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平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也普遍加強了對教育事業的關注。當前科教興國的時代背景下,我國越來越重視科普教學,在科普教學青少年是主要教學對象,而青少年科學素質的有效提高也有利于我國實現科技興國。學校是進行科普教育的主要地方,其中教學是進行科普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式,而在高中地學中滲透科普教育也有助于學生加強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提高。經過相關的研究調查發現,當前大多數的學校和教師對于地理教學中滲透科普教育都是非常關注的,并且比較支持。本文主要是從科學和教育的角度來進行結合研究,對高中地理科普教育的實施策略進行相關的分析,希望能夠促進其穩定發展。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滲透科普教育;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197
引言
將科普教學滲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興趣,還能夠促進學生的的綜合發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科普教育也有很多形式,例如辦主題板報和小組探究活動等等,通過這些活動能夠有效地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對科學知識和方法的掌握。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效的結合科普教育還能夠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逐漸參與的過程中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并加強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展。也就是說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素養和科學素養缺一不可。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加強科普教學還能夠促進學生認識地理知識和社會生產實踐的關系,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前科技成果的發展,促進學生社會責任感。除此之外,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巧妙地將地理知識和科學技術聯系起來。
1、國內外科普教育的研究現狀
當前很多發達國家早已經開始了科普教育,例如美國通過法律保障了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的權利,并且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來進行。美國在科普工作中能夠把青少年的科學素質放在首位,并且在進行科普教育方面比較注重科技館和博物館等建設,通過邀請一些科學泰斗和諾貝爾獎的獲得者與中小學生的交流見面,有效的提高中小學生的見識。其次,德國對于科學科普概念也有了一個非常廣泛的認識,并且提出了“科學與人文”的發展口號。他們認為在科普教學中,不僅包括了工程技術和自然技術,也涵蓋了社會學和人文學等。
我國在195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就明確了國家的科普職責,經過相關的研究調查發現,我國雖然非常重視科普教育,但是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來說,在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方面卻不理想,這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2、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科普教育的基本策略分析
2.1對于科普素材的選擇
高中地理教學中保障課堂質量,相關的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必須要做好備課工作,老師不僅要分析教學的重點還應該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所以在進行科普素材選擇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應該保證科普素材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因為地理教學中會涉及到文科和理科兩個方面的內容,不僅需要文科豐富的知識內容,還需要理科的嚴謹觀念,因此教師在挑選素材的時候應該重視素材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其次應該注重素材的時代性,當前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所以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地發進行改變,因此教師在選擇素材的時候應該與當前時代發展保持一致。最后是素材的內容應該與地理知識有一定的聯系,這樣在應用素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聯系到相關的地理知識,加強了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了解程度。
2.2問題教學
首先在選擇問題的時候,應該保證教師提出的難度始終,其次老師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來引導學生,最大程度發揮學生的探究自信心。最后老師還應該注意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老師在這些問題安排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來一步一步的加大難度,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形成。
依托情境來解決問題,情境教學是當前非常熱門的一個教學方式,在課堂中通過創設情境來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最終達到教學目的。所以老師在進行探究問題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問題中所包含的地理科普知識,通過具體的情景來將其聯系起來,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3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首先是要提倡學生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自主的進行資料收集,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在資料收集的時候不要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還可以涉及到一些課外知識。其次應該動手操作地理模型和實驗演習,如制作三圈環流的立體模型、地球內部圈層的結構模型等等。最后是開展地理科普主題的黑板報等,讓學生在創作黑板報的過程中鍛煉動手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已經比較清楚的了解到了什么是科普教育,也分析了再高中地理教學中應該如何更好地滲透科普教育。所以在今后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應該積極的從多個方面來滲透科普教育,積極改進教學方式,通過相關的有效措施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曹娜.(2019).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科普教育的策略研究(碩士學位論文,福建師范大學).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2002&filename=1020721567.nh
[2]孫金玲."高中地理教學與環境教育的滲透分析."《新課程》 .(2018):228-228.Print.
[3]楊勇."芻議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策略."《考試周刊》 .(2016):152-152.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