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產業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而在初級教育階段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特別是現在處于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的,本文主要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展開分析,旨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信息技術;高中教學;實踐研究
高中信息技術是與社會緊密相連的一門學科,而高中階段作為基礎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階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高中階段信息技術的教學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既是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特別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社會變化的主要動力,因此應該重視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力。
一、高中階段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內容
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等內容,旨在通過信息技術的學習提高學生對于信息的敏感度和價值信息的判斷力,在利用計算機領域的思想方法形成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的思維活動,評估和選擇常用的數字資源與工具,有效管理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在信息社會中增強個人道德規范、文化修養等內容,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既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要求,本文也是以這四個方面為主要切入點展開教學分析,促進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提升。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召開策略:
(一)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注重學生信息意識的培養
信息技術學習和應用的關鍵在于對于價值信息和敏感度的判斷能力,由于社會信息眾多,價值大小不一,而且信息的時間也具有一定的先后順序,信息作為信息社會最具有分析價值的內容,對于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信息時代成長下的高中生來說對于信息資源并不陌生,只是信息意識比較淡薄,在面對各種信息時,缺乏對于信息價值的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大多數只是把信息當作生活內容普通的一部分,沒有刻意的分析信息背后蘊含的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因此學生的信息意識需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進一步強化培養,在進行信息意識培養時要注重一定的技巧,盡量從學生感興趣或者學生熟知的領域進行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在講解數據與信息這部分內容時單純進行課本內容講解具有一定的枯燥性,而且學生的信息意識也不能夠得到增強,我們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一些話題進行引入,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從而加深對于信息形態的認識,了解信息技術的價值,如可以以馬云的淘寶或者電子地圖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來分析數據與信息的關系,增強對于數據被解釋之后才具有信息價值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大數據、電子商務等眾多內容的了解,強化學生的信息意識,進而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注重分析信息的價值,從而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潛移默化的引導和滲入,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識,才能夠提高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學習樂趣,了解信息技術的真正學習用途,從而將被動學轉化為主動學習,將來更好地利用所學知識造福人類與社會,因此教師應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注重學生信息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從而真正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促進學生長遠發展和進步。
(二)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
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計算思維能力才能夠靈活運用用計算機知識,從而深刻理解信息技術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因此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計算思維能力是學生進行高層次信息技術應用和學習的基礎,對于以后的編程、軟件開發和網站編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學習算法與程序設計這部分內容時,既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同時又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能力,因此這部分內容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熟練掌握與應用具有一定的難度,我們首要需要進行問題的分析,然后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設計,最后才能得到答案,很多同學剛開始覺得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還需要編寫程序覺得太麻煩,可是在運用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當中,算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算法是程序設計的核心,直接影響者程序的通用性和有效性,當我們學會用計算機算法計算長方形面積時就可以嘗試計算其他多種圖形的面積,慢慢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學生計算思維能力既與學生的思維習慣有關,同時與學生的邏輯能力有關,要讓學生慢慢發現計算思維樂趣所在,然后逐步深化和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應該伴隨學生學習信息技術過程的始終,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在與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計算思維能力,從而強化對于問題的分析能力,更好的用信息技術解決現實中的一些復雜問題。
(三)在信息化技術開展過程中注重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注重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計算機一些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的認識,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對于信息資源進行深層次的加工,從而形成更具有價值的信息作品,促進學生創新和合作能力的提高。在進行數據處理與應用這部分內容時我們可以以班級數學考試成績為例建立圖表進行分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圖表進行參數的設置如,按照數學成績由低到高進行排名,或者按照學號進行數學成績的排列,查看哪些學生的數學成績上升比較快等,通過這樣多方面獲取信息可以使同學們更深層次發掘圖表蘊含的價值,并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可以按照需要對圖表信息進行各種整合,從而得到新的圖表,同時還可以將圖表與文字或者其他多媒體新式結合,提高圖表的信息展示能力,其實這部分內容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習過,由于受學生理解能力的限制,學生的創新性存在一定的不足,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思想已經接近成熟,對于很多的事情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和理解,再進行這部分內容學習有利于深化這部分知識點,彌補以前學習中的不足,從而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信息技術學習體系,增強創新能力,從而提高信息技術的信息整合和優化能力。
(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道德觀念
信息化社會下由于網絡傳播媒介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存在難以監管等問題,再加上有些人存有不法之心,突破法律與道德底線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從事一些違法犯罪行為,這與信息技術教學目的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開展信息技術的學習中應該注重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觀念,增強學生的自律能力,從利用所學信息技術為社會服務,造福于人民的目的出發。
在利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到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做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違背的事情,不在網上散播和轉發不實言論,對于自己的網絡行為和現實行為都要規范要求,為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該將學生的德育擺在首要位置,堅持先成人再成才的育人原則來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學習人工智能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客觀理性地看待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人工智能對于社會發展的影響,對于人工智能引發的一些人文、社會問題進行思考,客觀理性地對人工智能的功能變化、應用領域進行看待,既要考慮到人工智能的便利性,同時還需要考慮人工智能大范圍推廣對于人類社會的挑戰,人類應該如何應對這種挑戰,如就業壓力等,只有這樣才能增強信息技術學習中的責任感和道德感,增強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從而在今后的信息技術應用中客觀的分析信息技術成果,從而進一步規范自己在信息社會的言行,不做社會不良輿論的散播者和發布者,從而將信息技術發展應用與社會發展聯系起來,增強個人的道德觀念和社會責任感。
(五)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促進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行原有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漸顯露,教師應該結合信息技術的教學和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從而增進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課堂效率,進而達到整體的教學目標,如可以將任務驅動教學法用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當中,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上教師通過布置任務的形式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而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的學習獲得新知識的學習,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思考能力,有利于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從而使學生了解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價值所在,增強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信息系統的支撐技術時教師可以給出這樣的課堂任務,信息技術的支撐技術有哪些,具有什么作用,這時學生就可以帶著任務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學生學習完成后由教師進行課堂檢測,以便于發現同學們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從而進一步強化,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任務驅動法確立了學生學習主體的學習地位,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中提高創新能力,增強信息意識,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
(六)增加信息技術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生活并且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學習時應該引導學生加強信息技術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而強化信息技術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在學習中將信息技術與現實問題聯系起來,從而利用信息技術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如在進行信息系統的搭建實例這部分內容講解時我們可以將一些企業的信息化辦公流程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如將電力企業的整個運作流程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從電表的安裝到最后電費的智能化分析,從總的計算機房的智能控制分析到偏遠地區線路的鋪設和搭建,等這大大解決了電路線路分布地域寬、使用人員廣、管理難度大等問題,解決了現實運行中電力公司的一系列復雜問題,節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提高了計算結果的精度和準確性,同時提高了整個電力行業的管理水平,通過對于企業信息系統搭建進行實例分析可以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真正發揮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價值,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
結束語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普及和應用,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在普通初級教育階段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注重學生信息意識培養,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和數字創新能力,提高社會責任感和道德層次,促進核心素養的提升是適應現階段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時也是學生適應社會長遠發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學中要以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為要求,采用多種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推動社會主義信息化進程做出突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曉麗.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研究[J].信息技術,2019,008(027):P.32.
[2]趙小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揚州大學碩士論文,2019,000(001):P.15.
[3]胡萩琳.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8,000030):P.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