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斌



摘要:隨著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的不斷深入,綜合素質全方位培養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高中教育工作的主導方向。為了充分貫徹現階段新課改革教學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對現有的教學形式亦在不斷的摸索與創新,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主要是教師基于新高考背景下,充分結合學生自身發展狀況,對當前教學形式進行調整與改革,幫助高中學生更加適應新高考形式,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效。
關鍵詞:新高考模式;高中數學;有效教學
前言:數學是我國高考中的主要考核科目之一,其主要是對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深入探究。由于數學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數學知識的開發與利用已經成為當前推進社會生產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數學知識可有效發散學生的數學理性思維,培養學生的科研精神,對學生的智力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數學課程是我國教育不可忽視的基礎性課程,高中數學教學質效是學生高考以及未來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重視教材內容,加強學生基礎性知識訓練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當提高對教材內容的重視,深度分析教材內容對學生數學能力的積極影響,充分發揮教材內容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應當以教材知識點為核心,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度理解,與學生一同探求高效解題方式。
例如:在2021年全國高考數學試卷選擇題:
設函數,則下列函數中為奇函數的是( )
A. -1-1 B. -1+1 C. +1-1 D. +1+1
該題的主要解題思路是求出每一個選項中的函數解析式,結合冪函數中的奇函數定義找出對應的奇函數即可。解題如下:
由上所述,此題的正確答案為B。
該題主要是考核學生對奇函數定義概念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高考題目,由高考題目延伸至教材內容,與教材中的典型題目與高考題目進行對比,提高學生對教材知識的點的重視,同時可有效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能力,提升其課堂學習質效。
二、創新教學模式,拓展學生數學解題思路
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主要是對學生數學抽象邏輯思維的鍛煉,想要切實提升學生課堂學質效,高中教師應當充分結合教材知識內容,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抽象性數學概念轉化成圖像,讓學生從多個感官角度去深度理解相應的數學概念,提高學生對數與形之間關系的正確認識,讓學生在高效掌握數學概念知識的同時,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充分實現對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
在解題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圖形結合思想,指導學生根據題目進行繪圖(如圖1),結合圖像解題如下:
讓學生結合所繪制的圖形進行解題,使學生的解題思路更加清晰,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
三、改變課堂主體,鍛煉學生發散數學思維
數學教學其本質就是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給予新高考模式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對現有的教學形式進行積極的改革,轉變傳統的機械式灌輸教學形式,創設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探究性數學課堂,讓那個學生結合問題情境,通過自己的鉆研探索實現對知識的汲取,不僅可以實現對學生數學思維的鍛煉,幫助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高效解題方式,進而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高效學習。
例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2021年高考試卷中的題目(如圖2),讓學生進行所學知識在興趣小組中開展討論,找到解題路徑,待學生討論結束之后,教師進行提問,讓學生將該組的解題過程寫在黑板上,并與學生分享解題思路。最后教師將題目中所涵蓋的本節知識點進行提煉,為學生細致講解本節應掌握的知識點,再結合學生的答案對該題的解題方法進行分析,讓學生充分感受知識點在該種題型中的應用路徑。利用高考題目為學生創設探究性數學課堂,可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點解決實際的數學難題,進而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結束語:總而言之,教材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依據,近年來的高考數學試卷對基礎性數學知識的考核達到60%以上,基礎性題目主要是考核學生對通用性基礎數學知識的學習質效進行考核,這些考核知識點主要涵蓋在教材內容中。數學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基礎知識教學的重要性,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能力,讓學生能夠從容應對高考,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石。
參考文獻:
[1]王高波.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原則與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014(00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