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微
摘要:作文寫作是鍛煉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內容。目前很多小學生面對作文題目往往無從下筆或者感到迷茫,邏輯思維混亂,語句之間的關聯性不強,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加強思維導圖在寫作中的運用。本文結合案例,闡述了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用
前言:
寫作是一個綜合性的項目,它可以體現一個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文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較高的難度。很多小學生在面對寫作時總是不知如何下筆、如何去構建文章脈絡,甚至有些小學生因為不會寫作而討厭作文,久而久之就會對語文這門學科感到困難和厭煩。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一種有效工具,它可以從一個核心主題出發,不斷地向外分支,形成放射性立體結構圖。學生通過建立寫作思維導圖,可以明確行文的中心思想,并且用發散思維去構建文章的結構、脈絡,從而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一、通過思維導圖厘清寫作框架
小學生正處在語文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快速發展時期,利用思維導圖來指導寫作可以讓他們快速的激活大腦,找到寫作的思路,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思考。一個成功的寫作思維導圖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學生在這個主題下展開聯想,將寫作內容細化,分層次的把文章結構在框架上寫出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行文脈絡。教師在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構建文章框架時,要把文章的結構向學生講解清楚,讓學生明確文章大致分為幾個組成部分,哪些部分是需要重點強調的,哪些部分是需要一筆帶過的,這樣學生就會在構架自己的作文框架時做到心中有數。
例如,在進行“推薦一個好地方”(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這一題目的寫作時,學生首先要明確自己想要寫的地方是什么,然后把這個地方的特點敘述出來,其次還要說明你喜歡這個地方的原因。在這篇作文的寫作練習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構建文章脈絡。“同學們,今天我們來進行‘推薦一個好地方’的寫作練習,現在我們先來把這篇文章的思維導圖構建出來,大家準備好紙和筆,耐心想一想,你要推薦的地方是哪里呢?這是我們寫作的核心,也是我們思維導圖的核心,接下來,順著這個思維導圖往下,想一想這個地方他有什么迷人之處呀?完成這個之后,繼續往下走,大家認為推薦這個地方的理由是什么呢?最后,總結一下你要推薦的這個地方”。這基本上就是這篇文章的行文結構,教師的這些啟發性的提問就是在幫學生構建思維導圖的結構,同時也是寫作的結構。通過這種思維導圖的構建文章結構的訓練,可以讓學生逐漸的學會發散性的思考,增加個人的思維連貫性,在寫作時也能更加的得心應手。
二、通過思維導圖尋找寫作內容
小學生正處在個人認知、興趣愛好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于很多事情都有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作為老師,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扼殺他們的這種天性,而是加以引導,讓他們有條理的發揮想象。對于一個寫作題目,小學生可能聯想出很多的素材,其中,這些內容有些是跟寫作有關的可以在文章中進行闡述的,有一些內容是偏離主題的,不需要在文章中出現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挑選寫作的素材,進口文章主題,保證寫作內容沒有偏題。
例如,在進行“我的樂園”(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作文題目的書寫時,學生需要把自己的樂園書寫出來,這個樂園可以是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是讓你感覺快樂的地方,同時也要寫出來自己經常在樂園的活動,并說一說這個樂園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教師在引導學生去構建思維導圖時,需要幫助學生厘清寫作思路,把握寫作素材,防止學生在寫作時出現跑題的情況。“同學們,現在你們要確定一個自己心中的場所,這個場所一旦確定了,大家就要圍繞這個場所去聯想,不能再把其他場所的故事寫進來,這樣就是偏離我們的主題了。比如,小明選擇的‘我的樂園’是他的小書房那么小明的接下來的寫作就要圍繞書房這個主題來尋找素材,他就不能把他在學校操場的快樂故事寫進去,大家明白了嗎?”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確定寫作素材,在發散思維時找到明確的方向,可以避免學生在寫作中天馬行空、泛泛而談、毫無主題。思維導圖的主題就是學生寫作的主題,在圍繞這個主題發散寫作思維時,可以幫助學生挑選寫作素材,讓學生順著思維導圖進行聯想,可以更快地完成文章的大綱內容。
三、通過思維導圖來充實文章內容
思維導圖要求學生具有極強的邏輯連貫性,而寫作就是“以手寫我心”,學生在完成思維導圖的同時可以鍛煉個人的表達思路,學生們的心中所想通過文字的形式展現出來,可以更好地鍛煉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學生目前仍然處在寫作能力培養的初期,因此很多學生常常會出現寫作時虎頭蛇尾,不能“善始善終”的情況,對于文章的整體性沒有很好的把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去完善寫作內容,避免出現學生在寫作中結構不全、內容缺失的現象。
例如,在進行“故事新編”(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題目的書寫時,學生需要完整的把一個故事敘述出來。很多學生在完成故事新編之后往往會出現有開頭沒有結尾,文章缺乏主旨等問題。 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文章的思維導圖繪制出來,看看自己的行文內容里面是否具體地表達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結果等,文章的中心主旨是否在文章中體現出來等問題。利用思維導圖來檢查自己的文章內容,可以讓學生重新審視文章的結構,看自己的文章是否缺乏主旨,從而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思維導圖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從正面去把握文章的結構,還可以從側面去檢查文章的內容是否完整,不斷地增加文章的邏輯連貫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總結:
總的來說,思維導圖是有一個確定的主題,并且可以向四周發射的思維結構圖,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可以鍛煉個人的發散思維和邏輯能力,從而從容的面對作文題目,從一個比較整體的角度去把握文章的脈絡。教師引導小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去寫作,可以讓學生把握文章主旨,豐富個人的寫作內容,提高個人的邏輯思維,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琦.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小學語文閱讀和習作的思考[J].課外語文(上),2021,(1):129-130.
[2]黃文鋒.小學語文思維導圖作文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中小學教學研究,2020,(4):65-68.
[3]蔣海晨.談如何巧用思維導圖,優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才智,2020,(7):219.
貴州省玉屏縣朱家場鎮中心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