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波
摘要:高中階段的生物教育不只是要讓學生掌握生物學科的基礎知識和解題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方式,使學生通過生物課程的學習掌握一種新的看待問題和理解問題的方法。而高中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培育目標,是要讓學生將在生物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更好地實現自我發展和推動社會發展的能力和品格。具體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高中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是要使學生在夯實學科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運用生物知識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素養。
關鍵詞:高中教育;生物教學;核心素養
前言:當前,由于面臨高考的壓力,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科教學通常是由教師課堂灌輸和學生課下重復性練習組成,這樣的教學現狀使得高中階段生物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學科培養計劃的完成情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對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一重要問題進行思考和探討,有利于提高高中階段生物課程的教學質量。本文力圖在對高中生物學科日常教學的現存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找到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和方法。
一、高中生物學科日常教學的現存情況
(一)學生學習
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科是以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態與進化以及生物學科發展和現代社會進步之間的關系為主要內容。這樣的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距太遠,且又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使得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生物學知識,只能通過機械地背誦和記憶來應付考試。而學生通過生物課程的學習,并不能完全掌握生物學科教學計劃中所要求學生具備的核心素養。
(二)教師教學
當前,由于教學任務繁重而教學時間又相對不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看重的是學生生物學科知識和相關習題解題方法的掌握情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常常采用教師單方面的講述和學生重復性的練習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記憶。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不能讓學生高質量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同時也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對于高中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更是無從談起。
二、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創建探究式的生物課堂教學
在以往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將課程內容分割成概念介紹、公式分析及運用示例,和實驗原理與現象等部分向學生進行介紹。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課程內容的被動接受者。而要加強對高中生生物科學核心素養的培育,首先要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思考,讓學生的生物學科思維及核心素養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得到培養和提高。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一章《走進細胞-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的課程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思考“怎樣理解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這一問題展開教學,學生為回答這一問題,首先會通過閱讀課本對細胞的定義及其在生命體中的作用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將通過進一步的思考來理解一個小小的細胞也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而這樣一個完整的微小系統存在于所有生命體的構成中,并在不同的生命體中起著不同的作用。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以所要探究的問題為出發點,對這一課時的內容進行了閱讀和探索,不僅使得學生對這一課時的學習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使得學生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加強。
(二)加強基礎知識學習,為提升學科核心素養打基礎
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情況是培養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前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對于基礎知識,教師要在確保學生完全記住和理解的前提下,使得學生掌握運用基礎知識來分析課本中所提出的問題的方法。
例如: 在進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選修一第三單元《體液調節-激素與內分泌系統》的課程內容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對“腺體”、“激素”等概念有所了解,同時要使學生對“內分泌系統的構成和作用”、“研究激素的方法”等問題有初步的思考和研究。課堂教學時,教師要通過講述和舉例確保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一課時所涉及的概念,同時引導學生依據對這一課時基礎知識的理解,就課本所提出的問題形成正確簡潔的解答思路。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在課前預習和課堂講解中給予學生清晰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將陌生的生物學科知識分解為一個個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在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和理解的同時也使得學生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能力,從而為高中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打好了基礎。
(三)通過實驗促進理解,培養學生生物學科核心能力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課程中,實驗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組成部分,在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理論分析能力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高中生物教學而言,讓學生學會獨立設計和完成生物實驗也是重要的課程教學目標。在培養和提高高中學生生物核心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通過實驗來促進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同時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科的操作水平和實踐品格等生物學科核心能力。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二第二章《基因的本質》這一課時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來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借助這一過程,能夠使得學生對基因、DNA、RNA等抽象概念加深理解的同時幫助學生學會使用載玻片和顯微鏡等生物實驗器具,使得學生的生物實驗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高中階段的生物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進行實驗的方式展開課程內容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使得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踐品格得到提高。從而能夠全面強化高中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結語:在高中階段的生物課程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利于提高高中階段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和生物學科教學目標的完成水平。為切實提高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建探究式課堂教學來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借助實驗來加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也使得學生的實驗精神與動手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得到培養。讓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成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從發展核心素養的視角探討高中生物必修內容的變革.【J】譚永平.課程.教材.教法.2016(07)
【2】提高中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探索【J】周麗萍.中學生物學.2016(12)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規劃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項目編號:JJC131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