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瓊
摘要:在現代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的當下,高中數學教師要采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堅持做到引入視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清晰;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等關鍵方面,以此來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加強他們的數學學習技能。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高中數學教學經驗,對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深入闡述,為廣大教育工作者解疑答惑。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數學;有效應用
一、教師可以引入視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在上課時,學生往往會因為課程時間過長覺得枯燥,會對學習產生厭煩的心情,教師可以在課上使用多媒體,同時應用好自己本身的專業知識,通過多媒體進行知識延伸,以視頻、音樂、圖畫等方面對枯燥的文字知識進行二次處理,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參與到互動中來,以課件內容對課本知識進行補足,并輔助開展多元的課堂學習活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例如,在學習橢圓這一課程中,教師可以展示出關于我國神州十號的相關視頻,并且用制圖軟件給學生們演示出飛船飛行時的動畫,這就可以自然地引出橢圓。從學生課堂表現就可以發現,學生從一開始看這些照片和視頻就很感興趣了,他們的注意力會很容易地放到課堂中來。接下來老師可以進行對自己專業知識的講解,引導學生掌握橢圓的定義和性質,這段時間學生們基本上已經消耗了熱情,這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段視頻,詢問學生哪些是橢圓,借此加深學生對橢圓的認識。還可以通過播放具有橢圓和橢球的視頻動畫,來說明這兩個圖形的不同。再比如講授剩余的圓錐曲線后,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行軌道來讓學生們區分橢圓、雙曲線和拋物線,指出各自的性質,學生在此過程中主動思考,既加深了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同時又擴展了其認知視域,對于天體運動有更加細致入微的了解。
二、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清晰
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當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須轉變落后的教育理念,認識到教育工作并非僅僅是知識的傳輸,而更重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學生了解到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關聯性。因此,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因此得以凸顯,教師可憑借多媒體課件使得抽象的知識具象化,方便學生接受、理解和領會,在此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減輕對教材和教師的絕對依賴,讓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形象。因為數學的知識比較抽象,有些知識確實不好理解,多媒體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數學教學的這一缺點,通過圖形、數據變化、視頻演變等形式,將抽象的數學公式具象化,將解題過程生動細致地展示給學生,使其能夠對知識的形成和變性創新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將前后所學知識串聯起來,激活大家的思維,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對于數學教學,還可以很好地開發學生的智力。
例如,在學習到球的體積公式時,這個過程很復雜、繁瑣,不容易理解,教師可能費很大的心思準備教案,但實際教學工作可能還會存在困難和阻滯,但是如果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切割的演示過程,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就在記憶中形成了一幕幕數學圖形的畫面,這個畫面是通過眼睛感知的,再加上教師的講解,能夠使得學生在思維中對抽象的知識進行加工充足,與生活經驗相聯系,真切了解到知識背后的形成和運用過程,并對極限知識有初步了解,在學習之后極限的課程中,還起到了預習工作,換句話說,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得到學術遷移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三、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相較于函數教學,空間幾何教學難度較高,此部分的學習內容往往需要學生有較好的抽象理解能力,而在剛剛接觸幾何學時,學生往往不具備這方面的基礎能力,由此為初步的空間幾何教學帶來難題。如果學生沒有空間想象力或者很差的話,在學習幾何的時候,就會顯得非常吃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是高中數學教師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在之前沒有多媒體授課的時候,老師都是通過教學模具的實際操控來解決幾何問題的,但是有些模具操作起來非常不方便,比如需要用到多個模具時,教師在為學生展示的過程中就會非常麻煩,也不是很直觀,不能連續起來。但是運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非常方便實現空間幾何技術的拼接。
綜合來看,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是日后教學發展革新的主要趨勢,教師接觸電子軟件和網絡平臺展開教學,一方面能夠方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減輕教學難度,另一方面也可鍛煉自身的教學能力,提升專業素養,具有雙向度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胡毅力,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應用方式[J].高中數學,2016(07).
[2]孫曼琪,高中教學課堂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華少年,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