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艷妮
摘 要:新穎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轉變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就要改變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的教學方法,借助完善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去實現課堂效率的切實提高。
關鍵詞:教學模式;課堂效率;高中數學;高中生
教師應在數學課堂上注意教學模式的精準設定和科學實施,可以為高中生提供一個有設計、有指向、有過程和有效率的教學模式。
一、以翻轉教學構建自我教學模式
課堂效率與高中生的主體狀態、認知能力和探究方式息息相關,所以教師要開發高中生的主體認知優勢,尤其是高中生已具有的較高認知能力與思維能力。必須激發高中生的生命活力和認知欲望,數學課堂才會有效率可言。因此,教師可以實施翻轉教學,推動高中生在課上高效交流,在課下自主學習、互助成長。
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為例,雖然“空間幾何體的結構”認知難度不大,但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因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翻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課下利用小木棒或其他細條物體進行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拼接。這樣,學生就會在親自動手、主體感知中慢慢提升自己的空間立體感和想象能力。然后,學生就從課堂交流過程中展示自己的認知結果和學習經驗,借助互助認知提高學習效率。
二、以合作教學構建主體教學模式
高中生個性開放、思維活躍、樂于交流,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合作教學,讓他們在數學課堂上積極發言、大膽討論、主動溝通、共同成長。合作教學能借助課堂討論有效開發高中生的集體智慧,有利于他們之間的思想交流、信息溝通和認知交互。
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為例。高中生已經在初級中學時期接觸過一個平面內直線之間的垂直關系,因而對理解和接受本節課的認知任務難度較小。教師可以讓高中生在課堂討論、合作探究中一起復習初中知識,共同探究空間狀態下直線之間、平面之間的垂直關系。這樣,熱烈的討論氛圍、快樂的交流情境能有效催發高中生的主體情緒,以此提升高中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以電化教學構建直觀教學模式
高中數學較為深奧復雜,對高中生的抽象思維要求非常高。教師可以開展電化教學,借助直觀認知降低課程學習對高中生抽象思維的要求,也有效降低高中生的認知難度。電化教學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一一具化展現,幫助高中生擺脫憑空想象與主觀虛擬的低效認知方式,提升高中生的認知效率。
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為例。在“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中,學生需要借助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去進行“三視圖和直觀圖”學習。教師先讓學生對實物模型進行直接觀察,獲得一定信息積累以后,再使用智能手機進行拍照,分別獲得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并對圖片的“棱”進行著色突出處理,通過圖片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看到如果觀察角度不同,棱長也會有變化。教師還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實物模型的直觀圖,讓學生看到一根根的線段像拼積木一樣搭建成直觀圖,從而培養學生的立體感。
四、以同步教學構建網絡教學模式
認知興趣是推動高中生積極思考與主動探究最強生命動力,因而越先進的教學模式就越能激發高中生的認知興趣與獵奇心理,自然能有效提升高中生對數學教學的關注度與參與度。以互聯網為物質基礎的同步教學就成為高中生進行異地合作、同步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能通過高中生的生命活力提升課堂效率。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為例。在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高中生能與異地學生進行同步學習,共同探究“集合”的知識內容,還能進行異地的網絡交流和合作探究。在攝像頭和多媒體的幫助下將自己對“集合”“子集”“真子集”“包含”以及“真包含”的認知心得與異地學生進行溝通,尋找有這種關系的集合,在神奇、科幻、快樂的良好氛圍中進行共同學習、高效發展。
五、結語
教學模式的優劣直接決定著高中生的數學認知過程、信息積累效率和個體成長環境,因而轉變數學課堂上的教學模式就成為踐行新課程改革與科學育人觀的實踐基地。因此,教師立足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提出轉變教學模式的可行性方案,力求實現高中生成長過程的最優化,助力課堂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也幫助高中生加速個人的知識積累、能力訓練與素質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英迪.問題驅動下的高中數學新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8(11):58.
[2]王千方.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實踐探討[J].名師在線,2021(15):17-18.
[3]秦琳.新課程下高中數學課教學模式的研究[J].高中數理化,2020(2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