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
摘要: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內容相對枯燥泛味些,對于正處于好玩好動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不具有吸引力,因此也容易導致數學教學中溜號現象的產生。而游戲化教學的應用,可以有效扭轉這種局面,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诖?,本文針對小學低段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的應用展開研究,紀委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展示游戲化教學有效應用價值。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低段;應用研究
前言:
小學低段學生活潑好動,作為數學教師,應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展開教學活動,以此使學生在有趣的、喜歡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達成低年級數學學習基礎的奠基目標。同時,教師在應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應從教學內容出發,有針對性調起學生興趣、活躍教學氛圍、提升思維理解力,并通過有效性應用,提高教學質量。
一、調起興趣,激發積極性
小學數學低段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用小游戲調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透過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有趣模式,數學學習積極性被激發出來,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依據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在教學初始階段,通過有趣的小游戲,使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體驗到數學學習樂趣。
如,在《生活中的數》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數字小游戲,進行新課的導入,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以數字3為例,游戲的規則是:從第一位學生開始數3,第二位學生數6,第三位學生數9,這樣的游戲模式,不僅有效的學習了數字3,還將與3相關的倍數的數字都有效的記下來,理解關于數的教學內容。在學到4,這個數字時,可以將4相關的倍數,設定成小游戲的模式,使學生在游戲中興致高昂的參與到學習內容體驗中。這樣的小游戲的融入,在教師的游戲理念的指導下,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簡單了解本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點。同時,由于教師在開始授課前,突然提到游戲,學生的注意力被瞬間吸引到教師這里,隨著教師的節奏開始教學內容的學習,為后續的教師教學活動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活躍氛圍,營造趣味性
小學低段數學教學,教師應注重教學氛圍的營造,通過活躍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趣味性極大的環境中,感受數學練習的樂趣,繼而樂于參與其中,有效的完成數學學習目標。教師針對小學低段數學活躍氛圍、營造趣味性的教學空間時,可以通過游戲的創設,達成既定的目標。同時,教師依據教學內容,將游戲融入其中,使學生在游戲的驅動下,愉悅地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并通過游戲毫無違和感地進入數學學習活動,取得數學學習良好成效。
如,在《購物》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買文具的游戲,使學生認識人民幣并學會使用人民幣。游戲的規則是教師準備人民幣2角的、5角的、1元的、學生通過問題的回答進行闖關,闖過一關就獲得一張小卡片,卡片上分別2、5、10,闖關成功的學生就可以去教師那里換取相對應數字的人民幣,數字10兌換1元人民幣。游戲開始,學生按照教師事先畫好的飛機格,引導學生進入游戲中。每位學生如果出現闖關失誤的現象,可以有一次復活的機會,為大家唱首歌,即可恢復游戲的參與,然后拿著換到的人民,去教師那里購買文具,一支鉛筆2角錢,一支鋼筆5毛錢,想要買支鉛筆,一支鋼筆需要多少錢呢?學生在思考中得到答案,并經過這樣的游戲活動,找到購物的體驗靈感,學習正確使用人民幣的方法,并通過教師的講解了解愛護人民幣的意義,應當做到不僅可以使用人民幣,還應當愛護它,樹立起良好的使用習慣。
三、提升思維,鍛造理解力
數學作為思維能力鍛造的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并通過思維能力的提升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谶@樣的學科特點,小學數學教師在小學低段教學中可以應用游戲化教學,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鍛造良好的數學理解能力。同時,使學生在游戲的循序漸進中,感受環環相扣探究數學問題的快樂。教師在教學中抓住低段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特點,構架游戲情境,使學生在游戲中增進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達成有效的教學目標。
如,在《調查與記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游戲情境,通過班級吉祥物的篩選,展開教學活動。游戲中,教師先將學生們喜歡的吉祥物圖形貼到黑板上,有熊貓、小燕子、小魚、小綿羊,每位學生手中準備四張小紙條,每個小紙條上分別寫著四種小動物的名字,大家比一比,看一看,挑選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投放到教師準備好的大箱子里,這時可以由兩位學生進行統計與整理,并由其中的一位學生進行記錄,拿到熊貓時就在熊貓的圖片下面畫上一橫,寫下1這個數字,出現幾次就寫幾,看看哪種圖形被大家選中的次數多,哪種小動物就會被選作班級的吉祥物。學生們通過這樣的游戲式的教學模式,輕松地了解調查與記錄的方式以及方法,既學習到教學內容的知識,又使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好感,繼而樂于參與其中,并通過游戲情境的真實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增進對數學學科學習的情感。
同時,教師還可以有針對性通過游戲“舉舉手”展開這節課的學習:教師在準備好吉祥物備選圖片后,學生可以通過舉手游戲的滲透,選出自己班級的吉祥物,并借此學習到調查與記錄教學內容意義。當教師喊到熊貓時,認同熊貓作為吉祥物物的學生應當快速的舉起手來,然后教師在小熊貓圖片下方寫出學生舉手人數,一共12位同學舉手,就寫下12這個數字,以此類推,將這四種小動物溝通過這種游戲模式,寫出舉手同學的數字,完成調查階段的教學,再通過統計對比,看看哪個小動物獲取的票數多,并記錄,完成記錄階段的教學。
總結:
小學低段教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使學生在有趣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效地奠定數學學習基礎性目標。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出發,有針對性調起學生興趣,并通過有效性游戲應用,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可以以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為前提,活躍教學氛圍,營造出趣味性數學教學環境,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有效鍛造學生理解力,展現游戲化教學應用成效。
參考文獻:
[1]朱文靜.關于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的研究[J].科學咨詢,2021(4):284.
[2]向代奎.實現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的實踐探究[J].魅力中國,2021(1):196.
浙江省義烏市廿三里第二小學 3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