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英語課程以智慧職教云課堂為依托,整合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線上線下結合優勢互補,能更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智慧職教云課堂;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季彥君,廣東省廣州華商職業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大學英語教研室,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第二語言習得及語言測試。
一、背景
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國各地高職院校春季學期開展了“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授課模式。疫情雖然促進了線上授課模式的快速發展,但是高職院校師生感到無論是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還是疫情時期的線上授課模式,單獨實施都有其弊端。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弊端,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在高職英語課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二、高職英語課程現有教學模式的利弊
高職英語課程是高職院校開設的公共基礎課程,授課對象是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學生英語語法基礎知識薄弱,詞匯量小,英語語音聽力基礎薄弱。
傳統的高職英語課程線下授課模式以五六十人的大班教學為主,采用課堂面授形式,以教師為中心。
而這種線下英語教學模式最大弊端在于教師課堂以滿堂灌的方式傳授英語語法、詞匯等英語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對教師有很強的依賴性。近年來,盡管高職院校加快了高職英語課改革的步伐,試圖推行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但效果不佳。當然,上述傳統的線下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也有優勢之處,最大的優勢在于此教學模式易于操作,英語教師能夠在短時間內充分發揮課堂主導作用傳遞大量的英語語法、句型和詞匯等英語知識,能夠幫助基礎薄弱的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查漏補缺,為進一步提升英語語言水平創造條件。
2020年疫情期間,高職英語課程采用線上教學模式授課,這種教學模式優勢在于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英語,另外,利用網絡技術和網絡平臺,教師可以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良好的環境。但是疫情期間采用單一的線上教學模式的弊端在于,既無法完全復制線下教學模式中教師傳授英語知識的主導優勢,容易造成教與學分離,也使得教師與學生無法更好地互動。
今年,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全國各地高職院校恢復線下教學,高職英語課程既不能重復過去教師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師為中心的老舊線下教學模式,也不能單一地只推行線上教學模式,應該取線上線下兩種教學模式的精華優勢,去掉兩種教學模式的缺點,在高職英語課堂中引入混合式教學模式,以進一步推動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定義
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定義,美國發展訓練協會(ASTD)的Singh與Reed提出五個“適當”和一個最優的概念,也就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應該在“適當的”時間,學生把“適當的”學習技術與“適當的”學習風格相結合,教師針對“適當的”學習者教授傳遞“適當的”能力,從而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方式。2002年史密斯·J和艾勒特·馬西埃指出了混合式教學的內涵,即把網絡化純技術的學習理論和傳統學習理念相結合。2003年何克抗教授將混合式教學模式引入了國內,在我國教育教學領域也引發廣泛關注。何克抗指出混合式教學是把傳統教學模式與網絡化教學模式進行融合,優勢互補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教師在混合式教學中應該起到啟發、引導、監控的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李克東教授提出混合式教學是線下面授教學模式與線上網絡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是以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好的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
綜上所述,混合式教學模式把線上網絡教學模式與傳統線下面授教學模式有機結合,對教與學的各要素進行合理選擇和優化組合,并把兩種優勢互補。并且,混合式教學模式也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最少的成本使教學達到最優的效果。
四、智慧職教云課堂的介紹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基于信息化和網絡技術而發展起來的,因此,高職英語課程中推廣混合式教學模式必須有成熟的網絡學習平臺作為依托,成熟的網絡學習平臺是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的必要保證和重要支撐。智慧職教網站是疫情期間國家指定的“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建設成果,面向全社會廣大教師、學生、社會學習者等進行共享的網絡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使用此平臺更有針對性。智慧職教網站不僅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素材,而且還提供大量優質的國家精品在線課程可供教師和學生選擇,以提高教學質量。另外,智慧職教網站以“云服務”的方式為高職院校搭建在線教學云平臺,使得教師在云平臺中可以輕松快速地建課程,有自己專屬的在線教學環境,并提供了云課堂App,便于安裝在手機上使用。教師在職教云平臺自己所建的課程里,可以利用智慧職教云課堂課前布置預習作業,課中進行在線點名、提問、投票、測試等課堂活動,課后教師也可以在云課堂里布置線上作業。智慧職教云課堂基于大數據,能記錄學生從課前到課后整個學習過程,并留下清晰的數據,方便了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啟發和監管。
五、基于智慧職教云課堂的高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接下來,本文將重點探討基于智慧職教云課堂的高職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本人認為高職英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是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兩種教學形式相結合的模式,而且是多種教學理念的混合,包括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布魯納的教學理論。高職英語課程的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式、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轉變,才能使混合式教學模式得到更好的實施。
1. 課前。在課前階段,教師主要還是利用智慧職教云課堂,線上開展預習活動。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高職英語課堂,要求教師在課前階段備課時不僅僅是像傳統課堂那樣研究課本,做PPT,還應該依托智慧職教云課堂,整合線上優勢資源,創設情境,通過把整合過的優質圖片、音頻、英語微視頻、微課等上傳職教云,并在線上布置預習任務。這樣,可以激發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教師把靜態的英語課本變成動態的立體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真實的英語語料,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良好環境。另外,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完成相應的預習任務,有利于增強跨文化交際的意識。當然,課前部分的預習,教師不僅僅是創設情境,布置預習任務,還應該設置問題或者積極引導學生提問,教師的引導不僅使得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以提升,還為高職英語課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打下良好的基礎。
2. 課中。在課中階段,教師主要是以線下教學為主。但是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高職英語線下課堂教學,和傳統高職英語課堂教學還是有區別的。傳統高職英語的課堂,英語教師以傳授英語詞匯、語法和句型等英語基礎知識為主,強調訓練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而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高職英語課堂則是以任務為驅動,學生在線上預習階段已經對大部分英語詞匯、語法和句型知識進行了理解和記憶,帶著問題來到線下學習,在任務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對學生提出的相關問題,以啟發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學生去分析、思考,最后得出答案。如果學生在預習時沒有提出問題,教師可以針對英語相關主題的相關知識點提問,引導啟發學生回答,并且使學生自主完成英語知識的重構,使得學生思考能力和綜合能力不斷增強。而且學生也可以進行小組活動,通過師生英語交流,或者生生交流,又或者小組課堂匯報演講等形式,在任務中通過交流提升自身英語語言水平,實現在用中學,學以致用。當然,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智慧職教云課堂上進行小組之間的互評活動,這又能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
3. 課后。在課后階段,教師在線上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線上完成,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另外,課后作業環節,教師可以加上解釋,讓學生完成作業后馬上能夠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的錯誤和問題,進行錄屏講解,并把錄制好的視頻上傳智慧職教云課堂,讓學生課后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加以學習消化提升。教師也可以在課后讓同學以小組的形式,上傳相應的討論作業,或者針對某個主題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課后的線上討論,讓學生將課中學到的英語語言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運用,學生在用中可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在依托智慧職教云課堂的同時,還可以成立微信班群,方便進行課后個性化差異化的輔導。當然,教師課后也需加強對學生的監管,及時檢查記錄學生在智慧職教云課堂中的學習數據,根據數據,及時調整改變教學授課方式,使得教學效果得以更好地提升。
六、結語
高職英語課程以智慧職教云課堂為依托,整合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線上線下結合,使得英語教材變得立體動態化,英語教學內容則更為豐富,英語教學目標不僅僅只是讓學生記憶和理解英語詞匯和句型,更應該讓學生用英語進行對話、討論、分析等,學生在提升英語的同時也提升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這也促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更有深度。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師與學生的角色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變成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教師在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高職英語課堂中,不再僅僅是傳遞英語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而學生在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高職英語課堂里,他們不再只是傳統課堂里的忠實聽眾,而是變成有獨立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監管能力強、具有創造和創新能力的學習者。本人相信,高職英語課程倡導實施能夠博采眾長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更好地優化高職英語教學,為高職院校培養更多復合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下)[J].電化教育研究,2004(3):1-6.2004(4):22-26.
[2]張治勇,殷世東.遠程教育混合課程探析[J].現代遠距離教育, 2011(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