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要: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學生年齡層面的跨度較大,而這也導致小學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工作時需要注意: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教學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方面的知識時,為了提高寫作能力,需要教師運用更具效果的教學方法,本文將圍繞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展開策略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指導策略
前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情緒感知能力普遍較強,內心世界所思所想比較豐富,然而,受到表達能力的限制,很多學生即便內心有大量創意性的想法,也不知道如何用文字進行表達,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進步發展。為了轉變這種狀況,要求教師從多角度入手,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促進學生的感性體驗,開啟習作的情感閘門
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特點比較鮮明,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就會注意到班級內部既有性格比較敏感,對情緒感知較為有天分的學生,也存在性格天生粗枝大葉,對很多細節問題不會注意的學生。在此背景下,教師就需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開展分層教學,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感性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情感,并且將這種感知能力轉化為寫作能力,應用到日常寫作的環節當中。
例如:在引導學生寫作《我最感謝的人》這篇作文的時候,教師就需要注意這篇作文的描寫,偏向抒情記敘文,學生需要在寫作過程中融入較多的情感以及情緒描寫。將自己對于將要描寫的人的感謝之情用流利的語言表達出來。對于五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寫作一篇這樣的文章,并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想要把內心中的復雜情感用語言準確描述出來,對于小學生而言還是相當有難度的。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學習的局限性,在教學這篇作文寫作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利用班級內部的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感動中國》頒獎典禮的視頻,讓學生分段聆聽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詞,接下來教師可以將這些頒獎詞一一呈現在課件上。讓學生仔細分析其中的語言特點,并且思考自己是否有被這些語言感動,并且將其中寫得比較好的句子摘抄到筆記本上,嘗試將這些句子應用到等會兒要寫的作文當中。
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分析人物,引導學生挑選一個最喜歡的人物來談一談自己對他的感受,并且寫在紙上和小組內部的同學互相分享觀點。這一過程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提前學會抒發內心所思所想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寫作環境。當這一教學過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運用分層教學的策略,在班級內部挑選幾名日常比較擅長寫作的學生,讓這部分學生站到講臺上,將自己寫作的感想朗讀出來。當一名學生站在講臺上進行朗讀的時候,教師可以提醒臺下的學生注意聆聽,并且記錄自己感興趣的句子,認真分析其中的表達特點,并且嘗試將這種句子應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通過觀看視頻培養情感學生寫作練筆,互相借鑒經驗,培養基礎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寫作負擔。在正式開始寫作環節之前,掃清寫作障礙,提高學生的情緒感知能力,綜合提升其寫作水平。
二、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發掘習作的個性源泉
小學階段教師重點培養學生寫作的文體就是記敘文,寫作記敘文對于小學生來說并不存在很高的難度,這種文體就像是寫日記一樣,簡單自然,只需要將日常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跡用平時的語言記錄下來即可。尤其是對于五年級階段的小學生而言,寫日記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在這種背景下,將日常的敘事能力再提升一個檔次,并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用更具創意的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日常開展語文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養成記日記的好習慣,對于五年級階段的學生而言,記日記需要耗費一定的學習時間,因此要是需要秉持自愿自覺的教學態度,不需要強制性要求所有學生每天必須記日記。而是引導學生,如果哪天生活中發生的比較有趣的事情,就要記錄在日記本里,不僅不會給學生帶來嚴重的學習負擔,反而會讓學生養成日常記錄生活的優秀學習習慣,幫助學生積累素材。這樣教師在開展下一次作文課活動的時候,學生們就可以直接將日記本拿出來,從中翻找日常記錄下來有趣事件,將這些事情重新組織語言寫成記敘文,輕松解決了小學生寫作難以尋求素材的困境。
當然,這樣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屬于比較理想化的教學狀態,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沒有教師想象的那么強烈,因此除了依靠學生日常自主記錄日記之外,教師還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局限性。有些學生天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律精神就比較弱,教師如果沒有對學生提出強制性的要求,這部分學生可能就不會主動認真記錄日記,這也給教師的寫作工作開展帶來了很大的難題,為了轉變這種狀況,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有趣的演講活動,幫助學生完成生活素材的積累。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作文課的時間開展“我是演說家”的小型活動,在引導學生寫作《這件事,讓我難忘》這篇作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主動站上講臺,講述自己生活中遇到過的那些趣事。通過不同學生在講臺上的講解,學生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很多個故事的積累,在聽他人的生活經歷時,學生也會主動回憶自己之前經歷過的很多事情,一時之間素材的積累就可以達到比較豐富的程度。當完成這一步驟之后,教師也可以對五年級階段的學生進行升華教學。比如單獨拎出來一件比較具有教育意義的事情,讓學生思考:通過這件事,你可以明白什么樣的道理?并且將這些道理寫作到作文當中。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在參加寫作活動的過程中積累到足夠的寫作素材,并且升華自己的思想,用更具高度的視角來看待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培養優秀的文字功底。
總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有著重要的地位,其能夠引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成長,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提升了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讓小學生的內心和情感世界積極健康的成長,為小學生的心靈成長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甲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21,(5):45-46.
[2]呂文瑞.關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提升路徑的思考[J].學周刊,2020,8(8):47-48.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富溪鎮史東小學? ?四川省內江市??6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