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曰國
摘 要:思維導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能夠提升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提升學生的修養與水平,為立德樹人做出貢獻,培養學生的人格修養,使學生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基。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思維導圖;品德修養
思維導圖,又有人稱它為心智圖,是一種輔助我們思維的圖形工具。它是表達人們發散性思維的基本能力。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積極地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準確、客觀地分析、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點,然后創建知識思維的基本框架,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與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作用重大。
一、利用思維導圖,將知識點化難為易
大家一定還記得《瞎子摸象》的故事吧。摸到象腿的,說象是根柱子;摸到象身的,說象是一堵墻……因為大家摸到大象不同的部位,對象的評價也不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也是如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全面理解課本內容與知識點,融會貫通,牽一發而動全身,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入的把握,防止一葉障目不見森林。這樣不利于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
例如,在學習《友誼的天空》這一單元時,由于青少年的交友觀還不夠成熟,他們正處在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是非辨別能力不是很強。因此,教師要正確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建立正確的交友觀,知道什么樣的朋友才是良師益友,什么樣的朋友是真心為自己好。教師應該從做人的根本標準出發,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結交摯友與諍友,這樣的朋友是為自己的前途著想的,不要被花言巧語所迷惑。
二、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升華品德
道德與法治課本內容復雜冗長,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整理出一條主線,找出一個重點,圍繞一個主題,把課文的內容串聯起來進行系統的理解閱讀。這樣,學生在一條主線的引領下才容易把握課文的脈絡,并隨著這條脈絡的起伏與波動,受到道德品質的教育。
例如,在學習遵守社會規則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畫知識樹。從畫知識樹的過程中體會怎樣做個遵守規則的好學生。教師講述自己所遇到的典型事例,讓學生理解怎樣才是遵守社會公德與規則的好公民。比如,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馬路邊上增加了許多鮮艷的小花。可是有的人為了一己之力,把鮮花帶回家,甚至有的人還開著小轎車提著一次性布袋去馬路邊偷花,他們的行為讓人不齒。在這種對比的過程中,學生的品德修養逐步形成。
三、注重小組合作,深化思維導圖的運用
教師為學生建立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小組運用思維導圖對知識點進行分解。各個小組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學習,然后大家進行集體匯報,共同分享,取長補短,提升大家的分析水平。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吸納別人的長處,糾正自己的缺點。這也是一個修煉道德品質的過程。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尊重同伴、尊重老師的品質,道德修養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目的。
比如,在學習《珍視生命》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探究:我們應該怎樣守護自己的生命,怎樣增強生命的韌性?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應該怎樣克服困難,做個堅強的人?通過小組的學習討論,讓學生明白,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生命的韌性是無限的。我們要立志追求自己的目標,并按照目標努力去奮斗。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補充貝多芬在耳聾下繼續用筷子咬著牙齒、試音練琴的故事,并創造出永恒的《生命交響曲》,向命運挑戰,戰勝自己、戰勝困難的故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閱讀居里夫人在艱苦的條件下,經過四年的磨煉,在黑暗的屋子里發現了鐳元素這種放著美麗光芒的元素的故事,讓學生明白,任何成績都不是輕易得來的,只要我們珍愛生命,我們一定會創造出奇跡。
實踐證明,思維導圖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準確地理解課本的知識脈絡,對課本的道德教育因素系統地進行把握,培養學生的品德素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思維導圖的運用,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積極的思維品質。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品德修養點,系統地把握,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優良的品德。教師要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做準備。
參考文獻:
[1]李兆海.思維導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8).
[2]孔令燁.思維導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2).
[3]郭雪梅.思維導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