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萍
【摘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時代背景下,初中教育的關注點雖然還停留在各大主科上,但對美術、音樂、信息技術等學科的重視程度卻在不斷提升,而音樂作為美育的核心內容,因其具有對學生美學素養、鑒賞能力、藝術涵養的培養具有促進作用,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可在實際教學中,初中音樂課堂效率與授課質量并不理想,為擺脫傳統教育模式下的窘困境地,號召廣大音樂學科教師積極探尋新式教學方法就顯得格外重要。本文對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流行音樂融入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流行音樂;學生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融入的意義研究
(一)充分調動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的獨立意識較強,他們獨有自己喜歡的、熱愛的事物,尤其是當前偶像遍地、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新的時代背景下,流行音樂元素充斥于我們的生活之中。任何一個聽歌的軟件或APP,如,搜狗音樂、QQ音樂、網易云等榜單上的大部分樂曲都是流行音樂,在這樣的環境熏陶下,中學生對流行音樂的熟悉度與認可度是遠遠高于民族樂曲、戲劇、古典音樂的。在學生心里認為,流行音樂代表了一種潮流、代表著年輕人的朝氣。同時,流行音樂包括歌詞、配樂、旋律等內容也與處于初中階段青春期學生的躁動而火熱內心尤為貼合。因此,學生對流行音樂有一種莫名的執著與喜愛。音樂作為學科教學中與流行音樂聯系最緊密的學科,如果教師能夠嘗試將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流行音樂融入課堂教學中無疑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課堂活動參與感的強烈效果。
(二)打開音樂殿堂之門
俗話說:“存在即合理。”流行音樂能在我國音樂市場中占據半壁江山,就足以證明其優勢價值。在傳統音樂教學中,教師往往以教材為基礎,輸出一些具備一定的價值導向的曲目,但由于學生對音樂的認知不全,無法體會歌曲背后的深層含義與藝術價值,而教師又不管不顧地講解并強制要求學生掌握,在扼殺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也堵塞了通往音樂殿堂的大門。而流行音樂中也含有諸多的音樂知識,比如,吉他、架子鼓等樂器的巧妙運用,升調、降調的瞬時轉換等都是良好的教學切入點,只要學生對流行音樂感興趣。那么,他們大概率也會對其演唱方法、配樂演奏等內容感興趣,所以,我們可以將流行音樂中的諸多元素拆分揉碎,一點點地引導學生進入音樂殿堂。
二、初中音樂課堂中流行音樂融入的策略研究
(一)緊跟教材,靈活引入
在初中音樂九年級下冊中,第六單元是膾炙人口的歌,其中便有流行音樂的影子,比如,《龍的傳人》歌詞朗朗上口、旋律歡快、激動人心,歌詞的價值取向符合中國社會的發展需求。這種優質的流行歌曲必然能成為音樂教學中的一大亮點。但我們可以看到,按照教材的目錄順序,該歌曲的出現往往要到學期末,這時大部分內容已經講解完畢,就算能起到一定的激趣作用,可教學后所能產生的引導效果大概率會隨著學期的結束而走向衰落。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適當調整該歌曲的引入時機,音樂教師可以在學期開始前便開始講解。許多中學生很早就聽過此歌,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上通過讓學生們進行“試唱”來活躍課堂氛圍,這不僅會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機會,更會為其帶來“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覺,在學期伊始之際就深深迷上音樂課堂。除此之外,適當地調整授課內容,也有助于在之后的時間中向學生推薦或讓學生自薦同類型歌曲,在喚醒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讓其改變對流行音樂的固有認知,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們多去“聽一聽、學一學”那些訴說愛國情感、人間真情的曲目,以避免被所謂“偶像”“天團”所發行的以情愛為主的曲目吞噬。
(二)明確流行音樂的教育作用
音樂教師對流行音樂的認知會直接決定該元素的引入所能起到育人效果的優劣。所以,這就要求每一個音樂教師要學會以客觀的態度看待流行音樂,并對其進行合理評價,正向可定其教育價值的同時也要看到其有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流行音樂是文化多元發展的產物,有獨立特征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程度的復雜性,最突出的是其商業化、市場驅動化、大眾化特點。初中生尤其是初三學生,要面臨中考的洗禮,升入九年級后課業壓力明顯提升,適當地聽一聽流行音樂有著釋放情緒、舒緩壓力的效果。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趣味性較強的音樂活動,如,歌詞記憶大賽、歌詞接龍、小小歌唱家等,以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游戲方式將流行音樂引入到課堂之中,給學生們真正創設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舒緩緊繃的神經,釋放學生內心壓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育起到一定的積極的影響促進作用。此外,初中音樂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把所有人都培養成音樂家,最關鍵的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認同感、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可憑借主觀意識分清什么是高雅、什么是低俗,起到陶冶情操的效果。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流行音樂的美育價值,通過合理的引導,讓學生感受音樂魅力、世間美好,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社會、品位生活,并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逐漸健全“三觀”,用流行音樂的獨特魅力去影響新一代的青少年們走積極向上的發展之路。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深受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與初中音樂教學內容本身有著高契合度。為切實有效迎合學生群體的口味,調動學生們對音樂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音樂教師以及相關工作者應努力思考切實可行的融合策略,真正以學生為出發點,嘗試開拓“以教材為主、流行音樂為輔”的教學模式,打造獨具魅力的快樂音樂課堂,為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做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黃珊.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音樂欣賞的有效性教學分析[J].北方音樂,2019,39(13):214-215.
[2]韋珍雅.探究情境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9(10):109.
[3]張艷徽.人音版初中音樂教材——交響音樂作品教學與實踐策略思考[J].文理導航(中旬),2021(8):96-97.
[4]鄒蕾.探究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民族音樂教學——以“西北放歌”一課為例[J].參花(下),2021(7):144-145.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