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杰
摘要:高中階段的生物知識因其自身的復雜性和系統化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畏懼心理。為了有效緩解學生生物學習的壓力,老師可以通過對高中階段學生心理需求和學習情況進行把控之后,采取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學習和記憶。本文主要從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物學習出發,對如何提高生物學習的效率提出方法論建議。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習效率;提高方法
高中生物的本質是引導學生對生命及其一系列的社會活動進行探索和學習,這在教學中不難發現其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生物知識進行書本的帶入,從而緩解學生對生物的抵觸心理。同時,學生在進行探索的過程中,老師也要積極引導學生靈活的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在鞏固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提升。
一、創設環境,引入實際生活
在學習中,生物知識的復雜性和學生基礎的薄弱性導致學生往往只能停留在較為片面的層面,無法通過正確的聯想而進入到知識的深層。因此,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和針對性,讓學生通過正確的情境帶入來實現知識的深入理解。比如,在學習《走進細胞》時,老師可以展示一段細胞內部的動圖,引導學生對細胞的產生、成長、分裂和衰老進行流程化的想象,通過場景模擬的方式來讓學生對細胞的發展過程和生命的概念進行深刻的理解和學習。同時,老師還可以模擬一個生病的場景,讓學生對生病的原因和治療的過程進行一個合理化的想象探究,在與同學討論、與老師互動的過程中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并完成知識的強化和應用。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牢固生物細胞的基礎知識,還能夠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機會,讓他們在鞏固的過程中,通過實踐來實現對知識的消化吸收。
二、編撰俗語,趣味生物知識
生物學習的過程中,對已經學習的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是提升生物學習效果的最佳途徑。盡管知識構建的過程相對艱難,但學生們可以通過對枯燥知識編撰順口俗語的方式,來實現知識的趣味化,從而將生物基礎轉化為簡單的記憶方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知識進行鞏固和強化。比如,在《DNA的結構》章節學習之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們編撰出這樣的順口溜:磷酸根、五碳糖,構成主鏈在兩旁。通過這樣的編撰方式來幫助學生將章節的重點知識進行趣味化的轉換,從而避免學生因復雜知識的記憶而產生焦慮的心情。再比如,在學完《生物的進化》后,老師可以接觸傳統的歇后語:“春蠶結繭——一絲不茍”來幫助學生強化復習階段的記憶。這種趣味化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的知識記憶緩解更加輕松有趣,而且還能通過朗朗上口的方式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改變了以往枯燥的生物課堂,讓學生在進行記憶的過程中逐漸感受到了生物學習的快樂。
三、思維導圖,完善知識結構
高中階段的生物各知識點之間是具有非常密切的關聯性的,學生在學習中很容易因為一個點的明確而減輕其他知識的學習難度,也容易因為一個點的困惑導致難以解決的問題越積越多。因此,老師可以在教學時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知識的梳理,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開始就理清章節內容的重點和知識的關系。然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進行知識復習的環節,再次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梳理章節內部、章節和章節之間的關系,從而讓學生腦海中的知識結構更加明確化、清晰化。比如,在學習《遺傳》章節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遺傳因子、基因和染色體、基因的突變和重組等知識內容進行梳理,并對各個知識內容包含的小點進行細化。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中重點的梳理來進行知識的回憶,從而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知識復習的效率,逐漸理清各個知識之間的關系。這個過程也是學生對自己頭腦中的知識體系進行清理的過程。
四、心理暗示,激發學習潛能
高中階段,受各種學科學習的推動,學生的潛能正處于爆發的黃金階段。老師通過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自主的探索,可以讓學生對自身的記憶能力和知識體系進行有效的回憶和鞏固,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檢驗效果。想要有效地提高自身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能力,老師就必須要引導學生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通過暗示的方式來推動自身進行積極的生物學習和知識記憶,從而在積極的狀態下促進自身記憶細胞的增長,讓學生能夠從過去被動學習的情況中跳出來,以積極主動的精神面貌進行知識的學習和鞏固,以高亢的學習動力來推動學習能力的強化和發展,從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生物學科學習的效果得到強化和提升。
五、結語
高中階段學生想要保證生物學習質量的同時,提升生物學習的效率,就應當重視對知識引入生活學習方式的使用,來實現知識的理解和延伸。因此,在生物教學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趣味化生物抽象知識的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生物學習的良好氛圍,讓學生通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和實踐,從而在學習中不斷獲得生物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逐步將生物的課程學習變成一個充滿趣味性和生動化的過程。
參考文獻:
[1]趙培培.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文理導航(中旬),2021(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