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萍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化學更加重視實驗教學設計,在實驗中融入了趣味性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感受,并且利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培養化學學科素養。初中化學實驗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需要在教學中更新教學理念,帶給學生符合時代發展的教學內容,成為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教學科目,如何提高化學實驗的教學效果值得大家深思,本文就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趣味實驗的應用作出簡要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實驗;設計要點;實驗策略
一、引言
化學是中考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同時也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為了豐富教學的教學形式,也為了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化學實驗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不斷的實驗中建立化學學科的完整知識體系。所以,化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有效的實驗設計。趣味實驗設計通過改善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氛圍來提升學生自主探析能力,這也對教師的授課能力和教學策劃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趣味實驗的設計要點
(一)激發學生自主探析能力
在部分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是實驗過程的領導者,學生完全根據教師的指導完成實驗。教師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根據教材內容,完成趣味化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欲望。有效的實驗設計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思考路徑。在現階段教學中,部分教師在實驗中忽視學生感受,學生完成實驗的興趣逐漸降低,從而導致實驗教學的質量下降。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設計實驗內容,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建立應用化學的概念,把實驗過程與趣味的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鼓勵學生依據自己的思考做出一定的嘗試,不斷鍛煉學生的化學思維。
(二)拓展學生的思維寬度
學生的思考模式大多都是來源于教材,很多時候對化學現象的分析都是基于教材的思路。導致學生僅僅從教材角度來學習化學知識,學生很難掌握分子、粒子等化學微觀物質的運動規律,造成學生缺乏對化學本質的思考和探析,這種情況下容易造成“應試型”學習現象,學生缺少創新性的意識,同時使學生們失去拓展的途徑。初中化學教師應在化學趣味性實驗設計中給學生一定的拓展空間,豐富學生的化學思考模式,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無論是化學、物理還是其他的科目,都必須遵循物質的客觀科學規律,以固定公式或者相關定律為基礎。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性的實驗設計讓學生自主的分析現象出現的過程和原因,從自身思考的角度讓學生理解化學知識的原理,同時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索,拓展學生的思維和知識范圍。
三、趣味實驗的實驗策略
(一)巧妙布置課堂趣味實驗內容
初中化學教師必須對實驗教學的設計進行優化,布置吸引學生興趣的實驗內容。就實驗本身來說,趣味的實驗內容遠比學習教材上的文字概念更受到學生的歡迎,也是提升教學效率的有效方式。初中化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進行實驗設計,給學生的深度解析奠定良好的基礎。舉例來說,在磷的燃燒實驗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對化學燃燒進行更好的理解,可以在課堂授課之前帶領學生進行實驗觀察。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趣味實驗題目,叫做“水火相容”,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準備好水、氯酸鉀晶體、黃磷、濃硫酸作為教學材料,將透明的玻璃杯里盛半杯清水,把氯酸鉀晶體加入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再加入小顆粒的黃磷。學生發現并沒有什么化學變化產生。然后教師可以將濃硫酸滴入到杯底,學生們發現了神奇的變化,玻璃杯的水中有火花在燃燒,形成了“水火相容”的奇妙景象。學生看到小紙花的變化立刻感覺到趣味性,并開始互相討論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也對教師的實驗過程產生了好奇。這就為教師的教學做好鋪墊,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結合自己的思考,不但快速地掌握了相關的知識,也對化學知識產生了興趣。
(二)結合信息技術創新實驗
信息技術目前在教學體系中已經廣泛應用,其多元化的應用模式和豐富的內容本身就是刺激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入,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思考路徑,從以考試成績為主要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放棄傳統的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理念,尤其在化學實驗中,學生的實驗思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必須從多元化的實驗設計入手,并以此帶動學生的主動探析能力,讓學生的實驗過程變得更加有效。例如,教師指導學生借助仿真技術軟件,帶領學生完成實驗,根據元素周期表歸納出一些元素的活動順序。類似于金屬元素與氧氣(O2)發生反應形成了氧化物如Fe2O3等通常都是堿性氧化物等一些化學規律,引導學生們自己探索化學科目的奧秘,模擬軟件可以通過動畫模擬、實景縮放等形式將分子的運動過程完整的展現給學生。教師利用引導性的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不斷地幫助學生拓展思路,提升對問題的思考,借此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保持著積極的心態,并獲得了發散思維的成長,提升了實驗課的教學成績。
(三)小組合作式實驗
學生對化學科目的一些繁瑣的概念往往存在排斥情緒,所以教師需要關注如何提高參加化學實驗的熱情,需要老師創新教學方式,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提升實驗趣味性,并促進學生深度參與到化學學習中。舉例來說,在“金屬的物理性質”的實驗中,教師首先布置一個小組學習探析任務,讓學生討論實驗的過程:學生可以利用不同的實驗路徑,比如用酒精燈加熱測試金屬的導熱性,用電路測試金屬的導電性,從不同的角度對金屬的物理性質進行剖析。通過小組成員之間不斷的討論,學生獲得了更多的思考空間。利用這些探析性的問題,讓小組成員互相配合,根據自己的思路去尋找相關的答案,并且集思廣益,最后匯合成一份共同完成的小組分析總結。教師利用小組合作的內容設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析的問題,學生之間能夠充分交流。教師根據實驗進度,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方向的指引,培養學生的化學知識獲取渠道。這樣可以很好地實現學生之間的合作,促進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結束語
學生如果只依靠文字的描述無法立體地掌握知識,初中化學教師應加強化學實驗的設計,帶給學生趣味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們通過在聽覺、觸覺等感官上的接觸提升學習效果,通過趣味性的化學實驗創新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促進化學學科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樊蓉. 初中化學趣味實驗的教學應用[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90-91.
[2]楊曉. 初中化學趣味實驗的開展小議[J]. 讀與寫,2020,17(10):218.
[3]郭素敏. 淺析初中化學趣味實驗的實際效用[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