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音樂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認知能力、感知能力、創新能力,還能夠有效地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生活充滿情趣。因此,在實際的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高地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興趣的激發,針對黨校高中音樂教學的不利因素通過正確的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聆聽和欣賞,使學生在情境教學中感知音樂的美好,進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提高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中的效果。
關鍵詞:音樂教學;困境及有效性;提高措施
“高雅的藝術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使學生的思維更有創意,使工作更有效率,使生活更有樂趣,使人生更加精彩?!笨梢?,對學生進行高雅藝術的培養,非常重要。目前,普通高中開展的音樂教學實質上就是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情操的陶冶,同時對學生人格的完善有巨大助益。但是,由于諸多原因導致現在普通高中的音樂教學課程中的音樂鑒賞存在著不少問題。那么,如何才能夠提高高中音樂鑒賞課程的有效性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簡單地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音樂教學教學觀念普遍陳舊落后
由于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是考查課,不計入最終的期末考試成績,同時學校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音樂課程時間就安排得非常少,致使音樂鑒賞課程對高中學生的重要性得不到重視。此外,部分教師認為音樂教學只需要在課堂上教會學生唱歌,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一直將自己作為教學主體,使學生處于被動式的學習狀態,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打壓了學生對音樂的愛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素質教育的發展。同時,這種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無法有效地落實新課程的改革任務,忽視了對學生音樂的感知能力、審美能力等的培養。
二.高中音樂教學設備多數不夠完善
眾所周知,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喜歡唱歌,一般都是流行歌曲和網絡歌曲比較熱愛,而對音樂鑒賞課程提不起興趣,甚至覺得音樂鑒賞課程是枯燥、無聊、乏味的。筆者通過大量實際的教學經驗認為,引起這種現象產生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由于鄉村高中的音樂教學設備不夠完善,不能夠充分的利用音樂設備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和愛好。即使音樂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比較豐富多彩,幽默風趣,但是受到教學設施的局限,也會使音樂鑒賞課堂枯燥無味。
三.高中學生普遍缺乏音樂基礎
大部分高中學生對音樂知識沒有深刻的認識,只是單純的喜歡流行音樂,喜歡唱流行音樂或網絡歌曲。筆者認為學生嚴重缺乏對音樂鑒賞的熱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小學的音樂教學觀念落后,不重視對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培養。雖然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能力都非常的強,但是學生不能夠很好的接受音樂鑒賞課程的知識與內容,普遍認為只要學好語文、數學、英語等考試科目就可以了,這是目前高中音樂鑒賞課程質量得不到有效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高中音樂教學質量提高的前提是激發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而激發學生對音樂鑒賞的樂趣與熱情,打破原來枯燥乏味、單調的音樂鑒賞課堂,進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歡快、愉悅的課堂氛圍,最終達到提高音樂鑒賞課的最終目的。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充分了解導致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枯燥乏味的原因。同時,學校應該加強音樂教學設施的投入,通過先進的教學設備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應該通過分析導致音樂鑒賞課堂枯燥乏味的原因,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來創設具有創新性的、幽默化的課堂教學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了解音樂知識和掌握音樂背景并喜歡上音樂。
五.高中音樂教學提質的關鍵是啟迪學生想象空間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見,不同的人在同一個階段對同一事物的看法、認知、評價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實際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應該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進而創設出不同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使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讓他們在實際中體驗和感知音樂的美妙,不斷地創新學習,進而達到音樂鑒賞課程的最終目的,讓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活”起來,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感知生活的樂趣,學習的美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知能力和感知能力。
高中音樂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認知能力、感知能力、創新能力,還能夠有效地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生活充滿情趣。因此,在實際的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高地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興趣的激發,針對黨校高中音樂教學的不利因素通過正確的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聆聽和欣賞,使學生在情境教學中感知音樂的美好,進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提高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中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賈麗.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有效方法[J]. 音樂時空,2013,03:1.
[2]李平平.淺談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與學[J]. 音樂時空,2015,03:1-2.
四川省廣元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吳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