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芬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同樣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教師也越來越關注提高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這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讓學生形成縝密、精確的數學思維。但在當前,小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表達仍然存在一定問題。作為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需要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語言表達;培養策略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時期,數學對于促進學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表達數學語言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不僅體現在他們的數學計算過程中,同時還蘊涵在他們對數學語言的表達過程中,這對提高小學生數學思維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學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出發,對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提出相應策略。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必要性
第一,能夠鍛煉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數學是一門嚴謹且邏輯性特別強的學科,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使用數學語言,能夠潛移默化地提升小學生在數學語言上的表達能力,使其養成良好的數學表達習慣,幫助學生把握數學學科的邏輯性,在數學解題過程當中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
第二,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可以促使他們在抽象學習過程中將思維具象化,厘清思路,更快掌握學習知識。
第三,提高小學生日常語言表達能力。在數學學科過程中,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不僅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同時能提高學生的日常語言表達水平。學生在語言表達過程中不僅需要使用正確的詞匯,也需要邏輯清晰,以此保證表達的內容簡潔、表達的含義準確。學生進行正確的語言表述,可以從復雜的問題中快速提取中心思想,順利地與他人進行日常交流。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語言表達習慣
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首先就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語言表達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教師樹立良好的數學語言表達榜樣。小學生有明顯的向師性,教師應做好榜樣示范,通過有意識地規范個人數學語言表達來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例如,在進行錯題分析、解釋過程中,通過規范的錯題分析思路,向學生提供正確的邏輯方式。另外,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規范學生答題過程,以嚴格的標準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以及數學語言組織能力。
第二,鼓勵學生自主表達。以這題為例:籃球68個,排球比籃球多15個,足球比排球多13個,足球有多少個?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明確籃球、排球、足球條件之間的關系,這也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數學邏輯思維的關鍵。教師要在對該類題目的講解過程中,引導學生明確解題思路,讓學生能夠在把握已知條件的基礎上進行恰當的推理,明確如何通過已知條件來挖掘數學題目中的隱藏條件。教師在進行授課過程中也要改變原有的主導地位,引導學生進行表達,發表個人解題思路,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能有效把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誤區。
第三,引導學生參與師生、生生交流。教師對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不應僅局限在課堂上,同時還包括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培養學生數學表達能力的過程不僅限于師生交流,同時還包括學生與學生的交流過程。教師可通過有效組織學生參與小組交流活動,以強帶弱,讓每位學生在課后都有表達自己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
(二)基于生活,提升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運用直接思維思考問題的階段,因此對于數學的學習需要基于實際生活。學生的學習內容來源于現實生活,教師立足于生活實際開展教學,能夠讓學生從生活中獲取數學知識,從個人體驗過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突破傳統數學學習模式的束縛。教師應掌握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進行數學語言表達的興趣,聯系實際,將數學知識生活化、現實化,保證學生能夠基于自己的實際經驗,進行數學語言表達。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長方形、正方形形狀的生活物體帶入課堂,通過動手擺放來認識平面圖形特性,加強生活與數學知識的聯系,從而引導學生基于動手操作理解知識,復述知識點。比如,借助長方形瓷磚開展教學,引導學生利用數學語言闡述長方形瓷磚的長、寬,以及其與正方形的不同,調動學生的表達興趣,同時還能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因此,在類似的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進行思考與交流。
(三)落實鞏固,外顯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可以以布置作業的方式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設計多樣化的作業,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例如,在復習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總結與展示,在綜合實踐類課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寫數學小論文的方式,對數學知識進行拓展與探索。當下,教師和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但這一工作仍任重而道遠,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提高學生對數學語言表達的熱情。對于未來數學工作的開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更多數學習題,以小組學習活動方式展示個人表達能力,鞏固教學成果。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其始終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亟須引起家長與教師的重視。盡管當前部分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仍舊不足,但相關教學手段的使用已初見成效。教師通過在數學課堂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小學生學習及課外時間加入數學表達能力培養環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數學水平。另外,教師及家長應做好學生的榜樣,加強自我規范,規范數學語言表達,從而為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營造良好的氛圍。
參考文獻:
[1]何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要素與內涵研究——基于美英等五國數學課程目標比較[J].數學教育學報,2020(05).
[2]唐海軍,葉娟,張靜.小學低段計算教學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同數連加的解決問題”一課為例[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