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玲
摘要: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掌握分析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為學生未來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基于此,筆者在本文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階思維;培養策略
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傳統教育理念與方式逐漸對新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吞噬”,教育要求也更加注重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這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有極大促進作用。
一、高階思維能力的內涵
著名教育家布盧姆將認知領域中的教育目標劃分為六個層次,分別是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然后再根據思維浮躁程度將這六個層次劃分為六級思維梯度,從低到高,“知識、領會、運用”這三個層次屬于“低級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評價”這三個層次屬于“高級思維能力”。現代教育是一個長期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從低級思維走向高級思維,形成高水平的思維能力。在2001年,Bloom等人劃分了認知教學目標的類型,他們同樣也將認知發展水平劃分為六個層次,分別是知道、領會、應用、分析、評價、創新,其中“分析、評價、創新”這三個層次目標直接指向高階思維,在教學中注重培養這些層級的目標,很有利于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
我國學者鐘志賢在已有研究基礎上定義了高階思維,為“發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并與時代對人才培養要求相結合將其劃分為創新、問題求解、決策、批判性思維、信息素養、團隊協作、兼容、獲取隱形知識、自我管理和可持續發展十種能力。同時,他還明確指出,在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進行培養的時候,需要有高階學習支撐,而高階學習正是培養學生的有效途徑。
高階思維能力集中體現了知識時代對人才素質提出的新要求,是知識時代發展的關鍵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策略
1設置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在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過程中,一個有效策略就是設置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教師在設置策略的時候,要深層次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資源,結合學生的思維水平,確保教學的落腳點不是停留在機械學習上,而是停留在層次性的學習中。設置具有挑戰性與層次性的目標,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思維活動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跳水》這篇課文中,教師可以設置多個層次的教學目標,然后根據目標開展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第一個目標是模仿課文,介紹自己身邊英勇的人;第二個教學目標是了解人物描寫方法,并學習用這些描寫方法寫作。該目標對學生和教師都具有一定挑戰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可以給學生播放相關影視,讓學生了解各種人物描寫方法的特點與優勢。相信在這種有趣的活動中,學生會積極開展思維活動,實現對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
2鼓勵合作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以往教學中,教師都是課堂主體,在教學內容上強調具有完善的結構。而高階思維則恰恰相反,要求教師“認清”教學主體,將課堂歸還于學生,讓學生主體體驗,積極參與思維實踐活動,發展思維能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采用自主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中完成學習,這樣不僅體現他們的主體作用,還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他們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自身的創新、管理、協作等高階思維能力。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劃分小組的時候要注意“混合搭配”,就是一個小組中既要有優等生,又要有中等生和學困生,讓優等生帶動學困生,實現共同進步。在《慈母情深》這篇課文中,寫到“我呆呆地將那些女人掃視一遍,卻發現不了我的母親。”首先讓學生深層次研讀這句話,并提出問題“為什么作者掃了一邊所有人卻沒有發現自己的母親?”然后讓學生針對該問題的進行深層次分析,引導小組學生都積極發言,并將發言內容記錄下來。最后,所有學生相互小劉,彼此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提高了他們的分析、綜合、評價能力,實現高階思維的培養。
3整合語文資源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
學生的思維是需要層層打開的,而打開的鑰匙就是閱讀材料,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思維能力設計層層深入的學習項目,發展學生的思維。同時,還要整合學習資源,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在指導學生學習《圓明園的毀滅》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然后讓學生根據資源思考課文內容,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提問問題“在圓明園中,你看到了什么?”并給學生提供一些圓明園的圖片,并繼續提問“對比圓明園以前的壯觀和現在的‘殘垣斷壁’,你們心中的感想是什么?”“文中大量內容都是描寫圓明園過去的壯美,但是標題卻用《圓明園的毀滅》,這是為什么?”在閱讀以后,學生有所感悟“在清朝時期,圓明園非常壯觀,但是由于清政府的‘閉關鎖國’,導致清朝逐漸與世界想脫離,變得越來越落后,成為人人都可以欺負的‘弱者’。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他們將圓明園中可以帶走的東西全部帶走,帶不走的則燒毀。所以以后我們要發奮圖強,為國家建設作出努力,讓我們不再被列強欺負。”之后,教師再給學生提供一些其他作品,如《名家眼中的圓明園》《昔日的夏宮——圓明園》《圓明園史話》,讓學生在閱讀并思考“讀了其他相關的作品,你又什么發現?”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將他們的思維引向深入。這樣就想相關學習資料整合了起來,有了這些學習資料的輔助,學生的學習不再單一,思考也不再空洞,而是利用這些材料引導將思維引向深處,實現對學生高階思維及能力的培養。
總的來說,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高階思維及能力的培養,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與綜合能力,還可以轉變以往低下的閱讀教學效率,滿足現代教育要求。
參考文獻:
[1]李玉花.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J].中外交流,2019,026(021):366.
[2]孫慶輝.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J].神州(上旬刊),2017,000(030):164.
[3]張燕.小學語文課堂對學生語文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新課程,2020(25).
樂清市虹橋鎮第一小學 32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