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英語課程的學習是中職課程學習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教育培養技術人才的政策的實施,大部分考不上高中的學生可以選擇職中,但是這就導致職中的學生質量參差不齊,差異較大,而且學生對于基礎的不同,學生學習的效率普遍較低。對分課堂就是將課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教師為學生講解學習重難點,另一部分是學生對于知識的討論進而吸收的知識的過程。對分課堂強調學生主體作用,期望通過這樣的課堂模式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
◆關鍵詞:對分課堂;中職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應用
一、中職學校英語課堂面臨的嚴峻現狀
1.更加強調專業優先
中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往往強調學生在職業技術方面的重要性。在中職學校更加強調學生對于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的培養,是旨在培養一批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是中職院校配人才的培養目標,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課程。因此,在中職教學中,專業課的重要性要大于公共課,所以作為基礎課程的公共英語也就很難引起學生的重視。
2.學生基礎薄弱
中職學生大都是沒有考上高中,在初中學習能力一把,學習基礎較差。在英語的學習上,大多數中職院校學生英語基礎較弱,他們在中學時期對英語學習感到十分吃力乏味。在英語課上敷衍了事,態度不端,積極性較差,認為學習英語實用性不高,所以將大部分時間精力都花在了專業課程學習上。
3.傳統教學模式
教師依舊采用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沒有注重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時間緊任務重,教師在課堂上抓緊時間源源不斷地向學生輸送知識,面面俱到給學生解剖課程內容,導致學生不得不被動接受教學知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都得不到提高,這就使得教師的教學壓力大,而學生的學習壓力更大。
二、“對分課堂”教學模式
“對分課堂”稱為“PAD”課堂:由P(Presentation:準備)、A(Assimilation:吸收)、D(Discussion:討論)討論三部分組成。于2013年由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的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改革模式,是指將課堂的時間分為兩部分,每一部分占一半的時間,其中一半的時間用于教師對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講授,而余下一半的時間分配給學生用于吸收和討論。“對分課堂”強調要精華課堂模式,要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突破,使得教學課程的結構更加的清晰,在這樣的模式下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注重學生的主體和個體化課程的吸引,提升學生的學習收獲感。
“對分課堂”主要是將上課的時間通過這樣的模式交給學生和老師,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達到課內的師生交互、生生討論的課堂模式,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教師教學的壓力,也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擁有了學習的主動權利,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教師主要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劃出中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使得學生能夠擁有充沛的時間對所學的知識內化吸收,通過討論交流等方式對知識進行探索,積極參與課堂,把 握學習的主動權,使得學習英語不再枯燥無味。
三、“對分課堂”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在教師的準備教學中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運用最短的時間為學生展示教學的內容,達到精華的過程,使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都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因此,教師要注重運用新穎的課堂導入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開始就耳目一新的感覺,愿意加入到課堂中;教師還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多用微課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語閱讀內容。英語閱讀教學注重的是學生是否能夠將文本內容理解讀懂,由此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
2.在吸收的過程中
這個過程中師生共同探討的共生,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英語閱讀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要進行需要獨立思考學習根據自己的判斷,梳理知識的重難點,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此外,還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與同學交流的準備,并在 講臺上分享自學成果,以學習任務驅動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參與度,提升學習效率。
3.在討論過程中
教師要為學生構建合理的小組。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展開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學習小組的構建,構建合理的合作學校小組,即是學生合作的基礎,也是實現學生有效化的基本手段。小組構建的原則是“優勢互補,男女搭配”,這就需要教師對自己班上的學生進行充分的一個了解,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分組,保證小組內的學生質量差不多,并且在能夠在英語的閱讀學習中共同進步。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可以相互幫助,發揮小組的最大優勢。同時在小組教學的模式的時候,明確教學任務,在英語閱讀中要為學生布置主題,以一個英語主題,讓學生跟著主題去閱讀、去探討、去學習。由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在發布英語學習小組任務的時候,學生要明確小組的目標,最好是能夠建立“利益”共同體機制,學生能夠為自己小組的利益而努力奮斗。同時教師在小組學習中要做好引導和指引,在小組進行自主學習的時候可以參與到學生討論中,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在這個過程中,更好的建立師生之間的聯系,將對分課堂的意義發揮到最大,在討論過程中,讓學生全部地參與其中,實現教學目標。
四、結語
總之,對分課堂是一個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教師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準備、吸收和討論的過程中,構建和諧、師生互動的教學課堂,提升英語學習的效率,促進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慶梅.“對分課堂”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2020(16):41-42.
[2]郭雪飛.“對分課堂”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06):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