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萍
摘要: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發現,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這種新型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學習動力,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效率。微課能夠有效解決課堂中的重難點問題,并且還能夠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出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價值,本文主要對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相應分析。
關鍵詞:微課;創設情境;優化課堂;鞏固成果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趣味語文視域下的語文課堂,就是讓學生在文字符號與生活畫面、情感體驗的關聯中,享受閱讀的美好,獲得閱讀的愉悅,從而感知語文的魅力,領略獨特的風景,生成個性化的閱讀體驗。短小精悍的微課以它蓬勃的活力,給課堂注入無限的趣味和生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充滿趣味性的短視頻,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相關支持,并由此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一、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的重要性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科技化、智能化是我國社會未來發展與進步的主要方向,同時這也是各行各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當然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微課就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微課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以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根據教師多年來的從業經驗,將課本知識以微視頻的形式更加直觀地展現出來。從某些方面來說,微課為處于影視賞析與文本閱讀之間的一種教學模式,帶有一定的文字性,并且在進行微課教學的過程中,與其他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這種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接受各種各樣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微課這種教學方式給予了學生新鮮感,能夠更加直觀地學習知識,并且能夠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與熱情。對與教師來說,微課這種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同時這也是教師進行自我提升的主要途徑。
二、微課教學法的實際應用
新課標要求教學活動應當全面發揮語文課程的功能,針對課程特點實施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微課以其鮮明的傳播性、交互性和引導性,在新課標高中語文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借助視頻、音頻進行教學
在人教版語文教材的諸多經典篇目中,不乏后期被拍攝成影視劇的作品。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可截取相關視頻或音頻中的片段,幫助學生進入情境,及時理解課程內容。例如,在教學《鴻門宴》一課時,筆者選取了2011年由李仁港執導的電影《鴻門宴》中的精彩片段,播放給學生看,并詢問學生鴻門宴上楚漢兩方人物的具體位置是怎樣的,引導學生自主畫出大致的位置圖,通過圖解感受當時宴席上針鋒相對、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在此基礎上,筆者再展開課程教學,就能讓學生自然進入情境之中。
(二)以貼合時事的案例進行教學
新課標要求高中語文教學應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敏銳捕捉經典篇目與當下時事之間的契合點,通過以古喻今的方式,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和自主探索。例如,《我有一個夢想》一課旨在體現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呼吁人權平等的殷切盼望。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2020年5月“美國黑人弗洛伊德之死”事件進行教學,該課程的教學就顯得更具現實意義。筆者通過整理一系列美國黑人抗議運動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結合馬丁·路德·金的演講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人權平等來之不易,幫助學生樹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念。
(三)以組合式微課進行教學
組合式微課主要是指通過“教師旁白+媒體呈現”的組合方式開展教學的微課作品。這種教學方式主要針對教學難度較大、需要逐字逐句學習領會的篇目,多用于文言文課程的教學中。例如,在教學《師說》一課時,筆者首先通過旁白向學生介紹作者韓愈生平的主要事跡,明確文章是韓愈在倡導“古文運動”、反對“恥學于師”的壞風氣下所作。在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之后,作者以圣人孔夫子為例,強調師道的重要性,最后點明主題,總結全文。經過筆者的引導,學生得以掌握全文的思想邏輯和行文脈絡,為此后的誦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通過微課創設學生實踐的情境
語言文字的學習、運用,離不開具體的生活,離不開真實的交流語境。僅憑文字很難營造出的情境,微課卻能輕松實現。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預先為學生設計一組或幾組與學習主題相關的微視頻,能很快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迅速進入新的探究情境中,在具有現實意義的語言環境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在《牛和鵝》一課中,作者通過“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用樹枝去觸它的屁股、扳牛角、騎到牛背上”一系列動作表現自己對牛的不害怕,通過“貼著墻壁、悄悄地走、嚇得腳也軟了、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又哭又叫”表現出當時的害怕。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反復閱讀文字,想象畫面,他們根本感受不到當時的情境。此時的他們,完全是看熱鬧的旁觀者,對作者的膽小嗤之以鼻。這時,如果教師輔以與文字內容相關的畫面或視頻,再引入發生在學生身邊的那些類似于作者經歷的、曾讓他們恐懼不已的事情,學生就會很快與作者產生共鳴,并能學會用這樣的細節描寫表達自己的心理活動。
參考文獻:
[1]虞菊香.微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芻探[J].成才之路,2019(24).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東門小學 ?福建永泰 ?3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