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宏
摘 要:在小學的教學中,每一門學科側重培養的能力都有所不同,而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的學科,數學教學就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過程,它貫穿于小學階段各個年級,每個課時、每個環節和每個教學內容都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將從邏輯思維的重要性以及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和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探討,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更好地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空間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1-00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21
一、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清楚表達自己的思想
學生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語言能力支撐的情況下就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邏輯思維能力能夠使他們擁有清晰的思路,明白如何去解決一個問題,也能夠使家長或教師理解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愿。
(二)做題更有條理
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說過,邏輯是一切思考的基礎。邏輯思維能力更強的學生,能夠更快地從問題中找到頭緒,并在自己的理解分析下快速地作出判斷,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有明確的目標和策略,結合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解決問題,做事的效率更高,能夠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目標。
(三)分析思考更深入
邏輯思維能力更強的學生,在面對難題的時候不會局限于一個角度去考慮問題,而是從多個層面獲取更多的信息,多角度全面考慮問題,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思考更加深入,善于歸納和分析,并進行綜合性的總結,這對他們今后的發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發揮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才能有為之堅持和學習的信心。數學這門學科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神秘性和探索性,這能夠引發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但是,近年來許多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缺乏趣味性,逐漸打消了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基于此,要想培養小學階段的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首先教師要注重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充分利用一切能夠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具體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對每一個問題都要設置懸念,不能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解決方法,而應該是充分地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自我解決。哪怕是學生的解決方法出現了錯誤,教師也要以鼓勵為主,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巧妙地糾正學生的錯誤,協助學生更好地解決遇到的難題。
(二)打牢數學基礎,拓展邏輯思維知識
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最初是需要良好的記憶及扎實的數學知識作為支撐,因為只有在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使其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基礎的情況下,才能夠進一步發揮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此階段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相對應的教學,不能一味地只是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不考慮學生自身發展的條件進行籠統性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基礎性教學,讓學生明白每一個問題中蘊含的基礎知識點,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做事情不能夠急于求成,只有夯實基礎,才能逐步提高綜合能力。
(三)重視空間能力的培養
空間知覺是反映事物的形狀、大小、遠近、方位等空間特性的知覺,它在人的認識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空間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在對空間圖形的掌握能力,所以教師要讓學生觀察各種基本幾何體的三維動畫,由滾動的幾何體創立空間立體的第一印象,在腦海中建立起空間和立體的概念,然后觀看基本幾何體的實物。待學生仔細觀察其形狀后,教師要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出幾何體的樣子,最后用不同幾何體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我們能夠從不同層面鍛煉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邏輯思維能力的特點
(一)靈活性
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靈活性的特點。在學生年齡較小階段,許多家長會主動要求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主要體現在奧數班的培養。這是因為他們認為邏輯思維能力側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靈活性在小學數學領域主要體現在應用題上,選擇題和計算題對學生的要求性不高,數學分數的區分點主要是在應用題上,有些學生做應用題時不能夠很好地理解題目的意思,以至于最終所解答出來的答案并非正確答案,或許在一些有挑戰性的題目當中,題目萬變不離其宗,只是要求學生能夠靈活性地解答問題。
(二)深刻性
邏輯思維的深刻性,意味著這對學生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具有深遠的意義。這種能力除了體現在學習方式方法方面,其在學生的生活中也能夠運用到。邏輯思維能力更像是培養學生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能夠理智地分析事情內部的結構和規律。教師和家長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主要是考慮到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學習和生活所帶來的重要性。這種能力可以避免思維的僵化,讓學生養成愛動腦的好習慣,也起到了一個開發大腦的作用。
(三)批判性
批判性要求學生能夠理性地分析事情的對錯以及內在的聯系。如果學生掌握了思維邏輯能力就能夠很好地分辨是非,而不是人云亦云,能夠對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有自己的獨立想法。過于感性的學生看待事情,只會用自己的道德標準來衡量別人,并不能真正地去思考事情的對錯,所以教師要求學生要掌握思維邏輯方法,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