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菊 趙娜 郭亮 周穎 唐虎利


摘 要:職教20條中第10條提出推動校企全面加強深度合作,現代學徒制試點是深化產教融合、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現形式。為了更好地體現校企合作,實現校內教學和企業實習環節的統一,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快更好地勝任企業的崗位工作,該文對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內容進行了重構,旨在鞏固提升教學效果,深化校企合作。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內容重構
中圖分類號 G7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7-0201-03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Content of “Poultry Raising and Poultry Diseases Preven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king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ajor of Ningxia Agricultural School as an Example
LI Huiju et al.
(Ningxia Agricultural School,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Article 10 of the 20 vocational education articles propose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ening of the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Modern apprenticeship pilo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realization form of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reflect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chieve the unification of teaching and enterprise practice, and enable students to be qualified for the post of enterprises more quickly and better after graduation, this paper restructured the course content of the school textbook “Poultry Raising and Poultry Disease Prevention”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nsolidating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deepening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Poultry raising and poultry disease prevention; Course content reconstruction
所謂課程教學內容重構,就是根據企業崗位需求、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教師教學經驗積淀、教師對教學大綱理解的深度和廣度等,依據教科書的脈絡,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再配置、再改造、再優化,以形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課堂實際講授內容[1]。
1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內容重構的必要性
現代學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項旨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就是企業和學校聯合培養,學生要跟企業和學校簽訂合同,部分時間在學校學習,一部分時間在企業工作,既是企業的員工,也是學校的學生,即邊理論、邊實踐。現代學徒制是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2]。
寧夏農業學校于2018年10月成功申報了教育部第3批畜牧獸醫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試點期限為2年。養禽與禽病防治作為畜牧獸醫專業的核心課程,現有的課程教學內容與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學徒制背景下人才培養的要求,必須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構。經過調研,篩選出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寧夏農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現代學徒合作的企業,該公司已發展成為集祖代和父母代蛋種雞飼養、蛋雞養殖工程技術研發、種蛋孵化、雛雞銷售、技術服務于一體的育、繁、推一體化種禽企業。學徒都是按照崗位進行輪崗跟師學藝,雞場崗位分為場區生物安全防疫員、雞群生產管理員、生產設備維護保養員、雞只病理檢查員、孵化員5個崗位,打破了傳統的按照禽場的建設與經營、家禽品種、家禽繁育、家禽人工孵化、蛋雞生產、肉雞生產、養禽場疫病綜合防控的章節進行講授。為了更好地踐行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合作“專業對產業、基地對車間、學生對員工、教師對師傅、教學對崗位”的銜接[3],對《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內容的重構尤為關鍵。
2 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內容的重構
為體現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方向,開發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創新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寧夏農業學校畜牧獸醫專業,就現代學徒制雞場崗位,通過走訪、電話訪談、研討會、線上調研等,了解用人需求、崗位對應的專業知識及對課程設置的建議等,明確了企業需要的崗位及其知識、能力要求,真正解決了現代學徒制“為誰培養學徒、如何培養學徒”的問題。同時,為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重構提供依據和基礎。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內容重構后是按照崗位進行重構(見表1),打破了傳統的按照章節進行的講授(見表2),實現理論知識體系向崗位能力體系的轉變。
在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下,我國新冠病毒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同時也體現了疫病防控和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要想很好的控制新冠病毒的蔓延,從感染者的發現、上報、隔離、消毒、治療等環節嚴格把控。而養禽則是養殖業中生物安全防疫要求最高的,一般不接受學生的參觀實習,現以場區生物安全防疫員崗位為例,講解課程重構后如何開展教學。
(1)課前:通過釘釘軟件[4,5]發布場區消毒視頻、疫苗保存及免疫接種視頻、常見傳染病的發生流行撲滅視頻等讓學生在課前學習,使學生了解相關知識。
(2)課中:結合課前視頻,以學生為主導,引導學生了解消毒藥品、生物制品、驅蟲藥的性狀、作用、用途、應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傳染病的發生、流行、撲滅等基本知識;掌握雞場疫病免疫程序內容,課中采用分組討論探究式學習,教師做好引導、答疑解惑和總結。
(3)課后:通過雨課堂 [6,7]發布作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并做好課后的反思。
(4)學徒跟崗:學生在校內接受相關崗位能力知識后,去企業跟師學藝,實現了理論知識體系向崗位能力體系的轉變,企業師傅和校內指導教師做好學生的指導工作。
3 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內容重構后取得的成效
3.1 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動性得到了極大提高 養禽與禽病防治重構后在課程授課過程中,發現學生聊天、睡覺、看課外書籍和開小差等現象大大減少,并主動積極地與同學和教師交流、溝通。依托多媒體教學,將校企合作作為抓手,把家禽的生產過程當作主線,把理論知識同圖片、錄像、視頻、案例、禽場養殖結合在一起,并采用雨課堂、釘釘信息化手段開展線上線下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效果[8]。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課程內容設置情景問題,讓學生自己發現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并讓學生自主展開學習,從被動轉變成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3.2 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 理論與實踐“雙劍合璧”,方能鑄就“美好教育”。教育研究專家和一線教師的相互抱怨,說明教育需要搭建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和貫通的橋梁。在具體的養禽與禽病防治教學活動中,需要把校企合作基地當作橋梁,將工作崗位分解為教學模塊,每個崗位中設置教學任務,學生(學徒)在學校和企業之間進行交替學習,提高技能。從而把理論內容融入實踐教學的活動中,打破課堂教學和工作現場的差異,實現教學一體化[8],進而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崗位能力
3.3 有效實現崗課證相融通 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內容是按照崗位進行重構,孵化員屬于五大崗位之一,孵化員崗位任務的職業素質與要求是掌握種蛋管理、種蛋的品質鑒定、孵化技術、雛雞的鑒別能力。通過對孵化員崗位任務的講授,為學生考取家畜繁殖員資格證做鋪墊,有效實現崗課證相融通[9,10]。
3.4 教學內容與工作崗位更貼合 課程內容重構是按照禽場場區生物安全防疫員、雞群生產管理員、生產設備維護保養員、雞只病理檢查員、孵化員等5個工作崗位進行重構,與工作崗位任務、職業能力及素質要求更貼合,實現了理論知識體系向崗位能力體系的轉變,為學生畢業后能更好地就業和勝任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4 結語
以現代學徒制背景為契機,為體現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能力為本位,對《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內容進行了重構,改革創新了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并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課程建設的腳步不會停止,任課教師在教學上要不斷地自我反思,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活力和吸引力,推動課程改革,為更好培養出貼合工作崗位的畜牧技能型人才盡心盡力[11]。
作者簡介:李會菊(1984—),女,寧夏銀川人,碩士,講師,從事畜牧獸醫專業教學工作。? 收稿日期:2021-05-08
參考文獻
[1]許馳,陳慶章.課堂教學內容重構的原則與方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137-143.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J].職業技術,2014(10):18-19.
[3]李會菊,何濤.“現代學徒制”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20(22):181-183.
[4]史文妍,朱杰.以“釘釘”為手段的高校學生管理途徑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06):100-102.
[5]包靚,趙旭斌,王飛非.基于釘釘平臺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應用探索與實踐——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為例[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1):10-14.
[6]黃成龍.雨課堂讓教學更輕松[J].科教文匯,2016(12):27-28.
[7]盧小玲,劉雪萍.雨課堂讓實驗教學更輕松[J].教育現代化,2019,6(20):76-77.
[8]張言召.高職畜牧獸醫專業養禽與禽病防治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學研究,2020(11):138-139.
[9]劉晶瑩,姚書琴,易君芝.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崗課證融通”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6(17):239-240.
[10]王曉洋.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崗課證融通”實踐教學體系研究——以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輕工科技,2017,33(11):174-176.
[11]李潔,李迎春,高艷陽.《塑料橡膠成型原材料》課程教與學的內容重構[J].廣東化工,2020,47(11):240-242.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