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堅玲
摘要:隨著現代各項高新技術與生活的有機融合,特別是多媒體多媒介的引入,哪怕是低年級兒童,想象力也特別豐富,天馬行空,他們對色彩有著天生的敏感力,對世界充滿了好奇。那么在小學美術低年級課堂教學中,如何積極運用新穎的引課藝術,創設與教材相適應的樂學氛圍,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開想象,積極探究,體驗式學習、主動創造?電教媒體就是課堂很好的朋友,它融形、聲、光、色、動、靜為一體,與學生互動,色彩感強,高效學習。
關鍵詞:電教;美術課堂;創設情境
一、巧編故事,創設情境,新穎導入激趣學生,主動探求新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興趣來了,大腦海馬系統更興奮,無論是語言還是思維都更活躍,記憶也更深刻。一節課的開始是音樂老師譜寫一首優美樂章的前奏,是師生情感共鳴的第一音符。精心設計好這個“開端”,使學生從新課開始就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事半功倍。
因此,在美術課教學過程中,我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針對性的原則,編寫故事,并找到相關的一些電腦動畫素材,巧妙組合。如在讓孩子們理解冷暖色調時,我設計了一個科幻故事,小笨熊的神奇畫筆遭遇太空強盜襲擊,它不得不逃離自己的星球,去尋找藍色地球。在逃離過程中小笨熊還看到了紅色的流星,看到大家都圍著火紅的太陽轉動。還有火星。故事的激趣,加上我紅藍兩個星球教具的出示,孩子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冷暖的對比。我要求他們模仿小笨熊逃離時的心情,遇到紅色星球時是什么感情,遇到藍色星球時是什么感覺?(紅色,溫暖;藍色,冷靜,清爽)小笨熊最終因檢測到地球有生命選擇降落,開始了旅途。
巧妙的故事情節,加上科幻、時尚的配音,電腦動畫的運用一下子把學生帶到了色彩對比強烈的情境之中,孩子們很開心,理解也很容易,一節課在愉悅的情緒中開始啟程。
二、巧用技巧,精心制作,電教課件化繁為簡,突破重難點
當美術教材中出現重點、難點,需要學生探索理解、主動掌握,而學生“啟而不發”、“思維受阻”時,教師可借助電教媒體,根據教學內容,提前預設,比如猜一猜,選一選,比一比,說說你的理由。如我在講三原色、三間色的時候,我再次編寫故事,奶奶的果園被女巫控制,吸掉了一些顏色,使得顏色缺失了,果實也不好吃了,那我們怎么來幫助奶奶?然后我們用體驗式教學,使用彩色片疊加來發現顏色的變化。然后就用課件猜一猜,選一選,讓大家明白紅+藍=紫;黃+藍=綠;紅+黃=橙。當然這是低年級的課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可以來畫一畫,試一試,總之,讓孩子們在比賽中思考,讓體驗方式來記憶,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記得更牢,也學得更輕松。教材、教師引導和學生思考三者有機融合,幫助學生使其受阻思維順暢發展,達成對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勢,進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增強理解效果達成教學目標。
在課堂中,課件還能夠解決很多繁雜的工作。比如準備好哪些材料做好哪些準備,課件可以羅列得很清楚明白。當老師的魔法袋里跳出繪畫寶典的時候,一個屏幕也可以把他表達得清晰明白而且有時尚感,省時省力,高效課堂。
當學生進入創作階段時,我用音樂將他們的激情再次喚起、提高。播放與課程特點相配套的音樂,達到啟迪、誘導孩子們思維的效果,使思維自由馳騁于想象的王國之中,并進入忘我創作境界。通過實踐從孩子們的作品可以顯示,音樂具有神奇的魔力,學生創作大膽果斷,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魅力,這也是電教手段的使用而呈現出來的特點。
三、巧妙發現,優化展評,校外校內班級互動競比,良性循環
學生的創作熱情源于美的啟迪,它是通過繪畫的形式達到鞏固新知、發展思維、反饋信息的目的的一種訓練過程,更是反映教學效果的主要環節。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利用學生的好奇、愛動、爭強、樂勝的心理,運用電教媒體,激起學生強烈創作欲,同時,因材施教,積極發現,巧妙發現,運用電教媒體,升華情境,優化展評。我在實踐中,發明了校外校內班級互動競比的方式,良性循環,成效明顯。每節課,我會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差異,遵循巧妙發現,積極發現的原則,精選作品進行展評,孩子們很愛好這一個環節。因為只要努力的,有進步的,有優點可尋找的都有可能進入老師的法眼,并有理由說明。他們完成的創作有機會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繪畫的細節可以被老師自由的放大縮小,撬出他們內心的小宇宙。我除了會指出問題,分析更正,更多會鼓勵、表揚,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升華情境。而且每節課都有9幅作品進入我的微信九宮格,小小的幾句點評,是孩子們覺得無比高尚的榮耀,他們常常回家就要父母加我微信,就為好好在炫一把今天的表現。看著家長們的點評,我也樂此不疲、樂在其中。
總之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不斷地優化電教媒體的組合,充分發揮其作用,達到優化課堂、趣味課堂、高效課堂之良好效果。孩子們開拓了視野,激發了興趣,審美素質進一步提高,從而更好的推進了現代化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英軍. 基于新課改下電化手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中華少年, 2019(33):96+98.
[2]李化. 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有效提高小學美術教學[J]. 好家長, 2019, 000(008):P.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