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摘 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歷經千年時間洗禮,仍煥發著耀眼的光輝,是中國文明,乃至人類文明中的光輝典范。而在現代文明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性逐漸弱化,這是民族之失,更是文明之失。故重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教育刻不容緩,尤其在與之相關的學科教育中,更要將其深刻內涵融合其中,讓廣大青年學生在學科知識的學習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文字中感悟文化底蘊;在學習中增強文化自信;在知識的海洋探尋文明之道;在高中政治課堂上開始一段獨特的文化之旅。基于此,文章將以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為切入點,對高中政治教學進行具體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高中政治;傳統文化;滲透教學;教育策略
所謂立德樹人,就是要在教育中重視學生這一主體,在深入素質教育的同時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確保他們在學術研究深入、學習品質優化的同時能夠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能夠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思想意識和人文精神,這是一個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也是一個人得以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獲得心靈的慰藉與前行的不竭動力的關鍵。這些都與高中政治的學習息息相關,政治學科從小學延至初中再到高中,是一個知識不斷上升發展的過程,從最初基本的對是非正誤的判斷與引導到對情緒的把控、為人處世的應變之道的教學,再到個人價值觀、思想高度的構建,對于學生教育工作,這是一個質的變化的過程。對于他們的人生來說,無異于是一次又一次身心蛻變,是成長,是沉淀,是厚積薄發,是揚鞭策馬的自我超越。
一、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之價值
(一)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有效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高中生的學科素養開拓了新的發展方向,同時,為促進他們綜合素養的培養提供了有利基礎。傳統教育意義上的課程教學過于單一化,認為學科教育是相互獨立的,每一模塊的教育也沒有過多聯系,這就導致學生的知識系統相對分散和松散,這樣的知識體系是不穩固的。而有文化教育加持的政治教學就不同,能使學生同時掌握兩個領域的知識,以及綜合素養的培養與深化,這是文化教育融合政治教學的優勢之一。
(二)深化學生辯證思維
政治課程的學習中,很多問題的解答都不是單一知識的闡述,更多時候需要學生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問題,學會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同一問題,同時能夠活用所學知識,全面完善解答。而文化教育的滲透也要求學生能夠以更加開闊的眼界去學習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在理解文化的深層底蘊以及國內外文化差異時,更要注重眼界的開闊和意識的包容。如此,學生就能在政治課堂的文化教育中獲得辯證性思維的進一步強化,從而提升學科素養。
(三)強化學生文化情懷
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處處有政治,處處有文化,兩者看似分離,又有著潛在的聯系,這也是為什么會將傳統文化教育作為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有言道,文化為舟,情懷致遠,確如其言,一個人的文化情懷是助其構建良好的自我修養和人文素養的關鍵。在高中政治學習中,有效的政治文化融合教育能夠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強化他們的文化情懷,同時深化他們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四)創新政治課程教育
政治文化教育的一體化發展實則是政治課程的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為高中政治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讓其在創新發展過程中更具活力。此外,文化教育的滲透也豐富了政治課堂,讓原本教學環境和教學內容都相對單一的課堂轉變為多元的綜合性教育課堂,同時也促進了高中政治教學工作的發展。
二、探究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之策略
(一)結合政治教學內容,合理滲透文化教育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怎樣的教學方式才不會顯得文化教育的滲透過于刻意且有效呢?這一問題是廣大高中政治教師需要思考的。顯然,既是政治學科,那么勢必要以學科教學為核心進行拓展教育,亦即教師在實時授課中,要結合政治教學內容,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融合其中,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政治知識,同時落實對他們文化素養的培育。其實,在政治教材中就具有很多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教師完全可以將其作為文化教育的素材,這不僅能夠使學生對政治學習內容有一個較好的掌握,也能避免文化教育滲透的刻意化。換言之,這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使文化教育與政治課程教學的融合更加自然,學生學習起來也不至于產生課程脫離感。相反,能夠給予他們較好的學習體驗。故教師要重視政治教材的結合利用,合理滲透文化教育。
例如:在2019部編版高中政治《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教學過程中,我就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將文化教育落實到位。在第一課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學習中,重點在于培養同學們的政治認同感和科學精神,即要堅定四大自信——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在授課中,我又將文化自信作為教學重點,文化是時代命題、歷史命題,具有重要地位和作業,彰顯了一個民族乃至國家的實力與地位,是每一個華夏兒女必須堅持和捍衛的價值觀。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就是在這一優秀文化的孕育中誕生的,其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識都是極具創造力和生命力的。課堂上,我組織同學們進行小組學習,要求他們結合教材內容,探尋政治中的文化,并將其與國外其他文化作出對比,合理分析,引導他們正確看待文化差異,并形成匯報。最后,以課后作業作為教學收尾,要求大家在課后去搜集有關文化自信和文化差異性的相關知識,并與所學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相聯系,切身體驗政治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二)聚焦政治情境教學,有效融合傳統文化
為了更好地開展政治課堂中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師還應聚焦政治情境教學,有效融合傳統文化,在課程授課中施以更多中華文化元素,并借助有利教具,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強他們的學習體驗。就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來看,教學內容本身的理論性和趨難性會給教師的指導工作和學生的知識理解掌握帶去一定的阻力。對于教師來說,教學活動的設計和開展必須具有創造性和趣味性,這樣學生在學習具體內容時才不會因枯燥乏味而失去動力;對于學生而言,學習和思考中必須充分發揮思維活性,最大限度釋放自身潛力,專注于課堂學習。如此,才能創造更高的學習效率,確保學習質量的優質化。要做好以上之要求,要求師生一同努力,尤其是教師,要聚焦政治情境教學,切實融合傳統文化教育,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培養。
例如:在2019部編版高中政治《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第二課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教學引導中,我就通過具體情境的創設,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引導同學們深入感知政治學習和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中國夢是本課時的學習主題,在教學開始后,我先以一個案例和問題提出進行新課導入,案例是關于超強臺風“威馬遜”登陸造成的嚴重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并提出問題——什么是中國夢?大家的夢想是什么?兩者之間有什么關聯?大家從案例中可以獲得怎樣的感悟?隨后,播放一段現場救援的視頻,讓大家進一步感受災難面前平凡人的壯舉。進而延伸出愛國情、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等系列優秀傳統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優越品質。通過情境的構建和問題的思考讓同學們了解學習并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借此更加深入政治學習,提高政治素養和文化修養。
(三)文化反向聯系政治,構建政治文化課堂
在政治課堂融入傳統文化教育并不意味著文化教育只能從政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以反向思維進行思考,是不是也能從文化教育反向聯系政治教學這一出發點切入呢?答案顯然是肯定的,這種逆向思維從創新的角度去理解或許會更容易。基于思維定勢下教育固然難以創改,只有從思想意識這一根源上進行革新才能為相關的教育注入更多發展的可能性,這反映于政治教學,即通過文化教育反向聯系政治教學,將兩者的教學有機統一于一體,構建政治文化一體化的課堂,引導學生在具體學習中獲得良好的文化培養和政治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2019部編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法治中國建設》的教學中,我一改往常的常規教學方式,不再透過政治課程的相關教學引出傳統文化教育,而是以文化教育為引導,相繼引出政治教學內容。像在傳統文化教育之道德法治觀念的教育中,我先以幾個典型案例進行分析,主要是透過一些生活中的常見案例,引發大家對道德與法治思考。進而延伸到傳統文化教育,通過這些生活實例的學習,同學們能夠進一步深化文化素養,從一些小事中獲得啟發,像明辨是非,對社會中一些真假、善惡、美丑進行合乎情理的辨別,以此培養學生的處世觀和道德素養,做好這一方面也就意味著進一步落實了對學生的文化素養的培養,讓他們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獲得思想意識的升華與沉淀。由此反映到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中,即要注重道德法治觀念的構建,往深度教育可以延伸到政治中的法制中國建設。透過對法制中國建設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深切體會法治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同時培養其認同法治的價值觀。此外,也能讓同學們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感受法治中國的進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信念。由此可見,通過文化教育反向聯系政治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文化教育和政治觀念培養,使其在政治文化統一的課堂中切實深化政治素養和文化修養。
總之,在學生的高中學習階段,傳統文化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在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中,文化教育始終貫穿整個課程教學,這種滲透化的教育方式對于學生吸收知識是相對有效的。但關鍵問題就在于教師的具體教學安排,其要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真正適合學生學習且有利于他們全面發展的教育方式,同時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其中,讓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獲得知識和文化的雙重教育。
參考文獻
[1]程素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20.
[2]趙元舉.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J].文學教育(下),2020(08):156-157.
[3]安學芳.優秀傳統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融入現狀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20(88):135-136.
[4]陸全貴.以“文”化人繼傳統與時俱進續輝煌——淺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J].好家長,2015(30):40-43.
本文系江蘇省揚州市課題“文化生活視角下的秦郵文化課程基地建設的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主持人:甘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