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
摘要:隨著新課標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在當今的初中數學的教學中,越來越重視運用分層教學的理念和模式,根據不同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和方法,使得學生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提高數學成績,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而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本文就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做相關的研究,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分層教學
前言:
在新時期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數學教學理念,它體現了中國古代傳統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精神,指明了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實用價值,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和數學能力的差異,給予分層的教學指導,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運用分層教學的理念和模式,是推進初中數學素質教育、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
一、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對不同的學生設定層次化的教學目標
由于受到長期的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大部分的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時,一般是從提高學生成績的角度出發,以中考數學考試大綱為依據,面向全班同學甚至是全校的同學制定統一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卻忽略了不同學生之間數學基礎和數學能力的差異。這種統一的教學目標只能適合大部分數學成績中等的學生,但是對于數學基礎扎實的尖子生而言過于簡單,對于數學基礎薄弱的后進生而言難度過高。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中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態度等,分析學生的數學成績,準確把握學生的數學天賦水平、數學學習能力的情況,將學生大概分為成績優異的尖子生、基礎一般的中等生、基礎薄弱的后進生這三類,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比如尖子生一般數學基礎扎實且聰明好學,教師應該著重培養他們的數學的創新能力;中等生基礎一般,教師應該著重教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提高數學成績;后進生數學基礎和數學學習能力一般較弱,教師應該著重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鞏固他們的數學基礎。
例如,在人教版在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這一課的教學中,本課的教學目標旨在讓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反比例函數關系式對題目進行解答,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時,教師可以對不同的學生制定層次化的教學目標,比如數學成績優異的尖子生需要達到反比例函數的知識解決創新性實際問題的要求;數學成績中等的學生需要掌握反比例函數相關的典型實際問題的模型;基礎薄弱的后進生則需要理順反比例函數的定義與性質,能理解課本的典型例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設計層次化的教學目標,有助于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
二、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對不同的學生實行層次化的教學指導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一般是教師在臺上向學生詳細地講解相同的知識,學生在臺下被動地聽講,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教師而非學生,在這種統一的課堂模式下,教師往往不能夠顧及不同學生之間的數學基礎和知識吸收能力的差異,也不能對不同的學生運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教學的效率較低,效果也難以令人滿意。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教師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中,面向全體同學的講解內容應該以主干知識和重點知識為主,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適當第分成若干個小組,比如尖子生組成的創新組、中等生組成的提高組以及后進生組成的基礎組,開展課堂小組知識探討活動。其中,拔尖組重點討論知識的綜合運用和拓展,提高組重點討論知識的典型運用,基礎組重點討論知識的基本概念和性質,理順各個概念的聯系和區別。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第十二章《角的平分線的性質》這一課的教學中,本課的教學目標旨在讓學生通過典型的題目示例,認識并證明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學會運用角平分線的知識解決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先對本課的重點主干知識進行講解,然后根據班級學生不同的數學水平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組織班級討論活動。其中創新組重點探討復雜幾何問題中角的平分線的運用,提高組重點探討角的平分線的性質的典型數學模型,基礎組重點探討角的平分線的定義、性質和判定,以夯實基礎概念為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觀察班級的討論情況,并對其中一些小組開展必要的、針對性的指導,達到因材施教的初中數學課堂分層教學效果。
三、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運用層次化的課后訓練評價體系
課后題目訓練時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是學生鞏固課堂知識、提高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檢驗教學效果、改善教學方法的重要參考。在初中數學的課后訓練安排中,教師應該設定層次化的課后訓練任務,訓練內容由必做題和選做題組成,其中必做題需要達到基礎主干知識全面考察、重點知識重點考察的效果,選做題則采取梯度化的分層設計,即后進生以基礎知識鞏固為主、中等生以知識典型運用為主、尖子生以復雜問題求解、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層次化的課后訓練題目,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數學水平和學習需求進行選座,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個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而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分層教學的理念和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備受教師與學生的歡迎,它是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數學水平的學生,設定層次化的教學目標,采取層次化的教學方法,設計層次化的課后訓練評價體系。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充分適應學生之間的數學天賦和成績的差異,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身優勢、有針對性地對自身不足的方面進行補充,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唐永泉.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實踐分析[J].讀與寫,2021,18(2):129.
[2]厲建航,韓明俊.淺談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1,(11):97-98.
平羅縣第七中學 7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