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新
摘要:在國家教育體制的改革基礎下,對學校學生的素質教育也越來越看重。美術教學作為一門藝術性課程,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的文學素養。小學是學生學習基礎文化知識和培養基礎才能的時期,因此教育部比較重視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并且比較關注小學生的能力培養。尤其是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所以對文學藝術方面的培養更加重視。小學生學習美術,能夠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并且開發自身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造性思維;培養教學
小學時期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可以開動學生的大腦進行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學會創造新的事物,增強學生對新事物的認識和創作品質。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學習基礎的美術知識理論,這本就是對藝術思想的重視。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欣賞美術作品,在美術作品欣賞中提高審美意識、增強創新能力,這種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貫穿始終。美術課堂的教學,反映的是學生對東方藝術美的學習和欣賞,培養的是學生對美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小學美術教學對學生而言意義非凡。時代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培養方面,要求注重學生的創新性、創造性能力培養。
一、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教學意義
小學生時代是增長文化知識和思維品質的最佳時期,進行兒童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未來生活和學習都有重要意義。首先小學生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其思維品質的培養還不夠完善,因此這一時期加強創新性思維培養可以打好兒童時期品質教育基礎。其次,不管是在語文、數學或是其他學科的學習中都需要學生有較好的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能幫助學生鍛煉其實踐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發散性思維能力。因此,小學美術課堂上的教學,教師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非常有必要。
二、小學美術美術教學中存在問題
新課程改革方針的實施背景下,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需要注重學生的全方面能力培養。但是目前來看,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無法有效完成新課改教學方針。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教師解決,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依舊得不到提升。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理念下,教師和學生對美術教學都缺乏正視,有很多教師單純的把美術課堂當成是學生玩耍的一種方式。美術課堂教學中,美術課程局限于教材導致的教學資源匱乏,對學生藝術思想的培養程度不夠,缺少有效的科學評價系統。美術課堂的教學,不僅要求學生了解相關的美術知識理論,學生還要在課堂上學會欣賞美術作品并有創造新作品的思想。學生在對美術作品的欣賞中,需要學會思考問題,探究美術作品中蘊含的哲理。但是目前的美術教學中,課堂教學體系不夠完善,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不高。總之,美術教師需要調整教學心態,更新教學理念,運用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性能力。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方式
1.合理進行教學內容設計,開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的訓練,那么教師在課堂上的美術教學方案設計上就需要加強創新創造能力的鍛煉。有效的課堂教育是要以良好的內容設計為基礎的,教師加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教學目的性,就要在教學內容的準備工作中設計好各個教學環節。通過課堂內容環節的教學設計,吸引學生的參與到課堂,促進美術課堂的聽課氛圍。通過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的思考關注,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有創新意識,有效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例如,湖南版本五年級美術教學中,第一課內容“哆來咪”的教學方案設計。本課內容是提高學生對色彩以及形體漸變的認識和學習,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就可以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創新能力來進行,首先加強學生的理論認識,其次學會自己調配顏色。教師在教學完成以后,讓學生自己觀察不同顏色的分配有什么樣的效果,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會主動進行色彩的調配。
2.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造創新
“以人為本”開展課堂教學內容是核心素養下的教學核心,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紀律性就不太好,如果課堂參與性低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弱。再加上“以人為本”開展教學活動有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更有必要提升學生的主體性意識。在課堂上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學習,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實踐,通過讓學生自主討論思考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在課堂上引入問題讓學生思考,改變框架式教學的形式,給予學生創造思維培養的時間和實踐。比如在進行五年級上冊第八課“星光燦爛”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欣賞作品來引入教學,比如“平面星星和立體星星有什么不同之處?”以此來引出浮雕教學內容。如何讓美術作品更具有立體感,浮雕就是一種很好的表現形式。讓學生自己觀察一些浮雕作品研究其作品特點,增強其自主探索能力,更好的進行創作創新。
3.鼓勵學生欣賞中進行想象,開動學生的大腦進行創新
小學美術作品欣賞中,可以看出有許多美術作品都是根據實物所作,因此學生在欣賞作品時聯想到其他事物是很正常的。由此可以看出,想象教學法能夠很好的開動學生的大腦進行創造創新,這也是鍛煉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方法。美術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在美術作品的欣賞過程中思考想象,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美術學習需要學生有“天馬行空”的思想,這可以開動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可以進行個性化的發展。學生也能在作品創作中認識自身的創造能力,增強美術學習的自信心。比如第七課“飛天暢想”的學習中,其教學目的就是增強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美術作品的創新創造。教師首先帶領學生欣賞一些太空作品,走進去浩瀚的外太空,學生通過美術作品中場景的欣賞可以展開想象。學生可能會有更多、更好的創作思路,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給予自我表現的機會,創造出不一樣的美術作品。
四、總結
總而言之,創造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展都有重要作用。小學美術教師針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及時解決,讓學生愛上對美術作品的欣賞以及創作。在這些行為活動中開動自己的大腦,制作出更加優秀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在增長審美能力的同時,進行美術作品的創新性制作。以此來實現小學美術教學目的,增強學生對藝術美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學生的創新創造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時少明.探討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
[2]周建軍.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者[J].《科學大眾教師版》2019年第12期
翔云中心小學 福建 泉州 36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