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榮
摘要:小學音樂教學應該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有效提升音樂教學的效果。以教授學生音樂知識和技能為基礎,以音樂審美為培養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要務,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身心得到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 ?音樂教學 ?興趣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了“教學應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教學理念,指出:“音樂課應該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構建和諧自由的教學氛圍,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努力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擁有愉悅的心態和美好的體驗呢?淺析如下:
一、常修為師之德,構建和諧的師生情感形成良好學習氛圍
孔子《學記》言“親其師,信其道”:作為教師,我們務必要注重師德修養,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課堂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有高尚人格,要有淵博知識,要擅長語言表達能力和技巧,要富于工作熱情。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注重用溫潤教育包容學生,并注重通過微笑和肢體語言增加自身的親切感。小學生對一門課程的喜好程度是基于自身的主觀判斷的,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在課下認真了解當下學生喜歡的歌曲、動畫片、電影、電視劇等,并把學生喜愛的通過音樂手段展示在課堂中,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喜愛老師、尊敬老師,也就愛上你教的課,那么老師和學生之間便架起了一座真摯的橋梁,學生自然會喜歡上音樂課。
二、創設課堂情景,多種方式教學導入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課在教學方法上與柯達伊教育實踐緊密聯系,善于利用多種方式創設音樂情境。采取故事猜謎、游戲互動、即興發揮等多種方式導入課程,多角度引導學生體會音樂,感受音樂形象。
如《我的家在日喀則》一課圍繞表演歌曲,利用猜謎導入課程引起學生興趣;如:春天來了,你們喜歡旅游嗎?帶你們到一個很神秘的地方,了解那里的民族特色。出示“雪山”“布達拉宮”等圖片,提問:這是到了那里?這是藏族小朋友扎西在介紹他的家鄉,聽一聽他的家鄉在哪里?教師介紹藏族的相關文化,地理位置、布達拉宮、雅魯藏布江、服飾、信仰、歌舞等,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學習相關文化。
利用游戲的方式導入課程,孩子們樂于接受和掌握。我帶領低年級做這個呼啦圈游戲時,擺放四個圈,請五、六名同學一組,要求同學們聽好游戲規則,先按教師敲擊的節奏運動起來,學生圍圈逆時針做運動,當聽到老師敲擊ta-a節奏時學生學習大象走路,當聽到老師敲擊tatatata節奏時學生走(或兔跳),當聽到老師敲擊titititi節奏時,學生跑起來(學解放軍戰士),當聽到老師敲擊lililili ta節奏時,跳到呼啦圈里停止,晚到的,或沒圈的,淘汰出局…… 其他同學讀出這個節奏,還可以倒著讀,這樣,就練習了兩條節奏。
三、掌控教學節奏,鼓勵學生的創造力和即時評價提高課堂效率
自由創編教學節奏,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例如:學生在《小烏鴉愛媽媽》教學中結合演唱與表演來表現可愛的小動物。《小烏鴉愛媽媽》重點是節奏的學習方法,教師編創動物樂園的節奏譜:喵----;汪汪汪汪;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師范讀拍擊,讓學生感受節奏由稀疏到密集,再由密集到稀疏的節奏運動過程。再進行發聲練習的環節,使發聲訓練與歌唱表演結合得更緊密。滲透本課歌曲節奏xxxx ?x x ?x---,從而有效解決歌曲難點節奏。全體同學展開想象,自由組合表演唱,創編舞蹈動作。通過自己的創作表演,使認知情感再次得到升華。恰當的課堂教學評價能激發學生獲得各種情感體驗,樹立自信心、培養合作與協調的意識、以及對音樂及相關文化的理解、發展表現力和創造。
四、創新教學方式,利用信息技術線上線下音樂教學獲得新收獲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為確保停課不停學,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空中課堂。開展網絡直播授課成了我們當前落實“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工作的主要方法。我精心設計了適合學生學習的線上教學方案。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為學生展示音樂教學所需的音頻、視頻、圖片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增強了音樂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大鼓和小鼓》,課程內容以通過在生活中尋找“音的高低”,并能基于生活經驗對作品加以理解,用聲音(咚咚,嗵嗵嗵)音色(低沉,清脆)動作(高舉敲,低處敲)表現大鼓和小鼓敲擊的聲音,運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盆、桶等物品,進行音樂實踐,體驗音樂形象和情緒。聚焦知識的重點難點,以靈活的教學方式呈現學習內容。學生們精彩的視頻和圖片,我每次都認真地收藏起來,集結成冊制作成美篇,這是我和同學們共同擁有的財富。
五、探索小組合作積分制,引導互動式和探究式學習增強學生參與
在課堂學習中,積極回答問題和小組競賽活動中,獲得優勝的同學獲得積分。例如:在二年級聽辨音練習活動中,教師自由彈奏m s l三個音的音程,一個學生來聽辨,其他學生做裁判,要求用科爾文手勢、正確的音高、正確的唱名,都正確,給加分,如果有錯,其他做裁判的同學,用正確的手勢、音高和唱名予以糾正。在節奏訓練活動時,提前準備好節奏卡片,在四個準備拍后,由一位同學讀出本條節奏,要求手敲穩定拍,勻速的讀出節奏,全班同學做裁判,正確的鼓掌,獲得加分,如果錯誤,全體同學讀出正確節奏。每節課給孩子們創造活動的平臺,在聽辨音活動和節奏訓練活動中,正確的同學均可以加分,在表演和演唱方面個人表現突出的同學也可以得到獎勵。
總之,音樂教學以教授學生音樂知識和技能為基礎,以音樂審美為培養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要務,教師應當通過全過程的嚴謹安排,飽滿的教學熱情,充滿愛心的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優化教學設計,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