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
摘要:隨著新課改落實推進,教師們也在適應新時期教學發展需要,主動創新轉變授課方式,不斷優化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努力探索出適合學生成長及發展規律的教學模式。初中數學課堂知識點較多,概念抽象,學生被動學習只會對數學產生疲倦感,師生互動頻率減少,課堂學習效率降低。通過問題導向教學方式,能夠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適時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拓展學生思維想象力,減少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時間,留下足夠的自我思考的空間,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探索思考中,加強學習的主動性。
關鍵詞:問題導向;初中數學;策略建議
引言
初初中生正處于成長中的青春期,對身邊的事情有著很大的好奇心,容易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很關鍵的。教師要設計好問題情境,選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新課引入,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同時,學生好玩的年齡特征,課堂上進行自主思考和小組探究的時候,教師要注意觀察課堂情況,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及時給學生糾正他們在思考中遇到的問題,增加師生互動交流,讓學生真正從數學學習中收獲知識,也能感受樂趣。
一、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
問題導向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精心設計問題,提前到學習的起點,并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然后學生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探索尋找解決方案,獲得和掌握新知識。在數學課堂上,問題導向型教學方法通過不斷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進行思考,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都有很好的效果,引起學生的探索性和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在數學問題導向教學中,設置問題情境是相當重要的。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應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為基礎,構建學生渴望學習的活動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學生具有探索知識的欲望。因此,教師在備課和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巧妙地設計問題,有意識地將課堂知識融入到這些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來自現實,屬于現實,表現出來的問題要反映問題的本質。
二、問題導向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建議
(1)注重數學思維的培養
在初中數學問題導向教學中,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僅要緊扣數學本質,還要在問題的提出中,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不能脫離教材內容,只傳授形式。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就必須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
例如,在應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對平方差公式進行探究時,教師可讓學生自行思考,證明平方差公式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多項式的乘法計算,得出平方差公式,期間,教師向學生滲透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而在解釋平方差公式的幾何意義時,設計一個圖形是長寬分別為(a+b)和(a-b)的長方形,在此基礎上,減去一個長為(a-b),寬為b的小長方形,然后拼成一個新的有缺口的長方形,這個缺口正好為邊長為b的長方形,并讓學生列出兩個圖形的面積公式。在這一步驟中向學生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來解釋平方差公式的幾何意義,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數學問題,使得學生對數學科學研究的本質及其規律性的深刻認識。
(2)重點把握重難點內容
運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時,教師應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問題,將設計的問題集中于重難點內容,問題中所隱含的知識學生學過的舊知識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減少教師把控課堂的時長,將學生課堂自主探究學習時長延長,對學生可能在思考和探究過程中出現的疑問進行及時糾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初中數學《二次函數的y=ax2圖像和性質》探究中,為了幫助學生掌握二次函數y=ax2的基本性質,教師課前進行任務布置,要求學生通過畫圖并觀察下列幾個二次函數的圖象,找出其規律,總結上課發言,函數包括:y=1/2x2,y=2x2,y=-1/2x2,y=-2x2,學生對四個二次函數進行列表、描點、連線、畫圖,最后并觀察四個二次函數圖像,找出四個函數圖像之間有何異同點,課上學生進行相互交流發言,教師進行總結歸納,最后得出二次函數y=ax2的性質。這個過程中既讓學生體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又促使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的魅力,發現規律,簡化本重難點知識學習,提高學習質量。
(3)循序漸進的提問模式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需要讓學生產生對數學知識的需要。初中生本來就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數學教學就是把學生的這種探索欲轉化為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產生學習動機。為此,需要設計循序剪輯的提問模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看到數學的本質和數學魅力。從創設情境開始,創設有意思的、與學生實際生活切實相關的、吸引學生注意的教學情境,為更深入的學習提供契機。
例如,學習《銳角三角函數》一課時,創設情境問題,在山坡上修建一架高壓天線,需要從山底開始架設電線,塔尖與地面高度是35米,斜坡的坡角為30°,需準備多長的電線。這道應用題可以轉化為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即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銳角角度和其對應的邊長為已知條件,求解斜邊的長度,利用學生之前學過的三角函數知識,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對的邊是斜邊的一半,輕松可以解決問題。緊接著,將電線垂直高度調整為50米,或將斜坡角度提高到60°,需要準備多長的電線,還是利用三角函數計算得到。幫助學生加固對正弦函數求值的印象,使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本節所學知識解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問題導學教學中,問題設計是教學的關鍵,要能凸顯數學的本質,與學生智力發展和認知水平相適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巧妙提問,提出具有導向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自主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羅金星.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才智.2020(09)
[2]余長葵.問題導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高效應用[J].新課程.20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