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華平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斷深化,語言學習已成為中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英語學科是高中階段學生須學習和掌握的科目之一,為面對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分層次教學的應用尤為關鍵。本文首先論文高中英語學科分層次教學的理論基礎,進而闡釋分層次教學的必要性,最后,從學生層次劃分、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時間安排等各部分層次劃分的角度論述英語學科分層次教學的策略。通過研究旨在為高中階段英語教師科學采用分層教學提供可參考和借鑒性。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中英語;教學目標
分層次教學方法是新課改以來在一線教學中逐步推行的教學方法,其基本特點表現于立足于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性,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以促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本文以高中英語學科為切入點,重點探討分層次教學在英語學科中應用的策略和方法。
一、高中英語學科分層次教學的理論依據
依據于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個別差異性和循序漸進性教學原則,受到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學習水平和生活經驗等的影響,加之,高中階段英語學習難度加大,教學中應考慮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采用分層次教學,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且得到一定水平的提升。另外,依據于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的基本觀點,了解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狀況和水平,制定可達到的學習目標和任務,使得學生學習明確性有所提升。
二、高中英語學科分層次教學的必要性
高中英語學科分析次教學的必要性體現于幾方面,一是學生英語基礎差較大。隨著高中英語難度的加大,不同英語基礎和學習水平的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二是面對高考的壓力,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往往表現出較大的差異化,如何有針對性地帶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高效率學習,避免“一刀切”,還需要開展分層次教學。三是為了促進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展,滿足高中階段學生英語學習的個別需求,傳統“大一統”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教學需求,有必要實施分層次教學。
三、高中英語學科分層次教學策略分析
(一)學生層次的劃分
高中英語分層次教學在學生方面的層次劃分應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即在高一入學考試之時,按照學生英語能力測驗和綜合表現,將學生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分別是優秀層、良好層和基礎層。為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建立學習檔案,按照學期為單元,每學期結束后,重新按照學生本學期的英語測試成績、課堂表現等進行層次劃分,以此做到“彈性分層”。
(二)教學目標的層次劃分
促進班級中所有學生的整體進度和發展,要求英語教師依據學生分層情況確定與該層次學生相對應的教學目標,不僅使得英語教學的針對性有所提高,而且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和活動的積極性。教學目標分層情況見表1所示。
根據表1中高中英語教學不同目標和各個層次的劃分,教師做出層次化的教學安排,使得教學活動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從而得以進步和發展。
(三)教學方法的層次劃分
針對層次化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應采用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各個層次的教學方法具體見表2所示。
根據表2中不同層次學生相對應的教學方法,通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首先講解本節課的基礎內容,講解結束后安排基礎層學生進行學習;隨后組織學生開展課堂活動,調動良好層和優秀層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課堂活動結束后安排良好層學生進行課堂鞏固訓練,優秀層學生拓展和延伸所學知識。同時,引導優秀層學生培養自學的習慣,以提高自主學習水平和能力。
(四)教學時間的層次劃分
由于高中英語學科課堂活動進行了層次化劃分,教學實踐也應結合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明確的劃分,以保證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高中英語學科的教學任務,時間安排見表3所示。
結合表3高中英語學科教學時間安排,教師應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地開展教學實踐,使得教學活動既能兼顧基礎層和良好層的學生,又能引導優秀層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拓展和延伸,以此促進班級中所有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和進步。另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的評價方式也存在差異化。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英語學科適應新課改,仍需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嘗試采用新型教學方法,敢于推陳出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本文以分層次教學為例,從學生、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時間及評價等幾部分論述了分層的方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差異性的教學策略,以促進班級所有學生都能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蔣麗梅.英語教學中的生活化策略研究綜述[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5(5):125-126.
[2]彭玉明.分層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適用性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78-79.
[3]王月.中職英語分層次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才智,2016(09):56-57.
(平潭嵐華中學 ?福建平潭 ?3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