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中職英語教師順應新課改的要求設計分層教學活動,這極大地提高了中職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發散了中職生的英語思維,同時,縮小本班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差距。本文首先介紹了分層教學的內涵及意義,然后分析中職生英語學習差異化表現,接下來總結目前中職英語分層教學的不足之處,重點探究了分層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關鍵詞】中職英語;分層教學;學生差異;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劉倩(1986-),女,漢族,安徽宿州人,宿州應用技術學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近年來,中職院校招生規模逐漸擴大,學校面向社會培養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時,以分析學生差異、了解班級學生英語學習現狀為前提,中職英語教師應用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這一方法,以此緩解不容樂觀的英語教學現狀,從整體上提高班級學生英語水平,全面優化英語教學質量。由此可見,該論題具有探究的現實性意義,具體內容如下。
一、分層教學基本介紹
1.內涵。分層教學指的是,教師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學習潛力等),基于學生發展差異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并科學分組、區別對待,確保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調動,同時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成績全面提高。這一教學法又被稱為分組教學法,目的是全面提高班級所有學生的學習能力。
2.意義。一方面,兼顧班級每名學生。教師根據能力層級將班學生細分為不同群體,并為各群體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使各群體成員得到鍛煉,直到各群體的學習水平顯著提高。其中,教師細致觀察群體中每名學生的表現,并做好記錄,為后期成績測試、表現評分提供依據。此外,這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學習道路上保持樂觀態度、不懈追求,讓學生意識到激發能動性的重要性,最終班級學生間差距會逐漸縮小,班級整體學習動能得以調動。
另一方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分層教學屬于新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尊重學生學習差異性的基礎上,合理配置教學資源、科學制訂適合各層級學生的教學方案,并針對性布置學習任務,實現系統化教學。一段時間后,班級教學質量和效率會顯著提高,同時取得公平化教育的良好效果,真正為教學改革提供推動力。
二、中職生英語學習差異化表現
中職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受智力水平、學習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因素影響,英語成績有高低之分。因此,教師應客觀分析中職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差異化表現,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因材施教。
1.學習基礎差異。中職生英語學習基礎相對較薄弱,并且學生間存在一定差距。部分中職生英語基礎扎實,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學生都能主動學習,因此,將這類學生劃分為A級。班級中英語成績差的學生往往存在從眾心理,這類學生學習能動性和自控力不強,英語課堂上經常出現注意力分散、消極應答等現象,將這類學生劃分為B級。個別學生在逆反心理影響下,與英語教師提出的教學要求背道而馳,借此方式吸引師生關注度,尤其是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很難重拾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往往自暴自棄,這類學生劃分為C級。
2.學習方式差異。中職生的英語學習方式不盡相同,一般來說,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表現出課前預習、課堂集中精力聽課、課后復習、認真完成作業,同時,這類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動態創新、學習方法靈活調整。部分學生的英語成績平平,學生需要在中職教師督促下完成各項單詞學習、語法理解式記憶、閱讀訓練等任務,一旦教師減小管理力度,那么學生極易隨波逐流。還有一些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我行我素,無視課堂紀律,對英語成績漠不關心。
三、中職英語分層教學的不足之處
中職院校英語課堂運用分層教學模式的經驗較少,實際教學中存在一定問題,致使分層教學的應用優勢片面發揮,不利于各層級學生的均衡發展。下面具體總結分層教學運用中的常見問題,希望為日后教學方法的改進提供思路。
1.分層教學意識淡薄。意識對行為的導向作用不容忽視,中職英語課堂實施分層教學,要求中職英語教師樹立正確理念,強化分層教學意識,以便正確指導教學實踐,科學組織教學活動。實際上,部分教師對分層教學工作的認知存在高低之別,一些教師忽略中職生差異性,在統一授課思想引導下設計教學活動,對于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極易產生挫敗感,隨著英語學習阻力的增加,學生自信心大大降低,最終班級英語整體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若英語教師運用分層教學時僅在形式上分組,未根據中職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和實際教情進行分層,長此以往,中職生在英語課堂上會產生厭學情緒。
2.教學環境不夠優化。濃厚的英語課堂氛圍能夠減輕師生教與學的壓力,并釋放學生的學習潛力,但如果英語教學環境過于沉悶,那么分層教學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并且會不同程度地制約英語教學改革。當前,分層教學中,有的英語教師存在急于求成心理,所以根據已有經驗把控教學節奏,不同程度地忽視了中職生在分層教學活動中的表現,難以全面保證分層教學質量。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局面一旦長期存在,那么中職生會在英語課堂上產生壓抑感,不利于拓展學生英語思維,最終分層教學效果與預期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3.中職生被動參與。如今,部分中職生回避英語學習層級這一問題。中職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對英語教師的分層教學較排斥,很多學生以應付心理參與分層教學活動,如果英語教師未能正確引導,那么英語學科教與學不能良性循環,導致英語教學有效性大幅降低,并且中職生的英語水平短時間內將停滯不前。殊不知,缺乏學生支持的分層教學有必要在英語課堂將舉步維艱,這對教育教學和師生發展會帶來負面影響。
四、基于學生差異的中職英語分層教學策略
學生間學習差距客觀存在,要想盡可能縮小差距,有效實施分層教學。分層教學活動設計從多個階段進行,如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測評等階段,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尊重教情和學情,使分層教學有效性大大提高。
1.用于課前準備階段。中職英語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應在英語備課階段實施分層教學。教師備課時,首先考慮本班學生 英語基礎及對新知識的接受情況,其次了解學生對英語理論知識學習和英語知識運用的興趣度,并與職業傾向相聯系。這項備課內容主要是“備學生”,因為分層教學模式要根據班級學生發展的差異性來展開,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級,分別對應優等生、中等生、差等生。分層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沖擊,能夠更好地符合現階段中職生均衡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分層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班級學生的整體進步。為了避免學生分層環節出現失誤,教師通過座談、問卷等形式進一步確定學生層次的劃分依據。除了“備學生”之外,還要“備教材”,中職英語教材知識點要適當分層,如基礎層、重點層、難點層,使其與學生層級相適應,為接下來的分層教學活動組織做足充分準備,使分層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具體來說,英語教師根據教材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設置層次分明的教學目標,同時,巧妙設計提問環節,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用于課堂教學階段。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模式。由于A級學生的學習水平較高,這個層次的學生能夠鞏固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其中,設定單詞聽寫準確率高達99%的教學目標。B級學生的學習水平中等,教師要求這個層次的學生達到基礎知識內化、知識一般運用要求,設定單詞聽寫準確率為85%的教學目標。C級學生的學習水平較低、學習意愿度不強,教師希望這類學生能夠對英語知識感興趣,能動地學習單詞、短語等知識,并達到簡單應用的教學要求,其中,單詞聽寫準確率達到50%即可。對應的教學方法分層策略為:英語教師對A級學生有選擇地進行知識講解,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B級學生進行知識詳解,注重對學生的學習引導,并進行拔高訓練;對C級學生主要進行學習意愿度調動,為增進同學友誼,教師鼓勵A級學生、B級學生帶動C級學生,進而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從整體上提高各層級學生的英語水平,使層級間差距最小化。
英語課堂上設計分層教學活動,圍繞對話教學、閱讀教學兩部分進行。鳳凰職教版基礎模塊英語教材第三冊第四單元“如果你收到投訴——If You Receive a Complaint”這部分內容中,教師為A級、B級、C級學生布置不同的對話練習任務,引導各層級學生自如回應口頭投訴,以此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C級學生應掌握投訴接受方式以及拒絕方式,對應的句型分別為“how to accept a complaint”“how to reject a complain”,此時英語教師讓學生以反義詞對照的記憶法來掌握accept(接受)和reject(拒絕)兩個生詞。對于B級學生,需要在C級學生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拔高訓練,即在特定語境中cosplay,從而豐富投訴主客體體驗,對話情境為“Jack has a problem with his printer, so he calls the customer service department to complain”,這要求B級學生熟悉客服用語,并根據問答情境正確使用。A級學生的對話教學任務繼續升級,以拓展學生發散思維,鍛煉學生聽力、口語表達能力,教師這樣提問:“If you are a customer service staff, how to calm the restless mood of the customer?”這對A級學生的生活經歷、思辨能力提出挑戰,A級學生的回答表現對B級、C級學生起到示范作用,能夠將課堂分層教學效果高潮化。
3.用于課后測評階段。中職英語課堂實施分層教學法后,要想檢驗該方法的教學效果,可以通過測評的方式進行了解。具體來說,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置難度不同的測試題,組員參與測試過程中閉卷答題,不可交頭接耳,從而確保成績的真實性。為取得雙向測試機會,英語教師課后主動與各層級學生溝通,讓學生說出對測評試題以及測試活動的想法,做好記錄工作。這項測試活動,一定程度上突顯了中職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機會說出在英語學習環節遇到的阻力以及學習收獲,這一過程是學生自我審視、自我提升的過程。最后根據測試結果適當改進英語測評內容、調整測評形式,以期調動學生配合的積極性。一段時間過后,測試結果顯示:A級、B級、C級學生均能達到測試標準。這說明分層教學活動能夠提高班級學習英語成績,同時還會調動各層次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熱情。
分層教學考評過程中,英語教師實施全過程評價,并構建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盡可能保證評價結果真實性和可靠性,為日后分層教學策略的改進提供依據。實際上,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能夠對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掌握,而且還能及時調整中職院校英語教學計劃和目標,確保所培養的職業人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分層考核評價過程中,英語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除此之外,還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獎學金評定、職業規劃、課外實踐等內容,并在分層教學評價體系中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以此提高中職生對分層教學考評的重視程度,使其積極參與、出色表現。
五、結語
綜上所述,以尊重中職生差異為前提,靈活運用分層教學方式,以此提高各層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實踐能力。在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測評、課后輔導等環節運用分層教學,大大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賀文麗.從學生差異角度談中職英語分層教學活動設計[J].現代職業教育,2018(3):90.
[2]范舒宇.英語教學目標與檢測分層策略探討[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18):121.
[3]洪燕茹.基于學生差異的初中英語分塊分層作業設計分析[J].考試周刊,2019(20):130.
[4]季小秋.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開展分層英語教學[J].黑河教育,2020 (8):8-9.
[5]陳柳蓉.基于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初中英語分層作業設計探究[J].考試周刊,201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