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彥丞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逐漸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情緒越來越受到重視,傳統教學方法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多的小學數學教師逐漸在課堂教學中借助有效的游戲教學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極大的激發出來,令其帶著一種趣味性,置身于知識的海洋,以一種主人公的意識,跟隨教師的引導積極進行體驗創造。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化教學,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快速掌握輸血知識,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本文就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和分析,并提出若干意見,以期能給小學數學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應用策略
與語文等其他課程相比,數學科目會給學生帶來一種嚴謹、死板的教學印象,所以,相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在這一教學上顯得更為困難。另外,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好奇心較強,但他們的注意力不穩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對學習還沒有形成一定意識,對學習的動力完全來自于外在刺激。他們對新鮮有趣的內容較為感興趣,對感興趣的事物就會積極地參與,以有意注意為主;對不感興趣的就會心不在焉,以無意注意為主。因此,教師應當善于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數學教學過程與游戲緊密練習在一起,同時利用游戲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以“游戲”激起學生學習欲望
以往教學模式中,大多數教師都會采取“講解―示范”這一教學形式,整體上顯得比較單一和枯燥,長期之下使得小學生上課時出現松散、疲乏等不良現象。同時,由于小學生好奇心強,也比較好動,很大程度上對教學效果也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當合理利用游戲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上學生們對游戲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有著超強度的熱愛.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如果換成在教學實踐中設計適當的游戲,進而可以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完成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教學效率與質量。
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靈活運用加減法,教師可以開展“超市購物”游戲活動,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到“超市”中去購物,一部分學生扮演顧客、一部分學生扮演收銀員,并給予學生顧客固定“資金”,讓學生在“購物”中能夠考慮手中的“錢”是否滿足某個“商品”價格;而“收銀員”則需要分析如何給“顧客”找錢,從而在課堂游戲活動中實現加減法運算,提高學生的加減法應用能力,實現學以致用。通過該種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僅能夠在游戲中學習到知識,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加主動、更加積極。
二、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科學合理設計相關游戲,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游戲化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模式,需要立足于教材,并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合理設置游戲內容、游戲目標,保障游戲和知識的一致性原則,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同時,游戲內容必須要帶有啟發性,能夠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不斷向最終教學目標努力。
游戲化教學并不是整節課都在做游戲,而是在適當的環節、適當的時間開展游戲,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深度,整個課堂應分為四大環節,導入環節――自學環節――合作解答環節――總結環節,因此游戲的最佳時期應該在課堂的上半段,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游戲化教學的方法。如果游戲環節設置不夠合理,一是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也就無法發揮游戲作用;二是無法完成教學目標,使得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漏洞。
所以數學游戲選擇的內容應具有游戲性、學科科學性、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征選擇游戲,教師要把握好“度”。對學生要有自身的挑戰性、要適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三、在游戲化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數學教學由于邏輯性、思維性比較強,教師必須要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讓游戲活動變為一種團體性活動,從而加強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游戲中獲取互動樂趣,并樂趣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在游戲教學中,教師不僅游戲的引導者,更是游戲的參與者,這樣才能夠發現學生在游戲中的問題。在設計游戲活動中,首先要引導全班學生參與到活動中,讓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實現知識共享,活躍課堂氛圍,最終達到理想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時,數學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利用教具、或者自行組合,拼出平行四邊形,以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形成和特點,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對游戲化的教學進行應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戲中,同時也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游戲中不斷思考、不斷發現,從而得到新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需要注意的是,要能夠將游戲的應用和教學的內容地位之間的關系得到合理把握,不能過度的進行游戲化,把握好度才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吳正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