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沖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師會嘗試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以此來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那么什么是整本書閱讀教學呢?具體來說,就是讓學生通過相關的技巧以及方式去閱讀整本書,并且連接相關的課文,讓學生從整體上進行感悟,教師在注重教學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應幫助學生明確相關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積極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從建立聯系、積極引導、營造氛圍這三個方面進行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策略研究
為了幫助學生初步感知閱讀的重要性,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閱讀給予重視,并且通過一定量的整本書閱讀,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閱讀指導,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單篇閱讀而言,學生往往感受不到文本的魅力,所以用一定的方式來讓學生建立整本書的閱讀感知,能幫助學生提升相關的閱讀水平,也能讓學生逐步感知其閱讀效果,以此來建立更加強烈的情感共鳴。
一、建立相關聯系,提升閱讀質量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閱讀質量,教師首先要豐富學生情感,建立與文本相關的聯系。在制訂相關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時,可以通過高效閱讀整本書來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要義。其次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能夠充分推動課堂的高效進行。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和文本之間的聯系。最后再讓學生選擇相關的材料,閱讀材料,以此來幫助學生感悟其中的道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1]。
比如,在教學《秋天》時,首先就可以讓學生建立起和秋天的聯系。這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感受秋天的美景,然后再次通過相關閱讀,讓學生細致體會有關秋天的文章。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感受到秋色的美好,然后再從景色上入手,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過程之前,教師需要合理制訂教學計劃。可以要求學生先進行相關讀物的查找,在學生查找的過程中,教師進行整合。通過這樣的整合,學生能夠很好地感知文本,也能夠大致地了解其閱讀的素材。
二、教師積極引導,促進高效閱讀
為了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有所成長,高效閱讀是必要的。在閱讀引導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制定一系列的閱讀活動,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保證良好的閱讀課堂氛圍[2]。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猜字謎或者設疑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當學生有了好奇心之后,再次建立起相關的聯系,來幫助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
比如,在教學《棉花姑娘》這一課時,教師可利用故事性閱讀激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然后給學生推薦閱讀《格林童話》或者《一千零一夜》,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故事性的閱讀文章產生相關的興趣,進而通過一定的課外閱讀開闊自己的視野。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感興趣的故事,如果在講述過程中學生掌聲十分熱烈,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評級,然后再給予獎勵,這時學生就會非常積極,并且全身心投入到閱讀教學過程中。
三、營造良好氛圍,提升閱讀體驗感
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體驗,教師要營造相關的氛圍,只有氛圍濃厚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才能全身心投入。因此,在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時,教師要設置幾個活動來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水平,并且通過相互監督或者相互討論的方式來提升教學質量,讓課堂保持高效。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能體會到閱讀探索的美妙。在整本書閱讀中,需要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自然能調動起學生對文本的感知熱情,提升學生的閱讀體驗感,增強趣味性。
比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教師可以多找幾篇關于景色的文章讓學生閱讀。通過閱讀多篇文章并進行橫向對比來找出這些文本中景色的不同,再從縱向深入,從獨立的文章中研究景色的相關特點,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相關的小組討論,給學生進行任務式分類。通過這樣的分類,學生可以很好地投入課堂中,對于相關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或者是學生互動的形式可以得到有效突破。在這樣的閱讀活動中,學生提高了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進行積極思考,同時在課余時間也可以進行主動探索,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為了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提升閱讀能力,教師首先要制訂合理的計劃,保證學生的閱讀效果。其次通過相關的引導,幫助學生建立高效課堂。最后再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保證學生始終保持高漲的閱讀熱情。
參考文獻:
[1]陳小潔.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思考探究[J].語文課內外,2021(10):262.
[2]夏陳飛.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思考[J].中華志愿者,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