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本文闡述了山西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將以高職教育中的跨境電商為例,簡單論述高職院校應如何構建產教融合模式,真正打造出適應產業結構的實踐型人才。
【關鍵詞】? ? 產教融合? ? 高職院校? ? 跨境電商
引言:
在產教融合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下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校企融合化的創新,是符合當前全面型人才培養需求的高職教育重要改革方向之一,它能夠真正通過高職院校與企業建立的合作關系,將當前產業中先進的技術、核心的標準落實在教育環節之中,真正在融合化的教學模式下促進學生專業素養的提高。
為了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推動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整體優化與改革,教育工作者應切實從產業鏈與教育鏈等多個角度深度剖析產教結合在具體課程中的應用模式,以此制定具體的教學策略,指導教師對課程的創新實踐。
一、我國以及山西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經濟政策的提出,結合表1可以看出,我國的國際貿易迎來了新的產業風口,在這一政策背景的作用下,當前互聯網+模式下風頭正盛的跨境電商產業將迎來了一次爆發式的新增長,產業發展態勢十分喜人。
根據2019年在太原舉辦的中西部跨境電商生態大會統計,山西省的跨境電商已有2萬人,呈現出了十分龐大的產業規模。而在國際范圍內影響較大的亞馬遜電商平臺上,山西省的賣家僅次于廣東省賣家,在統計中以占全國數量9.6%的份額成為了我國跨境電商規模第二的省份。其中太原以3.2%的數額成為全國亞馬遜賣家排名第三的城市。這意味著跨境電商產業正在山西省內蓬勃發展,并成為了當前山西省外貿創新發展的嶄新起點,推動著外貿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為此,作為山西高職院校的電商專業應該及時地調整課程教學形式,以滿足當地產業發展需求以及學生未來實踐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新思路,使學生通過高職階段專業課程的學習,切實實現專業技能的發展,為后續學生快速融入產業中開展一系列實踐提供重要的助推作用。為了高效的完成這一目標,高職院校的電商專業教師應該充分做好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分析工作,并從中汲取該教學模式的核心思想,嘗試將其與電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緊密的結合,從而真正將產業中先進的技術與真實的模式融入到教學環節之中,最終實現促進學生專業能力提高的教育目的,真正推動課程實效性的增強。
二、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現狀
2.1產教融合是國家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經濟政策的具體實施,對外貿易已經成為當前經濟領域十分重要的一環,跨境電商作為數字化時代對外貿易的新興產業,同樣也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我省當前不僅急需一批互聯網+背景下專業的跨境電商人才,更需要大量掌握扎實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以人才提供的創新動力推動山西省相關產業鏈的不斷進步,真正為跨境電商產業注入新鮮的血脈,從而使我國的跨境電商能夠更好地與“一帶一路”政策相接軌。
由此可見,在高職階段的跨境電商專業教學實踐之中推動課程的產教融合化發展,是當前國家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切實深化高職專業課程的產教融合,才能實現教育領域人才供應模式的改革,使人才能夠由理論性轉變為貼近產業實踐的專業性人才,使教育真正成為國家經濟戰略的一部分,切實成為產業人才供給的重要輸出端口,向跨境電商輸送源源不斷的應用型專業人才,滿足新政策下國家提出的嶄新人才需求。
2.2產教融合是開展跨境電商技能人才培養的必需條件
在產教融合理念的指導下,高職院校與產業體系中企業構建合作關系,打造雙向育人環境,能夠真正將產業的生產實踐與教學相融合,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產業生產模式、當前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具體的企業生產系統中積累大量更貼近實際實踐的經驗,切實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因此產教融合還是現階段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的必需條件。目前,我省已經有一部分高職院校實行了較深入的產教融合模式,比如與跨境電商企業亞馬遜,在校內建立跨境電子商務實訓室或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這種合作模式下,學生既有本校的雙師型教師授課又可以接受企業的優秀導師指導,并在學習中就可以開展真實的企業跨境電商業務實戰。這樣,真正將企業生產模式一定程度上帶入專業課程之中,優化理論體系、創新實訓模式,真正實現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發展的教育目的,切實強化學生的實際專業技能,并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
三、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措施與策略
3.1明確產教融合的目的
在構建產教融合模式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首先應該明確校企雙方合作的動機,了解校企合作雙方的共同利益與合作的根本目的,以此為基礎構建具有層次性與針對性的產教融合培養模式。為此,電子商務專業負責人應該在產教融合前首先對合作企業做好需求分析工作,根據具體的產業模式與產業需求做好有區別的課程體系構建工作。例如合作過程中,一些跨境電商的小微企業的核心需求即為當前高職院校的人才輸出質量,在培養過程中小微企業難以提供教育方面的幫助,而是更多地提供案例、產業系統等已有的理論內容,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缺乏較高的積極性。而合作中大型的跨境電商企業則已經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先進的產業系統,這些企業在與高校的合作中,則會表現出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常常會將企業的教育理念滲透在合作培養過程中,在職業教育中打造出符合企業規劃的專業型人才,以此強化學生在自身企業中的崗位適應能力,能夠最快速地融入生產環節,以此實現效益的最大化。由此可見,在產教融合模式的構建過程中,學科專業負責人應始終以企業需求為基礎,做好課程模式的轉變工作,真正使教育能夠符合院校與企業雙方的需求目的,真正構建和諧的校企合作關系,最大化地促進學生的成長。
3.2確定產教融合的具體內容
在明確了解合作企業需求,掌握雙方融合動機后,專業負責人應該以明確的需求為基礎制定具體的教學項目和內容,切實推動教育環節的改革。一方面,在人才培養的內容上,學校專業負責人應以跨境電商產業的具體需求為前提,將訂單班與校企合作教育系統的理實一體課程增加到教學體系中,將企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真正落實在專業課程的理論與實訓教學環節之中,切實了解企業的工作模式,接受企業的實踐理念,從而強化崗位適應能力。另一方面,在技能培養的內容上,教師應結合企業的具體需求,結合企業的具體實踐標準,組織學生開展實踐并參加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技能大賽和全國跨境電商大賽,讓學生能夠在競賽機制下更直觀地體驗企業生產實踐的模式,在深化自身技能掌握的同時,了解企業生產模式的具體標準,為其后續技能的合理應用打下基礎。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應充分發揮出產教融合的優勢,在教育環節中利用企業提供的幫助,可以嘗試在校內建立電商工作室,從而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跨境電商的產業生產模式以及內部結構,為學生在該領域中的創新實踐或是創業活動打下重要的經驗基礎。
通過校企雙方在合作關系下共同打造的跨境電商新教育內容體系,學生對產業技能的掌握將不再僅僅限制于缺乏實踐支撐的理論階段,而是真正與實踐相結合,為其后續的技能應用奠定重要的基礎。
3.3合理安排組織機構的各項工作
為了切實保障產教融合項目的順利開展,并增強項目的執行效益,使校企雙方的人才培養需求得到最大程度滿足,同時還需要校企雙方共同商議組織機構以及人員配備的問題。這要求專業負責人在對專業課程創新的過程中深入研究組織機構的具體組成,并以此為基礎從企業中慎重選擇與學校對接產教融合的人員,以此最大化地將組織機構內涵融入到專業課程之中。這能夠將具體的跨境電商實踐經驗通過企業教育人員的融入最大化地帶入教育環節之中,切實地優化專業課程的教育結構,強化課程的教育實效性。
3.4監督與協調項目的具體實施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職跨境電商專業課程改革過程需要協調更多的人、財、物資源,因此需要專業教師與企業導師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系,在監督與協調中保障項目的具體實施。例如企業在安排高職院校學生進入企業實踐時,往往只能容納一部分學生參與到這一環節,這就需要教師從中積極地協調,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將學生分批次地投入到崗位實踐環節之中,并對未能參與實踐的學生做好其他項目的安排,以此保障學生的專業學習效率。這一環節中需要專業教師與企業導師及時的協調和配合,在共同制訂方案的模式下真正保障項目的平穩運行,切實完成產教融合的具體實施。
四、結束語
結合產業的具體實踐邏輯構建產教融合模式高職院校跨境電商教學體系,是為了滿足新政策與新技術背景下飛速發展的產業需求,真正培養出具備較強專業能力,了解產業實踐模式,掌握產業先進技術的全面型人才,使高職學生能夠更加快速地適應現階段的跨境電商產業實踐,真正快速融入實踐系統,表現出良好的專業素養,從根本上優化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個人價值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教育平臺。
參? 考? 文? 獻
[1]胡娟.高職院校跨境電商專業產教融合路徑研究——以阿里巴巴數字貿易學院為例[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3(02):100-102.
[2]楊靜.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跨境電商課程實訓模式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19):178-179.
[3]阮曉文.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實踐研究——以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為例[J].今日財富,2021(07):204-205.
丁潔(1983.02),女,漢族,山西神池,碩士,忻州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系,講師,研究方向: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與電子商務技術。