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滿足新課程改革與學生的發展需求,應當注重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樣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調動,還能促進學生自身綜合素養與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基于此,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的學科“核心素養”內涵進行簡要的分析;隨后,對有效培養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路徑進行說明。以供相關人士的閱讀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科素養;內涵及培養途徑
引言:
在整體的教育、教學活動當中,“核心素養”具有極為重要的教育價值與作用。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不僅能夠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行激發、調動,還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進而可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與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小學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內涵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當養成并具備的,使其能夠滿足社會需求,以及終身學習與發展的能力,其中包括學生的知識理論、品質道德與實踐能力等綜合素養。而小學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則是以核心素養理念為基礎,并結合自身學科特征所衍生出的一種全新教學理念。
在針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時,應當加強對語言內容的建構與應用,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全面的培養與發展,同時還需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得到綜合性的發展,還能使其肩負起繼承傳統文化的重任[1]。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學科,語文教學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對語言內容的建構則是提高語文核心素養的最基礎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規劃時可將其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與目標,并利用更為科學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對語文學科知識進行更高效的積累,并在實踐過程中對語言文字進行更好地運用。對于學生而言思維發展的過程,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反應,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概念與表面現象,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必要的強化。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發現美、欣賞美,以及表達美的能力,這樣能夠對語文學科中的人文特性進行更加充分地體現,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與價值觀念。此外,在語文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繼承,是其中重要的組成內容。語文教學內容中含有豐富的、優秀的傳統文化,而學生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切地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并有助于推進文化多樣性的發展。對于學生的自身成長與發展來說,“核心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因此教師應給予“核心素養”足夠的重視,以便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與能力進行提升。
二、有效培養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措施
(一)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
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案規劃,以及教學方式的選擇時,都需要在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進行;而為加強對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教師應當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及時的調整與轉變。首先,教師需要對核心素養的基礎概念、教學價值等進行更加深入地了解與學習,以便使自身能夠形成“核心素養”的意識,以便為之后的教學工作打下基礎。其次,教師應及時學習并掌握新的教學理念與防范,在語文學科的實際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教學作用,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點撥與指導,借此促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以形成[2]。同時,教師必須重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學習差異,并可以根據學生個人情況落實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能夠指導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得到全面性的發展。第三,教師應當注重自身專業素質與能力的建設,并能夠使自身的教學思維與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樣才能使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中,進行不斷地自我完善與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不斷變化與發展的教育教學需求。
(二)對學生的教學活動參與性進行提高
由于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等特征,并對各種新鮮事物也有著極大的好奇心,這是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主要動力來源。因此,為使語文教學得以順利進行,教師應當在充分認識到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內涵的前提下,制定更為科學化的語文教學方案,這樣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調動,還可以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不斷深入地探究,借此使學生的學科素養獲得提升。例如,在對《宇宙生命之謎》進行教學講解時,本文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對“地球之外是否有其他生命的存在?”這一問題進行思考,這樣才能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更為充分地了解與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對“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這一問題進行總結與歸納,并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對相關問題進行自由的討論,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思維碰撞自由的碰撞過程中,自身知識探究參與的積極性被調動,從而有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
(三)通過課外閱讀加強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對于語文科學的學習而言,僅靠教材中的文章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因此教師可以定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對自身的知識、視野進行拓展,還能夠對閱讀文章中的好詞、好句或精彩段落進行不斷地積累,借此使學生自身的語文學科素養獲得提升[3]。同時,語文教師必須注意的是,當學生處于小學階段時,其思維意識的發展并沒有完善,所以小學生的個人發展非常容易受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時,教師必須對推薦的文章、書籍進行認真的選擇,保證閱讀內容中的價值觀念與思想,可以對學生的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使學生可以免于干擾信息的影響。同時,為加強對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語言方面的積累,并對自己的閱讀感受與想法進行記錄,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語言素養,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并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教學改革的大背景與教學要求下,語文學科素養所具有的價值越加地顯著。而小學語文教師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需要在了解其核心內涵的同時,對自身的教學理念、方法進行必要的調整與改進,并采取更為積極的教育教學方式,使學科素養培育的過程獲得高質量優化,這樣既能使學生的學科素養獲得提升,還能夠推薦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覃舉書.淺析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J].中外交流,2019,026(026):223.
[2]鄭曉宇.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9,000(002):30-31.
[3]劉海明.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路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8):64-64.
作者簡介:姓名:郭英,(1968.08—),女 ,籍貫:蘭陵縣東埝頭社區,大學學歷,一級教師,在蘭陵縣第十二小學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