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紅
【摘? ? 要】如何以故事為載體,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每個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教案、組織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然而,不少教師在對課文進行分析時,僅就文章細節和某些事實向學生提問,即根據文章內容提出一些直接的或命令式的問題,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和記憶力是必要的,但僅停留在這一層次上,無益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目的,以多媒體為教學輔助工具,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故事教學? 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117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使課堂成為師生間和學生間進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場所。故事中蘊涵著豐富的具有創造性的思維和創造意識的素材,從中挖掘創造性思維的因素,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課堂教學設計
(一)利用話題引入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教學一開始,我就問學生最喜歡的是什么。這個話題學生比較熟悉,貼近他們的生活,紛紛舉手發言。生1:我最喜歡的是唱歌。生2:我喜歡踢足球。隨后,我讓學生猜猜我最喜歡的是什么。學生非常感興趣,一方面很想知道我的最愛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想表現出自己非常了解我,于是他們的思考熱情和發言欲望得以初步激發。以下是部分學生的回答:生1:你最喜歡錢。(學生和聽課的老師都笑了)生2:你最喜歡我們。(我點頭用真誠的眼光望著學生,與學生進行心理交流。)這些書本上永遠找不到的回答非常符合實際,表明學生的確了解我。這一話題的引出,通過教師的問,學生的答、猜,既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啟發了他們的獨立思考,又為師生間創造了一個情感交流的場所,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充分體現了語言交際性的特征。
在教學“Spaceship”時,我以spaceship為話題,提出以下問題:spaceship另一種說法是什么?生1:UFO。(原本我并沒有百分百的肯定會有學生回答出這個問題的,可事實證明學生的知識面很廣,教師不應該小看他們,一定要給他們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
隨后我又問學生:你看到過UFO嗎?你在哪兒見過?它是什么顏色?你有什么感受?你將會說什么?這一系列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特別是想象力得到進一步的深化。這一話題的引出,既為下面的故事教學作了充分的準備,又把學生的思考熱情和發言欲望進一步提升。尤其是最后一個問題,給學生的思維插上了翅膀,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也為最后自編對話做了初步的鋪墊。以下是部分學生對于最后一個問題的回答:1.歡迎來我校參觀。2.走開,我不喜歡你。3.別殺我,我還小。4.請問,你是誰?學生的發言眾說紛紜,精彩迭出。由學生的回答可見,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想象力沒有高低之分,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學困生都有其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和想象的角度。想象使學生進入了所學情境之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教師在教學中只要能充分挖掘可供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素材,為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二)有效利用多媒體
教師在故事教學中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層層設梯,分散重點,突出難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獨立學習能力。整篇故事我把它分成三個部分。利用多媒體設計成三個環節,每個環節各有側重,教學方法、目的,訓練內容各不相同。前后環節在教學中,在對學生的訓練上呈向上梯狀。
第一個環節以出示故事開頭的畫面,我有目的地提問,學生回答為主,訓練學生看圖回答問題的能力,并為第二個環節讓學生自主提問打下基礎。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我利用多媒體快速呈現內容的優勢,將答案一一出示,即將故事的開頭出示。
第二個環節是本課教學訓練的重點,我直接在屏幕上出示故事的經過,讓學生自主提問,集體解答。由于有了第一個環節中的準備,學生不用被動地去重復教師剛才所提的問題,而是主動地利用以前所學的知識結合新的句型展開了豐富激烈的討論。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完全成為了課堂的主角,作為教師的我只能看著學生的表演,聽著他們激烈而有序的問答,不時為他們精彩的提問和意想不到的回答喝彩。學生所學的已經完全超越了教材的范圍。在一種輕松、活潑、民主、富有創新精神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各自的知識、能力在課堂這個大舞臺上得到充分發揮,思維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學生間的互相學習使得教師的教學事半功倍。
二、案例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我首先考慮的不是怎么教學生,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去說,去學習,去表現自我,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設置交流話題,激發創新思維
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有計劃地嘗試提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創設良好的交際氛圍,為學生提供思維摩擦和碰撞的場所,為學生的學習搭建更為開放的舞臺,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激發學生的發言欲和求知欲。學生好表現自我,樂于展現自我的能力,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集體合作,有利于思維的活躍。創造心理學研究表明:討論、爭論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有利于改變“喂養式教學”格局。
(二)鼓勵學生質疑,發展創新思維
英語由于受語言的限制,學生的提問不可能像語文一樣有深度、發人深省。但英語具有交際性的功能,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我對于學生的回答從不分高低,對于學生的種種奇思怪想,從不批評指責。在本課教學中,我針對學生已有的能力,在做過充分的設梯后,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教材里的現成材料大膽地提問,我給予及時的表揚,逐步將他們的思維引向深處。此外,教學中,我始終與保持與學生近距離接觸,盡量地靠近他們,以豐富的表情和及時的贊譽為學生創設了輕松、幽默的交際氛圍,消除了他們的緊張感,使學生想說、敢說、敢問。多媒體課件的巧妙設計和恰當使用,為學生提供了豐富視聽內容和想象的空間,激發了學生濃厚的求知欲,使他們個個興趣盎然,全神貫注,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