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亞寧
摘要:以初中化學為切入點,對“互聯網+”教育模式在教學環境創設、互動教學開展、趣味訓練設計等方面的應用展開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化學;高效課堂
“互聯網+”是以信息技術發展為基礎而出現的創新性科學技術,將其應用到教育工作中,能夠在進行課堂教學工作創新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化學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做好對其教學工作的設計與開展,能夠在實現學生化學啟蒙的基礎上,完成對他們科學意識、探究精神的培養。然而,化學知識的學習以實驗為基礎,而實驗本身具有危險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想要做好對化學知識的教育,就必須要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初中化學教育工作由此得以開展。
一、以“互聯網+”創設課堂教學環境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想要通過對“互聯網+”教育模式的應用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要先做好以“互聯網+”為基礎的課堂環境創設,因為優質的教學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對他們的認知啟發和引導。考慮到不同化學知識的差異,教師在掌握學生認知興趣的基礎上,要能夠以化學知識教學工作的需求進行“互聯網+”模式下的課堂教學環境創設。如在進行“愛護水資源”的課題研究前,我就在課前導入環節借助“互聯網+”教育模式,為學生展示了我事先收集到的關于水資源的視頻資料,資料涵蓋了水資源的價值、人與自然缺水狀態以及水資源污染和浪費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水資源價值以人類生活、動植物生存為主,人與自然缺水則主要呈現我國西北地區、非洲缺水的生活狀態,水資源污染和浪費則主要表現工業與生活廢水排放、人類生活浪費水等。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為了帶給學生更好的感官沖擊,我會突出缺水、水污染、水浪費方面的內容,由此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導,讓他們明白水資源的寶貴,并產生想要合理應用和保護水資源的主動性,為接下來的教學工作的開展做好鋪墊。
二、以“互聯網+”開展課堂互動教學
“互聯網+”教學模式之所以會在課堂教學中予以應用,并成為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環節,是因為其可以將互聯網技術中豐富的資源應用到課堂中,這可以讓化學知識以更豐富、多元且有趣的方式呈現,這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目標由此予以實現。如在進行“金屬的化學性質”的課題學習時,我就在網上收集相關資料,并為學生錄制了探究銅、鋅、銀等金屬化學性質的實驗視頻。在課堂教學中,我會根據課堂教學需求,對準備好的材料予以應用,由此實現對學生的引導,并實現對他們之間的良好互動,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助力。如課堂上我提出了“根據課堂所學內容,請猜想銅、鋅、銀之間的化學性質有哪些異同”。有的學生說都會氧化,有的學生說顏色不同,還有的學生說熔點不同等。通過學生的答案可以看出,他們對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存在混淆,于是我運用“互聯網+”教育模式,播放提前準備的視頻,讓學生可以在此種角度進一步了解銅、鋅、銀的化學性質,并能夠實現對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有效區分,由此做到在完成課堂知識教學的基礎上,提升對學生的化學素質培養。
三、以“互聯網+”設計課堂趣味訓練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應用“互聯網+”模式完成對高效化學課堂的構建,就必須為他們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課堂訓練,由此做到在提升課堂訓練趣味性的同時,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對化學知識的探究和學習。
考慮到化學知識的探究和學習以實驗為基礎,所以我在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狀態下,為學生設計了“線上實驗室”的課堂趣味訓練活動。在“線上實驗室”中學生可以進行課堂上所有實驗的線上體驗,如“滅火實驗”“酸堿中和實驗”“測定溶液性質實驗”等。在實驗中,學生會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實驗操作,這樣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好的感官體驗,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以“酸堿中和實驗”為例,當學生用滴管在燒杯中滴入酸性試液時,燒杯上的酸堿測定平衡尺就會從7的位置向左側移動,滴入越多,移動越遠,示數越小。當學生滴入堿性試液時,示數標志會向右移動。在該實驗中,學生不僅可以明白酸堿度的知識,同時還可以掌握測定試液酸堿度的實驗方法,這對學生的化學素養構建帶來了重要助力。又或者在“滅火實驗”中,“互聯網+”系統為學生設計了線上游戲。游戲中,學生會面對不同的火情,他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如何滅火,滅火成功他們會進入到下一關,滅火失敗,他們會失去一次機會,如果三次機會都失去,則游戲結束。在這種模式下,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良好的體驗,還能夠學會如何正確滅火,這對學生的進步與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綜上所述,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工作進行“互聯網+”教育模式的應用研究,是推動教學工作創新改革,實現初中化學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保證“互聯網+”教育模式的有效應用,教師必須要做好對學生認知水平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進行“互聯網+”教育模式的應用,讓學生真正感受和體會到化學知識的魅力,并在“互聯網+”模式的助力下完成對化學知識的有效探究和學習,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初中化學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為進一步推動初中化學教育工作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莉莉.智慧教室環境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1(6):55-56.
[2]吉春橙.“互聯網+”時代初中化學教師課堂教學情景創設[J].課程教育研究,2020(4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