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飛
摘 要:目前,新課改的實施背景下催生了多種新式教學理念,單元整合教學理念便是其中的一種。從單元整合的角度來看,其是指將課程內與課程間的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整合。在小學階段采取單元整合教學法既可以增強單元課程之間的關系,改善課堂教學效果,還能夠引導學生系統地學習知識減輕學習負擔,幫助學生實現綜合化、個性化的發展,更符合現階段教學改革的要求。從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來看,單元整合式教學法的應用則可以將分散、雜亂的數學知識集中成體系,通過知識間的聯系來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此,文章中基于單元整合教學理念對小學數學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旨在優化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單元整合;小學數學;教學探究
一、 引言
從單元整合教學的角度分析來看,其是指教師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之后,站在全局的角度采用系統性的方法將教材中分散且具有聯系的知識進行整合重組設計。通過單元整合式教學既可以將教學重點放在數學知識本質及思想方法的探索上,還能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數學作為基礎且重要的學科,對于培育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師更需要將單元整合式教學法運用到其中,通過單元知識的有效契合來增強數學教學的系統性、整體性,滿足現階段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推動小學生的綜合化發展。
二、 單元整合教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各種思維的碰撞交流
從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來看,這些知識既有自身的獨立性也有著一定的聯系,在學習和復習的過程中都有著類似的結構,通過一定的連接之后便可以形成一個整體。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單元整合教學法既可以深化學生對概念及方法的理解,還能夠對數學知識進行整理,促使學生思維碰撞,從而推動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二)有助于凸顯教材的編排優勢
從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看,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材料,而數學教材則是教育專家依據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來進行編排的,在培育學生邏輯思維方面具有極強的優勢。而在教學中從單元的角度出發對數學內容進行整合,這樣既可以促使學生系統性地學習數學知識,還能夠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推動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
(三)有助于培育學生的數學素養
從數學的角度來看,通過對教材中的單元結構線索進行整理重組,既符合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需求,還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尤其是單元整合教學法的層次性、梯度性,對培育學生的邏輯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培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非常的重要。
三、 單元整合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在預習環節的應用
從小學階段對單元整合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來看,需要教師對數學教材深入地解讀,才能夠為各個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所以,在課堂預習環節運用單元整合教學法需要教師依據教學重難點來設計教學目標,才能夠確保該種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數學教材中的單元主題進行整合,結合課標、年段、目標等方面來將獨立的數學知識揉碎,尋找單元知識的共性,實現對數學知識的重現組合。對于數學主題單元的設計,第一,要認識新知識、了解新知識的內容,第二,帶著問題聯系、對陌生習題進行記錄,第三,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拓展。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便可以引導學生清晰地掌握本單元的數學知識,突破學習中的重難點。
(二)在復習環節的應用
從每個單元的知識來看,在復習的過程中都有著類似的結構,這些知識雖然有著自身的獨立性但也有著一定的關聯性。對小學階段數學知識的復習應用單元整合,既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數學概念、方法等知識進行梳理,還需要以學生的思維碰撞作為契合點對單元整合進行優化,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梢?,在小學數學復習階段運用單元整合,既可以實現學生思維的碰撞,還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豐富的知識結構。例如,在復習“觀察物體(二)”這一課的知識時,對單元整合的應用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圖紙上對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物體進行描述。比如足球,教師要求學生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足球,學生可以發現看到的形狀是一樣的,這樣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給出三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要求學生將觀察到的幾何組合體繪制出來。這樣在課堂復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的水平來對所繪制的幾何組合體進行匯報交流,這樣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知識梳理能力,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討論和交流,以此來幫助學生高效地復習。
(三)在評價環節的應用
從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看,評價環節作為教師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途徑,運用單元整合教學法則需要教師從整體出發對單元知識進行設計,尤其是整個設計需要一次性完成。這樣可以使得整個教學方案更具有系統性,既可以從時間、思維的角度來對課內外時間有效銜接,還能夠在此基礎上實現創造性的深度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評價環節運用單元整合時需要以學習目標作為評價環節設計導向,采用分課時設計的方法將教學、學習、評價榮威一體,真正地實現教學評一體化。若是在課堂教學時沒有充足的時間完成課內評價,則可以將其作為課后作業。首先,教師在設計評價任務時,可以適當創設相應的情境,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檢測。其次,在評價環節,教師可以結合單元課程內容來進行“學后反思”設計,通過指導性語言來作為支架和路徑引導學生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反思,從而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消化。
四、 基于單元整合的小學數學教學對策
(一)深度研讀數學教材,探究單元內容關聯
從數學這門學科的知識來看,其屬于一個系統性的整體,所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則要深度研讀數學教材,對不同知識點之間的本質聯系進行發掘,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系統的知識網絡,引領學生在整體感悟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梢姡谶\用單元整合組織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度研讀教材,對教材單元間、單元內的數學知識聯系進行發掘,并將這些數學知識構建成完整的網絡體系。從小學數學知識體系構建的角度來看,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遵循“螺旋式上升”的原則。由于四五年級的學生有著較高的學習起點,所以教師就可以對一些跨冊的數學內容進行整合。例如,從“觀察物體”的教材編排來看,二年級的“觀察物體(一)”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實物,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立體圖片;四年級的“觀察物體(二)”要求學生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一個幾何組合體,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狀,學生從三個位置觀察三個不同結合體的內容,學生便可以發現某一個位置看到的三個幾何體的形狀是一樣的,這對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五年級的“觀察物體(三)”則是要求學生觀察所給定的一個面的形狀,然后使用積木擺出立體的拼搭形狀。學生通過從一個角度觀察到的形狀還不能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而在拼搭的過程中學生拼搭出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在單元整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三個不同的內容進行整合,這樣會使得數學學習內容更具有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