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錫均
摘要:在目前,隨著《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等文件的出臺,核心素養逐漸成為初中數學教師所關注的方向。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設貼近生活,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引起學生注意,發展其興趣,學生會自覺加入學習中,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基于此,如何更好地設計初中數學情境教學,為學生構建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果,就成成為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需要關注的方向。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境教學;研究策略
引言: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在教學中融合情境的教學方式,通過情境的融合,能夠發展學生情感,讓學生能夠在情感的驅動下進行學習。在當前,就初中數學教學實際來說,情境教學的創新與運用有許多困難,會讓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導致教學實際環境依然枯燥、乏味,學生無法加入其中,也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互動。所以,為了有效轉變這樣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通過融合情境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效記憶。下面,本文就對初中數學運用情境教學的方式進行探討。
一、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境
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也讓許多人開始關注信息技術與教學方式的有效融合,從中產生的教學方式,也給教師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有助于輔助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總所周知,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認知思維不完善,無法在大腦中想象數學畫面,理解不了其中的數學知識點。所以,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以直觀、有趣的方式,將數學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以此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截一個幾何體”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通過平面去截正方體、球體、圓柱,并根據截面來判斷幾何體的形狀等知識點,教師就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直觀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數學學習中,教師先從資源眾多的互聯網中,找一些與本節課有關的背景、故事等,并結合視頻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以此引起學生的注意。當學生在教師手動操作后,直觀呈現出被截的平面圖形,會瞬間了解相應的知識點,并且在視頻的引導下,學習專注度非常高。與此同時,教師在設計一些問題,用問題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內化知識、掌握知識,實現記憶效果的提升。
認識升與毫升的概念,教師采用生活情境。
二、通過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離不開問題的引導,經過問題的思考后,能夠深入知識中,可以去探究其中的原理,掌握其中的本質,有助于自己思維的有效構建。因此,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有效質疑,對未知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保持懷疑的態度,才能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認識三角形”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就通過提出引導與針對性問題,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果。在數學學習中,教師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設計難度適中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與探究,如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看這幅圖,你們知道它是什么嗎?對,是一個人字梁。你能量出圖中人字梁的高度嗎?你量的是哪條線段?”等。利用問題方式,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深刻思考。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質疑和思考,以此提升自己的數學綜合能力,為未來的全面發展打造基礎。
三、結合現實生活,創設生活情境
知識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總結與概括,對于數字知識來說,也是如此。初中數學的知識概念與生活實際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有數學的身影。所以,教師在教學數學中,要利用生活元素與情境教學相結合的策略,通過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感悟來理解數學概念,對知識進行自由的想象,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專注度,發展學生興趣,學生會自覺加入學習中,提升自己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現象”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具有軸對稱的圖形、圖片等實際物體,帶入課堂中,讓學生在觸摸中體會數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或者,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教學道具,如剪刀、白紙等,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的方式,將具有軸對稱現象的圖形,制作出來,并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比拼和成果分享,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下,升華情感。通過結合現實生活,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能豐富學生情感,激發他們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將知識與實際進行整合,提高知識的實用能力,以此實現有效教學的構建。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不斷創新、不斷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設計既符合學生實際,滿足學生要求,能夠激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內容,以此來打破傳統教學中,單一、固定教學的主導,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當然,還需要教師不斷的總結完善,以此來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實現有效教學的整體構建。
參考文獻:
[1]趙麗君.試論初中數學情境教學設計[J].成才之路,2020(12):92-93.
[2]李振江.初中數學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及策略分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00(004):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