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娜
【摘 要】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帶動教育教學的深刻變革,STEM教育理念也隨著社會人才市場發展的需要應運而生。學校要培養技術實用型人才,更要培養全面發展的技術實用型人才,所以小學地方課程的設計中將STEM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以助于培養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STEM理念? 小學地方課程? 教學設計
將STEM教育理念結合到小學地方課程設計,是近幾年來在我國教育教學中開始探究應用的,國外在很久之前就將STEM教育理念與小學教育進行有機結合,以助于培養小學生STEM的素養,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充分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創造力,讓小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時能夠進行臨危不懼,從容淡定地將問題解決,所以我國的小學教育教學中將STEM教育理念進行著重設計應用,讓小學生盡早培養出STEM思維,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提升教育教師團隊的專業水平與綜合素養
STEM教育理念是最近幾年才在我國小學教育中出現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對于經驗豐富的教師來說,將STEM教育理念融入于小學地方教學的課程中,會讓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如何將這種新型的理念適當地應用在教學課堂設計中是小學教師一直在探索研究的。所謂的STEM教育理念通俗來講就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一種教學理念,包括數學知識、科學知識、技術應用、工程和藝術等五個方面的教育教學內容。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都不平衡的階段,所以對于STEM教育理念這種綜合性教育思維比較強的理念,小學生接受起來比較難,更不用說理解與掌握了,所以教師在培養小學生的STEM理念的時候應先加強自身的專業水平,讓教師對于STEM教育理念進行深刻理解與實踐,讓教師團隊的總體專業水平與綜合素養達到更高層次,這樣在小學地方教學課程的設計環節中才能將STEM教育理念更有效地傳達給小學生,讓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將STEM理念由難以接受變為容易理解,并且能在實際在生活中靈活地應用。
STEM教育理念主要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這種理念是一種比較實用的思維理念,教師對于STEM教育理念的理解與分析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種引導性的,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會讓教師在引導小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時更具影響力。比如,在小學《人·自然·社會》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教材中“與朋友同行”的相關知識時,地方教師就可以用“朋友”為教育主題,讓學生思考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等內容,讓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局限在同輩之間才會成為朋友,打破了學生對交友的誤解,讓學生知道教師與學生也可以成為朋友,人和動物也能成為朋友,朋友之間是相互尊重的關系,對學生的交友觀產生積極的影響,讓學生在交友時能更好地尊重他人,與他人保持良好的關系,同時也增進了學生與教師的關系。
二、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開發學生的實踐意識與創新思維
STEM教育理念是一種隨著科技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所以培養小學生的STEM理念時,就要適當地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多媒體技術對于STEM教育理念在地方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是一種極為便利的輔助性工具,所以小學教師在地方課程設計時要科學合理地借助多媒體,將小學生的實踐意識與創新思維都有效地開啟。STEM教育理念涉及到很多的知識理念也在實踐應用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在進行小學教學時教師就要借助多媒體將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動畫演示,讓小學生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從而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小學生地方課程教學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教學資源,所以在進行教學時,小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地方特色的資源,對小學生展開教育教學活動,讓STEM教育理念在實踐教學中得到更好的發揮與應用,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自身的STEM理念,并且在實際應用中提高小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教師可以在小學地方課程的設計中借助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進行地方課程中欣賞活動。小學《人·自然·社會》課程中注重小學生的欣賞活動教學,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圖片或者相關課程都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讓具有動態的畫面美直觀生動地展現在小學生面前。比如,在學習《家鄉物產》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將“蠶繭”這部分的圖片展示出來,并且將人們用蠶繭做出來的絲巾和綢緞都用視頻短片的形式播放。小學生在看到生活中常見的絲巾綢緞甚至是唐裝都是蠶繭做成的,都十分好奇,尤其是在看到唐裝走秀表演時,學生一下子就激動了,所以學習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了,而且小學生對于家鄉也產生了更強的自豪感。
三、結合STEM教育理念,構建學習資源庫
地方特色課堂教學環境中最大的優勢就是資源的可開發性比較大,小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因地制宜地將周圍的可用資源都變成教學的輔助性資源,讓小學生在獨具特色的教學環境中開發自身潛能,促進未來的全面發展。教師應用STEM教育理念在小學地方課程教學課程進行設計,讓小學生在實踐中利用周圍對學習有用的資源輔助自身的學習發展,培養小學生學會就地取材的能力,使得小學生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中都能夠快速找到適用于自己的資源,幫助自己獨立解決實際問題,并建立起小學生的資源數據庫,讓小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比如,教師在溫嶺地區進行小學地方課程的教學時,就可以借助當地的特色生物資源,帶領小學生認識各種國家保護珍稀動物的種類,如穿山甲、赤腹鷹、雀鷹、紅隼等多種珍稀動物的生存環境以及生存現狀通過多媒體技術用圖片或者視頻短片的形式展示出來,使得小學生對于這些動物都有了一定了解,讓小學生從小就養成保護小動物的意識。教師還可以在STEM教育理念進行游戲環節的設定,讓小學生能夠在游戲實踐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充實自己的知識寶庫。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STEM教育理念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激發了小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小學生知識整合能力和絕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有助于小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在生活與學習中都有能力獨立解決問題,凡事都會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加小學生的學習技能,讓小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生活與學習都是一片光明。
參考文獻
[1] 李慧慧,楊文正,許秋璇.基于STEM的小學科學教學活動設計與應用案例研究[J].中小學電教:教師版,2020(S1):84-87.
[2] 張崇岳.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神州(上旬刊),2020(4):120-120.
[3] 譚大勇.以STEM為基礎的小學科學課程設計分析[J].中外交流,2019,26(29):231-231.
[4] 夏菁.STEM教育理念下小學科學課程中問題情境的設計和思考[J].教育界:教師培訓,2019(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