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
摘 要:一體化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是推動素質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加強小學體育內容連貫性、銜接性的關鍵。本文從體育構建一體化體系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兩方面進行分析,對影響一體化背景下體育教學工作的原因進行思考,從而得出關于完善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并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強化教學監督等方面進行優化,為落實一體化體育課程建設提供可行的實踐路徑,為做好一體化背景下體育教學工作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一體化背景;體育教學;教學工作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9-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83
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是社會、學校、家長密切關心的問題,由于小學生進行體育課外活動的時間少之又少,且現階段體育教學內容無法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使得如何做好一體化背景下的體育教學工作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重點研究的課題,也成為建立橫向一致、內在統一、縱向銜接體育課程體系的關鍵。
一、小學體育教學構建一體化體系的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新課改中明確指出當前小學體育基本目標、基本內容與發展目標。根據學生興趣愛好以及特長設計體育教學,是新課改指出的教學基本目標,充分體現出一體化體育教學建設的連續性;基本內容指的是運用合理、合適的教學方法安排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為調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應加入一些課余訓練;體育教學應以培養學生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作為發展目標,以此為小學生終生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根據大綱要求,小學1-2年級、3-6年級體育必修內容分別占70%、60%,選修內容占30%、40%。但相關調查顯示,小學低年級一體化體育教學建設落實較好,高年級由于體育教學內容變化較大,一體化教學并未完全體現出來。
(二)緊迫性分析
在國務院下發的相關文件中,已經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小學體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從體育教學方法與效果之間具有密切聯系,只有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模式,堅持從整體角度思考小學生身體素質問題,才能獲得關于開展一體化體育教學活動的新方法。形成終生體育鍛煉習慣應從青少年抓起,要求不同階段的體育教學應在內容上連貫,且橫向要一致、縱向要銜接,同時要做好每個體育教學節點的工作,根據每名學生的成長情況建立完整的體育信息檔案,為小學體育教學一體化建設提供保障,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連續性。因此,在一體化背景下,思考如何做好體育教學工作,對推動學生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1]。
二、體育教學一體化建設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體化”教學模式已經得到國家的重視,教育部也發布關于推進一體化教學模式進入校園的文件與辦法,但由于小學體育教學受到傳統模式的限制,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措施落實得并不到位,首先,未充分認識到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性,且沒有形成統一的認知,在體育課程目標的設定上,與統領目標存在銜接不當的問題,從而導致體育教學一體化建設效果并不理想。其次,部分學校小學體育教學內容與一體化建設內容銜接不當,甚至發生斷裂,且選擇與組織的內容過于簡單,重復度較高,漸進性較弱。以田徑為例,“蹲踞式起跑”是小學體育教材的短跑練習的主要內容,在中學以及大學的教材中仍會出現“蹲踞式起跑”,而學生渴望的技術內容并未體現在小學教材中,導致學習內容缺乏漸進性。最后,由于對小學體育教學一體化建設的監督大環境失位,部分學校管理層、教師以及家長未承擔起相應的監督責任,導致一體化教育模式落實不到位。此外,專業隊伍建設不統一也是影響體育教學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體育領域研究相對窄化,并且許多小學體育教師由于自身素質不達標,缺乏全面掌握學生特點的能力,使得整體隊伍基礎掌握能力不符合一體化建設的標準,便導致小學體育教學一體化建設陷入困境。
三、探討構建一體化體育課程體系的策略
關于小學體育教學一體化建設工作,為進一步探索體育教育改革全新的實踐途徑,要從根本上把握一體化背景下體育教學的規律、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認真做好各項籌備工作,積極運用創新性思維構建一體化建設的思路,針對實際情況開展體育教學理性設計,進而從根本上推動一體化體育教學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一)構建思路
構建小學體育教學一體化模式應從根本上把握科學性原則、漸進性原則、整合性原則,從橫向角度來看,一體化模式下的體育教學內容應與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相符,并符合動作、技能等發展規律;從內在角度來看,一體化模式下的體育教學主線是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育健康知識、專項運動能力、體育行為習慣等是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外在表現為“學、練、賽”高度融合、長遠發展;從縱向角度來看,一體化模式下的體育教學強調不同學習階段的體育課程目標、內容、評價、實施等方面具有較強的銜接性與連續性。
(二)教學理性設計
一體化體育課程體系要素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評價、課程實施四大部分,其中,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健康第一,立德樹人”是一體化體育課程體系的目標,也可將課程目標設定為“橫向一致、內在統一、縱向銜接”,并根據學生在不同體育學習時期內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身體素質能力,將總目標細化為分期目標;在內容上,使用體育文化、體育運動技能、體育健康等方面知識,豐富原有的體育課程框架,從而凸顯出一體化體育課程體系的特點與優勢,對保障學生生命健康、提升教育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段、課堂、能力是一體化體育教學的三大評價層面,同時使用多維的方式檢驗學生體育學習效果,并按照等級評價標準對學習效果做出專業的判斷,為針對性內容的實施奠定基礎;組織內與課外是實施一體化體育教學的主要方面,組織指的是體育課堂,興趣小組、社團等學生進行課外鍛煉的活動組織,逐步將課內體育教學延伸到課外,并使用課外活動補充教學內容,促進一體化體育教學得到有效落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