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彭潛
摘 要:如今,“互聯網+”已經越來越普及,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用的到“互聯網+”,不論是購物,還是吃穿住行,甚至教育,都用到了“互聯網+”。而“互聯網+”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就是利用“互聯網+”傳統教育的形式,既方便了教師的教學,開闊了學生的眼見,又突破了讓學生在書本上,教師在黑板上的教學傳統模式,而且還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所以,“互聯網+”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是必須且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探究
引言:隨著社會的進步,“互聯網+”下的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教育體系中,從小學到大學,越來越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借助互聯網不僅能在網上搜索所有相關的信息、資源等等,方便學生自學,對于感興趣的知識可以進行進一步的了解,,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可以說“互聯網+”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和作用。
一、“互聯網+”的認識
互聯網在中國甚至在世界上都是家喻戶曉的,而“互聯網+”卻很少有人知道,那么,“互聯網+”是什么呢?通俗的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相融合。比如說我們常常網上買東西的淘寶,就是互聯網加傳統集市。還有支付寶,可以理解為“互聯網+”傳統銀行,支付寶在創建之初目的就是一款金融理財的產品?!盎ヂ摼W+”本質上,跟他們使用電腦、購買機械設備、雇傭會計做賬是差不多的感覺。對于傳統企業而言,“互聯網+”不僅僅是尋找互聯網公司合作,不是在B2C、B2B平臺搞個店鋪這么簡單,這遠非真正的互聯網企業轉型,這可能就是目前企業講的比較多的“互聯網+”。所以,“互聯網+”是新時代發展起來的,方便人民日常生活和發展的產物。而且,從長遠的發展眼光來看,“互聯網+”在今后的各個國家各個行業的發展道路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
二、“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
傳統的教學是學生課前利用書本自己預習,教師備課、課堂教學、課后作業布置以及教師課后進行作業批改。而且,教師批改的作業量十分龐大且復雜,教師要每一個作業的仔細思考每一個學生的不足,需要耗費很長時間和精力,所以傳統的教學不僅僅教學效果一般,還不方便學生進行主動性學習,并且可以應用教學資源的有限,不方便教師的教學?!盎ヂ摼W+”教育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利用的資源豐富,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所以,“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應該受到關注。
(一)高中數學課堂環境的變革
深受傳統教學的影響,不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在教學生數學時都只是為了教懂解題方法而教,很多都不求甚解,背公式、記定理是傳統數學教學的主要形式。近年素質教育的興起和切實實施,教師在德育、體育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是對于成績的追求始終如一。以前學生接觸的生活以及課外知識比較單一,以在學校獲得的知識為主。而如今,學生從網絡中了解到很多社會前沿的動態,通過各種網絡搜索來了解與課程相關的內容,也有了很多對于課程更有見解的問題。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利用“互聯網+”,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接受良好豐富的教學資源,最重要的是學生在這種環境下能激發學習的主動性[2]。
(二)高中課堂上教學心態的改變
“互聯網+”時代到來后,很多高中教師和家長都擔心網絡會毀掉學生,因為網絡上各種各樣的游戲,各種各樣的小說和音樂都比用網絡學習更有趣,更愉快輕松,不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在“互聯網+”到來后,都受到“互聯網+”或多或少的影響。而我們了解到的情況,大多數是網絡對未成年負面的影響大于正面的影響,所以很多家長和教師都擔心課堂上利用互聯網教學會導致學生迷上互聯網而荒廢學習。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要積極轉變這種傳統的思維,因為“互聯網+”下的高中課堂上教學不僅僅內容豐富、直觀,而且還方便學生記憶與理解。所以,不論是從事教育者還是作為家長,都應該改掉“互聯網+”對學生的片面認識,而且作為人才基礎教育的教師,要及時針對教育需求來適應時代的變化,積極應對這種變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利用好“互聯網+”,為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供基礎[3]。
(三)教育方法、形式的變革嘗試
將傳統板書、對應插圖轉變為PPT,將學生黑板展示的結果用投影投在大屏幕并不是教育方式的改變。在互聯網到來后,作為從事教育的教學者,應該努力嘗試好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課堂效率為目標,利用好互聯網微課,大膽的嘗試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認知,激發學生對高中數學的求知欲,而且,教師還可以嘗試利用網絡,課后推薦一下比較好的書籍,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在課堂直接測試基礎題型來查看學生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據學生情況教師適當指導。剩下的大部分時間讓學生互相交流設計的問題并嘗試解答,這樣給了學生鍛煉思維的機會和時間。我們也可以鼓勵學生錄制自己的微課,在課堂上播放,并請同學分享,集體交流、討論,在生生互動中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助于核心素養的落實。
三、“互聯網+”下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式與內容
(一)善于利用“互聯網+”改善數學教學方式
由于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智慧教室”等利用互聯網絡技術建立的學習空間逐漸增加,在校期間會給學生一種無所不在的學習氣氛,通過微課、慕課和網絡課件等形式把知識傳遞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具有了生動性,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4]。針對重點難點的教育手段有目的、穩定的提高高中數學重難點。豐富大量的教學經典案例,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知識點的同時,還能感受到知識的力量,以教師為主,互聯網為輔,有計劃有方法的教學,這樣使得數學學習變得更加有趣與精彩。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在教數學時,要對于學生提出來的問題,要能及時進行解答,并且能夠精準地分析出來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時,教師不在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唯一來源,還可以在高中數學教師引導下,學生利用“互聯網+”有計劃、有方法以及有步驟的進行高中數學主動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二)“互聯網+”豐富了教學的內容,給學生學習帶來便利
在“互聯網+”時代,使高中數學擁有大量的教學材料和資源,讓高中數學有了全新的發展與內容上的更新,“互聯網+”下的高中數學材料,不僅僅內容豐富,模板多樣,而且還有很多直觀的內容,將抽象化的知識點生活化、思維化,方便學生的理解與學習,而且高中數學題目中,整體與部分隨時切換,更能為學生創造精彩的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講授函數部分知識的時候,可以利用互聯網將函數圖像直觀的擺在學生面前,將原有書本上的知識活化起來,教師可以將不同系數的函數圖像進行展示,讓同學們找出它們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增減性等等,學生通過這些直觀圖形認知后,既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速度,又可以記得深刻,還方便學生的理解。高中數學學來學去,重點和難點就是那么幾十個,其他都是比較容易的,“互聯網+”還能利用大量的教學重難點,方便學生突破重難點的解題技巧,這是傳統教學方法不具有的優點。傳統的教學,只能依靠有限的書本,知識永遠只能依靠教師的講解,但是現在,大多數的學子都沉浸在互聯網的世界里,享受著互聯網給予的知識洗禮,互聯網囊括了太多的知識,各種類型的、各個學科的、各個國家的應有盡有,導致很多學生上課不認真,脫離教師的課堂教學,完全依賴“互聯網+”的網絡學習[5]。
(三)巧妙運用“互聯網+”,改良數學課后作業
學生學習的整個生涯都離不開數學作業的滋養,數學作業能及時反映出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當作一手資料使用。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應充分利用起互聯網技術來優化和改良數學作業,進而將傳統的作業模式進行創新。第一,針對閱讀型的數學作業。這類的數學作業主要是依靠學生通過閱讀題目來理解出題人的真正意圖,從題目中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閱讀的材料往往都是一些數學的典故、語言等。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絡及技術創建數學作業商店,也就是數學材料庫,讓同學們有一個資料查詢的入口。第二,視聽結合的賞析型數學作業。這類的數學作業主要是指學生們根據觀看的視頻資料來豐富視野、提升數學素養,學生觀看的資料類型多為數學的科教片、數學習題賞析等。這種類型的作業可以使抽象的數學題變得生動形象,讓同學們有了具體的解題思路,更加便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第三,直接交流型數學作業。這類的數學作業指學生們之間相互交流,進而訓練學生的數學表述能力與合作能力。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抽出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組練習,教師出題,小組進行討論,最后派出學生代表進行相應的闡述。在課后,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利用QQ微信等交流平臺組建一個交流群,然后在互聯網看到的、對學生提高高中數學學習的資料分享到群里,供學生閱讀理解。補充課堂上知識點的漏洞,加強課堂上的重點難點的熟知,讓課后作業寫的更熟練[6]。
結語
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生的數學學習變得容易了許多,很多時候不再需要教師一一講解或者反復講解,在學生不懂的問題時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去學習。在這個時代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教師則扮演著學生的輔助者、指引者,讓數學學習變得不再困難和枯燥,學生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盎ヂ摼W+”還能為學生自學,高中數學教師教學提供大量并且豐富的學習材料和教學模板,讓學生學起來有動力、有方向,讓教師教起來方便、省心、省力還高效。雖然現階段實施中還有一定的小弊端,作為教師應該避免學生長時間的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接觸互聯網。那家如何動員家長,利用好不在校的時間,充分發揮家長對于學生的監管和指導作用也是值得我們繼續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葉桂芬.高中數學課堂中有效教學策略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
[2]許尚雄.“互聯網+”高考改革時代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變探究[J].考試周刊,2019(70).
[3]張濤;梁波;李大輝;謝亞妹;.“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實驗研究[C]//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四卷).0.
[4]張真義.“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實驗研究[J].文學少年,2019,000(015):P.1-1.
[5]劉金云.基于問題探究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教學策略[J].速讀(下旬),2018,000(006):148.
[6]葉雋.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明日,2018(44):86-86.
作者簡介:陳曦,出生年月,1989.05,女,民族:漢,籍貫:山東,職務/職稱:二級教師,學歷:碩士,單位:北京市大成學校,研究方向:數學教育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北京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青年專項課題(課題編號:CCHA17147)““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證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