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摘要:聽障學生學習是困難的,源自于他們的先天條件不足,學習能力欠佳,往往容易出現各種學習問題。教師必須以聽障學生為基礎,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高效性,為聽障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創造條件。
關鍵詞:數學課堂;聽障教學;引導教學;聽障學生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154
引言
數學學科是一門十分嚴謹而抽象的學科,對于普通小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有一定的理解難度,聽障學生會更覺困難和抽象。教師如何能依據聽障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做好引導工作,因時制宜,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對于聽障學生來說非常重要。
1 聽障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存在的困難
普通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豐富而立體,可以在聽覺、視覺共同配合下,通過大腦的分析和思考建立學習,并且不斷演練和表達,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出未理解和掌握的部分。而聽障學生則十分特殊,他們無法表達,無法聽到,因此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幫助,才能夠建立有效的學習。聽障學生的學習數學過程異常艱難,理解數學知識非常困難,需要教師以更好的方法指導,幫助他們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1]。
2 如何幫助聽障學生的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2.1 發現問題
數學雖然抽象,但是小學階段的數學比較容易,更貼近生活,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發揮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關聯性,讓聽障學生在生活中搜集數學的各種信息,發現數學的用處,試圖發現數學是如何存在于生活中的,提高聽障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降低他們對數學的畏難心理,為課堂教學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舉個例子,日常生活中,學生都會在學校食堂吃飯,可以讓學生們找一找食堂里的數字以及數字之間的關系。比如吃飯學生的數量、食堂工作人員的數量、食堂的餐具數量,食堂的桌椅板凳數量等等,從中發現這些數字的意義,了解數字背后其實是生動的生活,數學其實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它一點都不復雜,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高深莫測。
這是一個順其自然培養聽障學生數感的過程。數感就是一種對于數字的敏感度和感受,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為學習數字之間的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提供一定的基礎。將真實的現實與抽象的數字很自然地聯系在一起,提高聽障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
2.2 提出問題
情景教學法是新課標提出后的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有目的地發揮情景教學法在聽障學生學習數學中的作用,用生動的場景作為背景,給學生提供一種學習的代入感,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
舉個例子,學習人教版聾校數學實驗版教材第三冊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別是100以內的數的讀法和寫法,以及元、角、分的認識,就可以創設情景,開展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展示幻燈片,讓學生們想象自己在一個養雞場,學生的角色定位是養殖場的主人。如果讓雞場主清點雞的數目,然后用于出售,每只雞是45元8角5分,那么出售24只雞,最后的銷售總價是多少。這就方便了學生去理解和思考問題,喚醒了學生主動思考的體驗,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真實地代入這道題目,同時在清點和計算的過程中,自然掌握了一百以內數字的讀法,以及元角分的運用。
課后,教師可以繼續延展這個情景,為學生創設更多的計算場景,訓練學生的書寫能力和運算能力,從而提高數學的運算速度和運算的準確性。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學生能體會到數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是一門嚴謹而實用的學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后,自然利于他們更好地開展思考,建立數學意識[2]。
2.3 表達問題
聽障孩子在性格上大多是內向害羞,不善于表達的,教師一定要逐步地糾正他們的缺點,讓學生大膽、及時地表達自己的疑問和想法,尤其是在學習中,及時反饋利于學生的理解,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了解學生掌握不牢、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多一點耐心和鼓勵,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紙和筆,以及手語、神態表情,讓聽障學生感受到處于平和的氛圍下,放下戒備和緊張,能夠充分自由地表述各自的問題。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攜帶一本交流冊,在里面寫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懂的地方,及時舉手反饋,或者鼓勵學生用手語來表達,多給予鼓勵和夸獎,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舉個例子,學習人教版聾校數學實驗版教材第七冊的第二章內容“認識千米和分米、毫米”和第四章“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師可以帶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校園,讓聽障學生動手,一起找一找校園內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物體,一起用米尺等測量工具,測量身邊的實體物的長度、寬度、高度,在測量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困難和理解不了的問題,及時查看學生的交流冊,然后集中進行解答和講解,既能讓學生動手實踐,大膽表達問題,又能幫助他們建立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體會嚴謹的數學魅力。
3 結束語
總之,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聽障學生的自身條件限制,學習起來難于普通學生,教師要注重培養聽障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和鼓勵他們,建立一個學習的邏輯體系,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訓練聽障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從低年級開始,打好基礎,促進聽障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章維.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2007.11.05.
[2]胡春娟.試論如何培養和發展聽障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黑河教育,2013(31).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體驗式團體心理輔導在聽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運用探究》(批準文號:桂教科學(2019)4號),(課題編號2019C424)研究成果。
廣西柳州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