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任務型教學法強調“做中學”,它使學生們在老師指導下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通過將語言知識與能力兩者相結合,從而提升學生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本文結合外研社必修一第六單元課程為例,詳細論述任務型英語教學法如何合理運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英語教學;英語語言能力
【作者簡介】 吳天姿(1998-),女,黑龍江綏化人,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引言
作為高考的主要科目,大部分同學不得不為了考試而學習英語,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教師主要以高考分數為標準安排學生們的學習,使同學們在題海戰術下喪失了英語學習的興趣。所以,如何根據學生們的學習認知水平、能力和個人興趣去合理安排英語課堂,從而培養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是英語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能夠激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內涵
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從20世紀8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較為先進的英語教學方法。顧名思義,它主要是通過任務的形式來驅動英語教學。其理念由N.S.Prabhu在《過程教學大綱》這部著作中率先提出。在教師的監督、指導下,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達到課堂英語學習目標,提高英語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成績。任務型教學法強調“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以學習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強調灌輸式課堂,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法不再適應于如今的教學現狀。從而任務型教學法應運而生,它要求教師引領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來。
任務型教學法相比其他教學方法,更關注語言知識的實際運用,而不是語言形式的準確性。學生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可以訓練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當學生完成一項語言學習任務的時候,會增強學生語言學習的信心,從而培養學生語言學習的熱情。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要提供適當的幫助,幫助學生渡過難關。
二、任務型教學法存在的必要性
1.學生缺乏語言輸出能力。教育的本質并不是讓學生填鴨式的學,而是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強調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協同效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從被動接受向主動思考轉變,掌握學習的主動性。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以高考為風向標,為了學生能夠取得好成績,不斷增強對學生語法、單詞、短語、固定搭配等只關注語言形式準確性的機械訓練,并不關注學生的實際應用,只重視輸入而忽視了輸出。但是,語言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如果學生只會背單詞和語法,那就變成了“啞巴英語”。因此,英語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促進學生的語言輸出,創造機會讓學生們開口說英語,避免學生的英語學習僅停留在背一背、聽一聽以及看一看等淺層次。因此教師在布置任務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只有這種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任務,才會在英語課堂中起到實際的效果,能夠讓學生主動運用與追求語言運用,讓學生不再過分注重英語語言形式的準確性,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
2.學生缺乏語言綜合技能。長期以來,英語教學僅停留在背一背、聽一聽以及看一看等淺層次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幫助在高考這個獨木橋中取得一個良好的成績,但是不利于學生語言綜合技能的培養,導致學生雖然學會了英語卻不會應用。語言綜合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這五種技能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就像是木桶效應,任何一個技能的短板都會導致整個英語技能的弱化。因此英語學習者必須要重視五項技能的協同發展。基于任務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了練習五項技能、英語教學課中的互動以及用英語交流思想的機會。基于學生的生活真實體驗可以進一步落實英語教學實際應用中使用英語語言的目的和作用,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有利于語言交流和應用的環境,而且改善他們對語言形式準確性的過分追求。同時,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將體驗到如何運用英語思維來完成任務,如何運用英語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更好地和小組成員一起合作,學習如何處理不完善的信息,以及如何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更加追求語言的表達能力而不是語言形式的準確性。
三、任務型教學法的使用原則
以往的課堂環境過于強調語言形式的準確性,而任務型教學法擯棄了這種觀念,營造一種能夠運用英語去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語言環境。任務型教學法在使用過程中,既注重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英語語言思維的培養,又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用語言做事的能力。如何有效實施任務型教學法,筆者總結了三項實施原則。
1.真實性原則。真實性原則是指材料和情境的真實性,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盡可能使任務來源于真實的生活經驗、貼近生活現實。英語是建立和維持交際的工具性語言,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而是為了語言的實際應用,可以在生活中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首先考慮真實性和生活化教師設計教學任務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知能力以及課堂的教學目標,合理設計任務。任務應貼近學生現實生活和生活體驗,課堂上的任務材料應盡可能真實地提供語言信息。但在實際高中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忽視語言的交際功能,從而設計的課堂活動大部分都是機械的,只注重語言形式的準確性,而不關注語言所傳達出來的實際意義。教師也缺乏對教材內容的處理,教師應根據實際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刪減和增加,設計更多貼近真實的活動。脫離學生生活經驗的任務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參與度不夠,從而英語思維也會受到限制。
2.交際性原則。在使用英語這門語言進行文化交流時,說者要盡可能地表達清晰從而使聽者能夠聽清楚,因此說者為了保證信息得以準確傳送、意義得以正確表達,應適當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任務型教學法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用目標語言進行交流的機會,提倡“做中學”的原則。在實際課堂中,許多英語教師擔心在任務型教學中設置大量的小組活動會不利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阻礙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事實上,任務型教學法重視語言形式和意義的有機結合,并不忽視語言知識的學習,且在為與他人合作互動中鍛煉溝通能力、提升語言的綜合能力運用提供了平臺,并沒有忽視學生合作中的自我思辨和批判性思維思考這個過程。
3.主體性原則。任務型教學課堂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背景、學生的興趣和才能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更應該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從而設計出更適合學生的任務,杜絕出現教師灌溉式教學,忽略學生主體的現象。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學生學習背景、學生的興趣和才能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設置適合他們的任務,這便能引導學生開口用英語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小組的任務中,在任務完成后,教師要做好任務后的反思,與學生交流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心得,以提升任務設置的邏輯性、實用性并且增加任務的樂趣。
四、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任務型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前任務、任務環與后任務。下面以外研社新版高一教材Unit 6 “At one with nature-Understanding ideas - Longji Rice Terraces”為例,說明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任務型教學法。
1. 前任務。前任務階段,教師首先介紹本課學習的主旨,然后設計將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布置的任務,最后教師向學生們解釋本堂課所要完成的任務,在學生進行任務準備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相應的指導,激活學生已知的詞匯、句型,從而引出學生執行任務時所必須用到的新的詞匯與句型。在本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觀看一段關于龍脊梯田的視頻,以便引入本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為本課任務做必要的準備,包括完成任務過程中所需要的新詞匯、新句型,掃清學生完成任務的障礙。
2. 任務環。任務環階段就是這一過程的執行階段,也是任務型教學法最重要的階段。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去組織自己小組的任務。教師也可以進行個性化的課堂設計,教師可以設置多種多樣的教學任務,如辯論賽、節目訪談、拼圖、頭腦風暴、角色扮演等,激發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信息交流的興趣,提高自己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例如“Longji Rice Terraces”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組,經過組內討論讓學生們寫一本旅行游記、出發前寫一本攻略這些生活中會真實發生的事情,讓同學們在任務的驅動下,有目的地用英語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組內成員在對任務進行探討后,形成一份報告,選擇組內一名成員向班級同學匯報,老師和其他小組的學生共同對該小組的匯報結果進行評價,便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從而取長補短,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后任務。Wills(1996)在關于后任務的解釋中提道:“后任務是關注語言結構,反饋學習過程,各學習組通過各種形式分析其他小組的執行任務情況,引導學生注意語言形式,做必要的鞏固性練習,提高學生對語言形式的敏感性,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語言難點,完成知識遷移。”在完成了前任務和任務環階段,就到了后任務階段,這一階段學生已經完成了小組任務,并且已經將小組討論的成果匯報給了其他小組。教師已經進行過了評價,那么這時就要操練一些重要的語言點了,這時往往是關注語言形式本身,即形式的準確性。
結語
任務型英語教學法采用多種任務的形式輔助英語教學,設計貼近實際真實的英語學習任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形式,是高中英語教學模式與創新的有效手段,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也會提高。
參考文獻:
[1]汪婧.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9(4):117-120.
[2]余麗君.基于任務設計的大學英語教學[J].海外英語,2018(22):92-93.
[3]嚴娟.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9(15):128-129.
[4]李卉.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