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靈
摘要:作為公職人員,其職業性不只是表現在知識的存儲量、專業技能方面,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是事業成功的前提和基礎。傳統文化中愛國、勤儉、自強、好學等美德為當代公職人員提升職業道德提供了有效借鑒。本文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啟示,歸納總結出公職人員提升職業道德的路徑,即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能力做到“五講”,另一方面需要從法律和制度的層面加以鞏固落實,從內外兩方面著力提升。
關鍵詞:傳統文化;職業道德;提升路徑
一、提升職業道德的必要性
職業道德是指同人們日常活動緊密聯系的,具有自身職業特點的道德準則和規范的總和,包含著愛崗、敬業、忠誠、奉獻等關鍵詞。如果把一個人看做“一棵樹”,那么,職業技能和職業行為是枝葉,職業道德就是這棵樹的根。
提升職業道德是繼承弘揚傳統文化的題中之義。中國自古為禮儀之邦,道家文化經典《易經》提倡“君子以厚德載物”,儒家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數千年中華民族一直秉持“為官以德為先”的政治準則。公職人員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的形象,他們的職業道德在社會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更應當繼承和發揚古人優良傳統,自覺提升職業道德。
提升職業道德是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迫切需要。2011年印發的《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大綱》中提出“以忠于國家、服務人民、恪盡職守、公正廉潔為主要內容,大力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2016年印發的《關于推進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工程的意見》中,在《大綱》基礎上增加了“堅定信念”和“依法辦事”兩個要求;2019年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對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公職人員應當與時俱進,加強職業道德建設。
提升職業道德是打造服務型政府的人才支撐。服務型政府首先需要的是充滿服務精神的團隊,擁有一支積極主動、盡職盡責、精明強干的公務人力資源是實現政府治理目標的根本保證。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離不開一批高素質的職業公務員隊伍,這對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人民的滿意度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提升職業道德的可能性
傳統文化對公職人員價值觀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六個方面是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集中體現,對于匡正當代公職人員的價值觀,規范職業行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影響。
傳統美德為公職人員提供了有效借鑒。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尤其是其中的傳統美德,對于提升當代公職人員職業道德有重要啟示意義,如: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核心的愛國主義,啟示我們要熱愛祖國,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奮斗終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成為激勵一代代中國人奮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古人勤儉節約的美好品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厲行勤儉節約的良好家風;古代“鑿壁借光”“囊螢映雪”“負薪掛角”等勤奮好學的典故流傳至今,激勵當代人奮發學習。
公職人員職業道德現狀向好。當前公職人員職業道德方面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主流是好的,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人物。他們身上具備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職業道德,比如愛崗敬業、為民服務、勤政務實、勇于擔當、廉潔奉公等等。如今,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身為國家公職人員,更是應該樹立起主人翁意識,自覺強化思想道德建設,更加努力地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三、提升職業道德的具體路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公職人員應當創新性地繼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尤其是傳統美德,從內外兩個方面著力提升職業道德。
內部:汲取傳統文化智慧,做到“五講”。一是要講為“學”之德。古人十分重視讀書的重要性,北宋歐陽修“枕上馬上廁上”都要學習的精神令人佩服。公職人員要加強業務知識和政治理論的學習,向理論書籍、工作實踐和人民群眾學習,在學思悟透上下功夫,努力提升專業技能。二是要講為“公”之德。傳統文化強調“民貴君輕”,提倡“仁者愛人”。公職人員要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切實提升自身使命感和責任感。三是要講為“廉”之德。清正廉潔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古代位居高位、兩袖清風的官員不在少數。公職人員要始終發揚艱苦奮斗、勤勞樸素的作風,反對鋪張浪費,做到清正廉潔。四是要講為“忠”之德。古有岳飛因精忠報國而名垂千古,公職人員要自覺做到對黨和國家忠誠,對事業忠誠,對人民忠誠。五是要講為“誠”之德。儒家講“民無信不立”,公職人員要講誠信,這不僅是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要做到“老老實實做人”,對領導對同事,對待群眾都要言行合一。
外部:完善制度規范,做到“三要”。公職人員職業道德的提升,除了從自身努力外,還需要從法律和制度的層面加以鞏固落實。一是要完善相關法律。目前,出臺的關于公職人員職業道德規范方面的法律法規多以臨時文件形式出現,還有的則被黨紀黨規代替,缺乏執行力和可操作性。因此,亟需要以法律的形式規范公務員的從政道德和職業行為等。二是要加強監督管理。這就要求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各級機關和社會團體的監督以及輿論監督等外部監督體系,各級機關單位也要從內部完善各項監督制度。三是要實行獎勵機制。如,公職人員的年度考核可以跟他的晉升、薪酬等掛鉤,考核優秀者可以有適當的物質獎勵;在公職人員隊伍中開展尋找模范典型等活動,加強先進事跡和先進人物的宣傳,達到精神激勵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芬.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時代內涵與完善路徑[J].領導科學論壇,2020(13):39-42+46.
[2]劉惠群.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J].人民政壇,2019(11):33.
[3]逄春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提升職業道德素養[N].中國國門時報,2016-03-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