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萍
摘 要:群文閱讀與新課程背景下對拓展小學生閱讀范圍、增加小學生閱讀儲備的理念不謀而合,所以在當前語文教育環境下,群文閱讀模式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和重視。基于此,本文簡述了核心素養背景下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并從選擇科學合理的閱讀議題、設置驅動探究的課堂任務、構建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運用思維導圖教學工具、組織課堂鑒賞教學活動、開展文化主題綜合活動等方面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落實核心素養理念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1-00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35
隨著語文學科課程改革進程的發展,核心素養和群文閱讀的理念得到了廣泛關注。對二者的融合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是為了發揮群文閱讀的教學優勢,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小學生能夠在群文閱讀中發展語言、思維、審美和文化修養,從而滿足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和小學生的發展需求。以下主要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中落實核心素養理念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展開群文閱讀教學,無論是對小學生的成長還是語文教學的發展都有較為重要的作用。首先,群文閱讀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具體包括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素養和文化修養,為小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文本,所以學生閱讀的過程就是積累知識的過程,對于鍛煉他們的語言建構、思維發展等能力都起著極大的作用;其次,群文閱讀與核心素養的有機結合推動了小學語文的前進和發展,改變了以往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為語文閱讀課堂注入活力,在這種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逐漸向既定教學目標靠攏[1]。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中落實核心素養理念的教學策略
(一)選擇科學合理的閱讀議題,促進核心素養的滲透
群文閱讀教學通常都會以一定的議題為載體和依托,議題的選擇對最終的閱讀教學有著較大的影響,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如果教師能夠選擇恰當的議題,那么核心素養的理念就會更加充分地滲透于語文課堂。所以,為了落實核心素養觀念,教師可以選擇科學合理的群文閱讀議題,讓學生在具有現實價值和教育意義的議題中增強語文素養、發展綜合能力。不過在此前的群文閱讀教學中,由于教師個人專業能力不強、思想意識不先進等原因的影響,部分教師沒有選擇與群文閱讀性質特征相契合的議題,在這樣的閱讀環境中,核心素養很難滲透和融入教學中,小學生自然也就無法實現綜合發展的目標。為了促進核心素養的滲透,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綜合考量德育目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根本需求以及實際的課程教學內容等元素,甄選出適合學生發展和推動立德樹人任務實現的議題,讓學生能夠在多文本的閱讀過程中深化對議題的理解和感悟,并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增強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由此,核心素養就能成為指導群文閱讀教學的思想和理念。
(二)設置驅動探究課堂任務,推動核心素養的落實
驅動性的課堂學習任務是推動小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其學習能動性的有效途徑,如果教師能夠將其運用于小學語文的群文閱讀教學課堂,自主化的課堂就能夠建立起來,而核心素養也會在課堂中得以落實。因此,為了推動核心素養理念的落實和發展,教師可以在群文閱讀教學中設置驅動性的探究課堂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主動投身于閱讀和分析的情境中,以此培養和增強他們的核心素養[2]。可是從現階段群文閱讀教學情況中可以發現,教師設計的教學任務淺顯且沒有實際意義,他們僅僅將課堂任務作為調動學生參與度的一種方式,既沒有融合核心素養的培養理念,也沒有以探究的形式呈現任務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核心素養的落實進程受到了阻礙。對此,為了清除核心素養落實中的阻礙,教師可以結合核心素養的具體維度、群文閱讀文本的主要內容、群文閱讀的議題等多種因素,設計并布置課堂任務,讓小學生在自主探究或合作探討中探尋問題的答案,以此鍛煉他們的語言、思維等能力和素養,而核心素養的理念也能在群文閱讀的課堂中得以實踐和落實。
(三)構建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構成核心素養的基礎部分,也是小學生實現高階成長的奠基石,如果教師能夠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那么核心素養就能在課堂中得以體現。所以,為了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可以構建讀寫結合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從閱讀文本中獲取有價值的語言素材,并將其合理地運用于寫作訓練中,而在建構和運用的過程中,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就會不斷提升。但是從群文閱讀的教學現狀中可以發現,部分教師沒有將讀寫結合的理念滲透于群文課堂中,將閱讀與寫作視為兩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積累語言素材的熱情和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無法在寫作中運用語言知識,語言能力處于停滯狀態。因此,為了讓小學生在群文閱讀中實現語言的建構與發展,教師可以結合群文閱讀的議題,有計劃地開展閱讀與寫作協同進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閱讀群文時拓展語言儲備,并在主題寫作中鍛煉和檢驗語言組織和文字表達的能力。自此,小學生就會在建構和拓展語言知識的過程中鍛煉語言能力。
(四)運用思維導圖教學工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的發展與提升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培育目標,也是構成核心素養濃墨重彩的一部分,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樹立核心素養的指導地位,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教學工具,讓學生在繪制結構遞進、形式清晰的導圖的過程中,理清自己的閱讀思維,以此培養和提高他們的邏輯和創新思維[3]。然而在此前的小學語文群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時往往以自己為中心,將繪圖、解圖等環節視為自己的工作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自主性得不到體現,其思維能力也遲遲得不到發展。為了確立學生在群文閱讀中的地位,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工具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閱讀時將文本中的故事情節、體現主題的具體方式等內容體現在導圖中,并在課堂教學階段通過解釋導圖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實現多元互動,以此完成在群文閱讀中提高小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