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濟元
摘 要:新課程注重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程教學方式和方法上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學習為主要模式。這種以學生為核心的課程教學中,學生的行為決定了教學的效果。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呈現出無法完成難點知識理解,缺少數學思想,沒有探究分析空間的困境,知識的獲取還是依賴教師的講解,自身的數學思維和核心素養都沒有提升。因此,課程教學的開展需要進行創新和改進,突破學生自主學習的困境,也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程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學習困境;解決對策
新課程背景下以自主學習為主要形式,教師要保證學生的有效學習,推動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但是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難度較大,多數學生不具備自主完成知識的能力,教學的開展也需要做出轉變,從學生的角度來創新和改進教學過程,從而保證教學的效果,推動學生的綜合性成長。
一、新課程下高中生數學學習的困境
1.對于難點無法自主理解
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在抽象性、計算難度上都有較大的提升,這就造成高中生對于知識的難點無法自主理解,呈現出淺層概念認識的情況。知識理解得不全面會影響知識結構體系的形成,也會造成教學的開展依然要做具體的講解,新課程的自主學習無法有效落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學生能力不足,但是教學中缺乏指導幫助是主要原因[1]。新課程的自主學習不是將知識完全交給學生,而是從自主學習出發,讓教學與學習結合,幫助學生完成自主性的理解認識。
2.個人數學思想不夠全面
高中生在數學學習的困境中還存在個人思想認知不全面的情況,在知識理解上容易出現錯誤,不能正確理解基礎知識解決問題,影響了學習的感受,也不利于成績的提升。數學思想認知上的困境主要是學生自身的問題,個人能力無法支撐自主性的探究理解。學生無法自主解決困境,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加強引導,并以此為核心幫助學生完成數學思想方法的完善[2]。
3.沒有學習探究理解空間
高中生在數學學習中需要大量的時間,而在知識的理解中也會出現錯誤。這種情況的發生是因為學生個人能力不足,也是教學與學習沒有結合的結果,影響了學生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對于這種情況,教師要加強探究互動,引領學生自主性的探究理解,也要做動態評價,強化學生學習感受,以此保證學生自主學習,培養綜合素質能力。
二、解決高中生數學學習困境的教學對策
1.加強微課的教學運用
針對高中生無法理解難點的情況,數學教學要加強微課的應用,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境,保證數學知識的有效理解認識。微課的運用需要教師先將課程知識內容加以整合,并將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做歸納[3]。比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這一課,教師就可以運用微課將解法做具體的呈現,同時加強例題分析,以此保證學生有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保證自主學習的實效性。
2.設計數學思想的引導
數學思想是進行知識理解、解題分析的核心思想內容。對于學生數學思想認識的不足,教學中需要設計引導過程,從數學知識的思想方法出發做學習引導,使學生能夠有數學知識探究理解的過程和方法,也能有主動的創新和實踐。如在“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教學中,教師應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和化歸思想,引導學生分析立體空間中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定義,以數量關系的推理帶動圖形關系的認識,將課程中的概念推理做延伸,以此保證學生在課程知識的學習理解中有深度的理解認識,也有數學思想方法的發展。
3.增加探究理解的互動
針對學生自主學習難度大、探究理解空間小的情況,教師應在教學中加強互動,讓學生自主理解,解決學習中的問題,也能強化思想認識,讓探究理解成為數學知識學習的主要方法。如在“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去做運算嘗試,提出運算中的問題,然后以互動探究運算過程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有豐富的探究性推理分析,以此促進數學思維的培養,也能讓學生獲得更為全面的成長。
4.完善教學中的動態評價
在解決高中生數學學習的困境中不僅要處理知識理解的實際問題,更需要強化思想認識,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如完善教學中的動態評價,針對學生的自主探究、創新理解、積極思考進行鼓勵和表揚,使學生有信心完成知識理解。
總而言之,新課程下的高中數學教學需要以解決學生學習困境為方法,強調對自主學習的支持,讓學生能夠有探究學習理解的過程,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養,也保證課程知識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盧思聰.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方法的有效應用[J].高考,2021(20):24-25.
[2]陳新洪.新課標下高中平面解析幾何教學策略研究[J].高考,2021(20):34-35.
[3]劉曉華.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措施[J].高考,2021(2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