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玲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大量全新的數學教學理念被發掘和推廣,錯誤資源的運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教學方式。初中數學教學必須貼合實際,鼓勵質疑與探索,而最理想的課堂必然是最真實的課堂,真探究必然伴隨大量差錯的生成,“錯誤”具有刺激、醒悟、陪襯、免疫的功能。教師應利用課堂上的錯誤資源,發揮錯誤資源的價值,使課堂因差錯而精彩。
關鍵詞:錯誤資源;初中數學教學;運用策略
引言
失敗乃成功之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應正視自己的錯誤,并且進行改正,在客觀條件下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犯錯誤。學生出現錯誤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總結經驗,然后提升課堂教學。初中數學邏輯復雜,幾何關系繁瑣,經常使得學生在錯誤中丟失信心,導致對數學失去興趣,因此,需要初中數學教師認真對待學生的錯誤,并指引學生克服錯誤,幫助其數學能力的提升。
一、錯誤資源的概念
錯誤資源就是指學生在一定的教學情景中產生并能引起認知沖突的語言或符號,是在集體“識錯”、“思錯”和“糾錯”過程中生成的課程資源
二、“錯誤資源”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相同的錯誤,使得學生數學成績原地徘徊,更甚者會出現退后的現象,這種現象是因為初中數學教師沒有合理的運用學生的錯誤資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遇到的問題得不到合理的解決,同時,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又對新知識產生疑問,長此以往,錯誤的問題就如雪球般漸漸變大。學生在如此諸多問題下生出厭棄、恐懼心理,導致數學成績的落后。初中數學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園丁,不能規避學生的錯誤,而是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所犯的錯誤進行指引,防止學生在相同問題上第二次犯錯,在提升學生學習數學自信心的時候還可以引導學生去探索新的知識,對數學產生興趣。
三、“錯誤資源”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前提
(一)教師應改變對學生錯誤的態度
心理學家阿瑟·柯伯斯在研究教師觀念時說,影響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也許莫過于教師自己相信的是什么,容許學生在學習中出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正視自己面對學生錯誤的誤區,形成正確的學生觀,從而正視學生的錯誤。教師不可急于求成,“消滅錯誤”的做法或想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學生只有在這樣的反復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認識,才能達到更高層次的理解。對一些過程性的概念錯誤,有時后面的知識對前面的知識會有正遷移的作用,因此,對這樣的錯誤,等待也是一種辦法。
(二)教師應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錯誤觀
教師首先應當幫助學生建立坦然接受錯誤的觀念。很多學生認為犯錯誤是很丟人的事情,所以想方設法地去避免錯誤,比如:課堂上回答問題時沒有把握就不舉手,這樣就避免了犯錯誤時被嘲笑;或者做完題為了確保沒有錯誤就千方百計和同桌對答案等等。學生之所以采取這么多措施來確保不犯錯誤,就是不能坦然面對錯誤,不敢正視自己的錯誤,要想改變學生的觀念,就得讓他們學會坦然接受錯誤。其次建立主動分析錯誤原因的觀念。很多學生因為害怕錯誤,對錯誤極其厭惡,也就談不上自己主動去探究出錯的原因,只想趕快讓錯誤消失在自己的作業本中。這樣導致的后果是這次犯的錯誤下次有可能再犯,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所以應該讓學生樹立主動分析錯誤原因的觀念。最后建立及時改正錯誤的觀念。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學習上經常出錯,所以對待錯誤的態度非常漠然,課堂上不能及時糾正的錯誤課后早就拋之腦后,長此以往錯誤越積越多,學習也就一蹶不振。如果學生能夠樹立及時改正錯誤的觀念,學習定會有很大的進步。
(三)教師應創建一個容錯的課堂
教師應建立容錯的師生及生生關系平臺。教學實踐中,教師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客觀的評價,可以使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進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與學生形成真誠的對話的氛圍,才能讓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包括錯誤。與學生交往最多的還是學生,學生在課堂上的大膽表達,需建立在學生之間的相互認可、相互關愛的基礎上,這就要求教師要采取一系列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活動,使所有的班級成員都能友好溝通并和睦相處。
四、錯誤資源合理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策略
(一)利用錯誤資源教學,及時發現學生思維漏洞
數學思維對于學生學習和獲取數學知識意義重大,也是數學教師展開教學活動中著重培養的一種素養和能力。錯誤就是由于學生思維出現漏洞產生的,所以,錯誤的分析和錯題的解決對于補充和完善學生的思維漏洞意義重大。初中數學教師將講解完某些知識點以后可以通過小測或者考試的方式及時發現學生知識掌握的薄弱點,并且將學生出現的錯誤作為教育資源展開教學,以此逐步“修補”學生思維漏洞,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與效率更上一層樓。
(二)利用錯誤資源教學,促進學生實現思維創新
傳統觀念和教育模式下,教師們通常會將學生犯下的錯誤作為他們學習路上的“絆腳石”,并且采取規避原則對待錯誤。其實不然,錯誤并非絆腳石,而是一種“助推劑”,能夠促學生學習和思維實現質的飛躍。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巧妙利用錯誤資源展開教學活動,并在課堂中帶領學生一起糾錯和改錯,進而使其在此過程中實現思維創新,進而深度理解和高效掌握數學知識點。
(三)利用錯誤資源教學,幫助學生矯正慣性思維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常常會由于思維慣性等原因在解答相似題目時出現錯誤,進而導致解題效率難以提高。思維慣性引起的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教師也不能忽視此錯誤,而是將錯題作為一種錯誤資源,利用錯題展開教學,進而促進學生重新讀題、分析題目和解決題目,進而輔助他們矯正慣性思維。當學生不再因為思維慣性出錯后,他們的數學學習效率才會突飛猛進,數學綜合能力才會進一步升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實教學中,學生的錯誤必不可少又極其有意義。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只要能寬容學生的錯誤,并做到合理利用這些“錯誤資源”,就能使課堂煥發新的生機,使學生找到學習數學的自信,進而提高學習品質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徐建旺.淺談初中數學錯誤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中外交流,2016,000(018):210-210.
[2]錢衛江.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數學教學通訊,2016,000(002):23-24.
[3]楊蓓.巧用“錯誤資源”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實效[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