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玲
摘要:導數是高考數學的重要內容,也是許多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的難點,他們覺得自己學不好導數的相關知識,在遇到導數例題時直接放棄,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一直停滯不前。而且大部分教師沒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導數教學計劃,只是根據高考給學生總結了解題方法,許多學生對導數問題一知半解,教師講過的題能做出來,但稍微變化就束手無策。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運用有效的導數解題策略,幫學生理解鞏固導數知識,提高高中數學導數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導數;教學策略
新課改指出了導數在高中數學中的重要性,導數不僅在高中階段是重要模塊,對大學微積分的學習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從高中數學的整體角度看,導數和許多知識都有聯系,如函數、幾何問題等,教師在解題教學中應該幫學生將知識串聯起來,讓學生認識到導數與各知識點間的聯系,真正理解導數的概念和幾何意義,并通過針對性的練習幫學生鞏固知識,才能促進學生導數解題能力的提升。
一、正確理解概念,培養導數思維
想要提高高中數學導數解題教學的效果,首先要保證學生正確理解導數的概念,但許多學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都忽視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在遇到問題時就畫圖,用教師的解題方法解答,沒有真正思考過什么是導數,也不了解導數的思想內涵。其實導數知識看起來復雜,只要教師幫學生建立起完整的導學認知體系,就能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為他們樹立起導數解題自信。因此,在剛剛接觸導數時,教師要幫學生建立良好的導數認知,以《導數的概念及其意義》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理解導數就是瞬時變化率,教師需要先讓學生理解瞬時速度和瞬時變化率,首先可以用奧運會情境導入,提問學生若跳水運動員跳水的高度h與起跳后的時間t存在函數關系h=-4.9t2+6.5t+10,那么運動員在0≤t≤這段時間內是靜止的嗎,是否能用平均速度描述運動員的運動狀態,利用這一例題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接著再利用上述例題解釋瞬時速度,讓學生思考如何表示運動員某個時刻的瞬時速度,在學生理解這一例題后,可以轉換問題,如提問學生如何表示氣球的瞬時膨脹率,在例題中幫學生抽象出導數的概念。為了讓學生徹底理解導數的概念,教師可以幾個生活化例題引發學生對導數概念的深入思考,如汽車的運動問題或精煉汽油、柴油等問題,通過這一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導數思維,為之后的導數解題教學奠定下知識基礎。
二、總結解題規律,明確解題方向
求函數的區間、零點問題、不等式關系等是常見的導數考察形式,在導數解題策略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總結解題規律,突出知識點間的聯系,讓學生一看到相關問題就能立刻聯想到解題方法,避免出現沒有解題思路或不知道怎么解題的問題。例如在求函數極值點和極值問題時,需要告訴學生分情況考慮,如果x0左側f’(x)>0,右側f’(x)<0,那么f(x0)就是極大值,如果x0左側f’(x)<0,右側f’(x)>0,那么f(x0)就是極小值,再用例題鞏固:求f(x)=x3-12x的極值,首先學生要根據上述辦法判斷f’(x)=0時是否存在極值,當f’(x)=0時,x=±2,再分情況判斷,當x>2或x<-2時,f’(x)>0,在分析后需要清楚寫出結論:所以函數在(-∞,-2)和(2,+∞)上是增函數,當-2
三、合作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由于每個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同,為了保證導數解題策略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幫助,分享自己對導數問題的解決方法,在協作中提高學生數學能力。以導數證明不等式問題為例:當x∈(0,1)時,證明(1+x)ln2(1+x) 四、進行針對練習,鍛煉解題能力 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導數解題能力,教師需要知道每位學生對導數的掌握情況,采用針對、靈活的例題練習幫學生查漏補缺,例如有的學生還沒有掌握用導數求函數的極值、最值就不要讓他們完成復合函數的例題,可以從簡單例題入手訓練,如果有些學生還不知道怎么用導數證明不等式,可以從形式函數的不等式入手,再進行多次求導練習,做輔助求導,綜合題型等練習,逐漸增強學生的導數解題能力。 總之,高中數學中的導數知識比較抽象,在解題策略教學中需要教師靈活解決學生問題,先從學生基礎入手,帶領學生深刻理解導數的內涵和意義,還要幫學生總結出每個題型的解題規律,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合作解題,并且針對不同學生的導數問題運用針對性的練習,才能使學生深刻掌握導數解題技巧。 參考文獻: [1]康愷.探微高中數學中導數解題策略教學方法[J].科幻畫報,2020(12):65. [2]時好運.論高中數學中導數解題策略及教學方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