出現后,生源數量快速上升,2019年達到峰值(41.43%)。中專生源、職高生源、退伍軍人、社會人士均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加上不同生源群體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巨大差異,導致原有教學和考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生源多樣化背景下的教學需要。為應對這一變化,高職園林專業進行“分層教學+興趣小組”的教學方式改革十分必要。
3 園林專業學生學習需求差異為“分層教學+興趣小組”教學方式改革奠定基礎
為滿足學生學習需求,2015—2020年筆者進行了園林專業學生學習需求和傾向調查(表2)。由表2可知,高職園林專業學生學習傾向主要集中在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園林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園林工程預算、工程測繪等方向,也有部分學生傾向于插花藝術或從事花店經營等。傾向于學習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園林設計方向的生源數量所占比例呈持續降低的趨勢;園林工程施工方向在2016級學生中所占比例最高(達到40%),2018年最低(僅為17.39%),這也說明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存在較大差異;園林工程預算方向所占比例近5年表現出升高趨勢,在2020年入學的學生中占比達到了53.61%;工程測繪方向在2019級和2020級學生中所占比例保持穩定。隨著生源結構的多樣化,學生學習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并且每年都在不斷變化中。為了應對現狀,依據學生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開展“分層教學+興趣小組”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4 園林專業“分層教學+興趣小組”教學方式改革的實際做法
在園林專業分層教學中,根據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需求的差異將學生劃分為技術層級、基礎層級、中等層級、優秀層級4個層次,根據不同層級設置對應的培養目標和考核要求,改變過去單一的考核標準,實現人才培養的差異化。對于技術層級的學生,一般對理論教學不做過高要求,實踐教學要求學生動手能力必須達到相應課程的實踐教學目標,學生畢業后就業目標為基礎操作性崗位;基礎層級學生要求掌握必需的理論知識及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主要生源群體為擴招生源群體;中等層級學生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及熟練的操作技能,具備初步的知識遷移能力,主要生源為高中畢業生和職業高中、中專畢業生,就業崗位為基礎管理或技術性工作崗位;優秀層級學生要求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與實踐技能,具備熟練的知識遷移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能夠適應企業多個崗位工作,培養目標為升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或進入企業管理層,這部分學生群體也是后續建立興趣小組的組長人選,主要為比較優秀的學生群體。近5年各層級學生所占比例情況如表3所示。
興趣小組建設上,根據學生學習傾向的差異分別建立園林植物栽培養護興趣小組、園林景觀設計興趣小組、園林工程施工興趣小組、園林工程造價興趣小組、工程測繪興趣小組,每個興趣小組對應1項省級技能大賽,每個小組安排1名指導教師、1名組長、若干組員,在學業之余或利用晚自習時間開展專項技能訓練和學習,最后根據學生訓練情況組織參賽隊參加省內和國家專業技能大賽,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練并顯著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目標。
5 園林專業“分層教學+興趣小組”教學方式的實施效果
目前,2015—2017級園林專業學生已經畢業,從學生就業崗位分布來看,分層教學模式下培養的學生就業崗位與對應的教學層級吻合率達到了92%,與學習傾向和參加興趣小組的就業崗位對口率為98.2%。2018屆畢業生中,優秀層級并參加相應興趣小組的學生在大慶市就業后2年的平均月薪為12000元,技術層級的2位同學平均月薪為2635元,基礎層級和中等層級學生平均月薪為3228元。5年來,興趣小組內學生參加全省和全國技能大賽120人次,獲得三等獎以上獎勵學生占比達到了66.3%,升入本科院校學習人數始終保持在6%左右。
6 結語
生源結構多樣化導致了學生群體間學習能力差異巨大,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如何科學劃分不同生源層次學生還有待于在長期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4]。生源結構的差異化和復雜化導致學生學習需求存在巨大差異,因此,“分層教學+興趣小組”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5]。
參考文獻
[1]劉喜梅.高職院校園林專業常規教學與興趣小組相結合的路徑探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19):154-155,158.
[2]張吉立,劉振平,張金安,等.適應大慶市需要的園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J].天津農業科學,2015,21(10):144-146.
[3]張吉立,劉振平,張金安,等.高職園林技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探討[J].天津農業科學,2016,22(3):148-150.
[4]嚴靜鳴.基于生源多樣化的學前教育專業分層分類人才培養路徑的探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5):12-14.
[5]羅之軍.高職分類招生背景下的分層教學研究與探索[J].貴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7(3):21-24.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